華中農業大學水產學院高澤霞教授團隊找到了控制魚刺的基因。該團隊和中科院水生所桂建芳院士團隊已經分別在鳊魚、草魚和銀鯽身上試驗了敲除調控魚刺生長的主效基因,獲得的第一代雜合體(F0代)的少刺魚生長良好,形態正常,習性和普通有刺魚沒有差異。
吃魚不挑刺有望成為現實
近日,華中農業大學高澤霞教授團隊“創制”出了少刺魚類,團隊已就此申請專利,有望在將來培育出真正無刺的常見家魚,實現餐桌上吃魚無憂。
華中農業大學水產學院高澤霞教授團隊找到了控制魚刺的基因。該團隊和中科院水生所桂建芳院士團隊已經分別在鳊魚、草魚和銀鯽身上試驗了敲除調控魚刺生長的主效基因,獲得的第一代雜合體(F0代)的少刺魚生長良好,形態正常,習性和普通有刺魚沒有差異。
中國有水產養殖品種超過300種,是全球最大的水產種苗產地。同時,中國還是世界水產養殖第一大國,全球最大的水產品消費市場,全球最大的水產品貿易集散地,全球最完備的水產全產業鏈中心。種業的前進,正從源頭推動了中國乃至世界漁業發生變革。
以種業為帶動,我國水產養殖形成了“研究開發一個品種、集成一套技術、發展一個產業”的主要發展模式,初步形成了由保種、育種、擴繁、苗種生產等產業化體系。
從全球看,我國在種質資源保存、常規方法選育、良種規模化繁育等應用研究和技術推廣方面有優勢,整體上處于領先地位,我國有300多種水產經濟物種實現了全人工繁育。
目前,全國水產品種550多種,擁有300多種水產養殖經濟品種,我國已審定和推廣水產新品種 240個,水產養殖遺傳改良率超50%,培育水產種業企業1.9萬余家,年提供苗種6萬億尾(粒)以上,產值超660億元,支撐了世界三分之二的養殖產量。
中國水產品市場規模2017年至2020年,中國水產品總產量由6445萬噸增長至6549萬噸,增長穩定。2021年中國水產品產量將達6575萬噸。
根據中研普華出版的《2021-2025年中國水產養殖行業深度發展研究與“十四五”企業投資戰略規劃報告》顯示:
隨著國家對水產養殖的大力支持和鼓勵,水產養殖技術的不斷發展,近年來我國水產養殖量持續大幅上升,有力的保證了水產加工原材料的供應。種苗養殖、飼料供應、海水捕撈等上游與本行業有相互促進作用。上游原料的產品種類、質量、供應量是否充足,直接影響水產加工產品的質量、種類及產量,水產加工行業的發展也能增加對上游原料的需求,促進上游行業的更加穩定、健康發展。
其中,廣東省發揮了巨大作用。2020年廣東生產淡水魚苗8091.35億尾、占全國63.78%;南美白對蝦苗產量4484億尾、占全國28.72%,是我國最重要的水產苗種生產、供應基地。廣東是我國水產大省,也是中國水產種業的排頭兵、領軍者。近年來,廣東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水產種業企業脫穎而出,表現出不凡的市場競爭力,海興農、海茂、恒興等南美白對蝦種苗企業已實現從跟跑到并跑。
農業農村部副部長馬有祥指出,我國現在每年人均消費的動物產品約150公斤,遠遠超過口糧,其中水產品46公斤,占將近三分之一,所以水產品的地位越來越重要。生活質量提高以后水產品需求會上升,所以動物蛋白重要性應該越來越強。
從1989年起,我國水產品產量躍居世界第一位,已經連續31年保持世界第一。目前達到6500多萬噸/年,占全球養殖總量的60%以上。
目前全球多數漁業資源因過度捕撈而面臨枯竭,綠色生態是大國“三農”的底線,更是漁業的底色與依托。水產業是資源依賴型、資源養護型產業,1988年,我國水產養殖產量首次超過捕撈產量,成為當時世界上唯一養殖產量超過捕撈產量的國家。此后30多年中,中國始終保持以養為主的生產格局。漁業產量中養殖與捕撈比,從1978年的26∶74,到2020年達到80∶20。
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局長劉新中認為,水產養殖是全世界增長最快的食品生產領域之一,不但為人類提供大量的優質蛋白質,成為保障世界糧食安全的重要補充,而且在降低水生生物資源的利用強度、消除貧困、促進增收、繁榮經濟等方面,也作出了突出貢獻。
2020年我國人均水產品占有量達到46公斤,占人均動物蛋白消費量的近1/3。七十年來中國人口增長了1倍多,人均水產品消費量提升了50多倍。對于普通民眾來說,實現“小龍蝦自由”、“大閘蟹自由”、“海產品自由”,為實現幸福生活提供了保障。
想知道水產品養殖行業詳情,可點擊中研普華《2021-2025年中國水產品養殖行業深度發展研究與“十四五”企業投資戰略規劃報告》。報告對行業相關各種因素進行具體調查、研究、分析,洞察行業今后的發展方向、行業競爭格局的演變趨勢以及技術標準、市場規模、潛在問題與行業發展的癥結所在,評估行業投資價值、效果效益程度,提出建設性意見建議,為行業投資決策者和企業經營者提供參考依據。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1-2025年中國水產養殖行業深度發展研究與“十四五”企業投資戰略規劃報告
未來30年的經濟社會發展將歷經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第二個階段,到本世紀中葉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作為邁進新時代的第一個...
查看詳情
我國首艘千噸級近海生態環境監測船離廠交付由中核集團旗下的同方江新造船有限公司,為浙江省海洋生態環境監測中心建造...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 硬核信息很好懂明年經濟怎么干?中央是要穩宏觀經濟、穩住大局。“穩字當頭,穩中求進”,是明年工2...
韓國虛擬人物進軍電商直播間最近,韓國電商直播間迎來一位特殊的導購——虛擬人物露西,吸引了大批粉絲圍觀。露西身穿...
網紅言幾又書店多家門店關閉現在還會有人去書店嗎?近幾年,高顏值的網紅書店,一度被認為是線下實體書店的轉型出路。1...
一般將牛奶、大豆、肉類等來源的蛋白質稱為傳統蛋白。而對于新蛋白,目前業界沒有統一的概念,即區別于傳統蛋白的食用...
鐵路局印發十四五鐵路科技創新規劃國家鐵路局近日印發《“十四五”鐵路科技創新規劃》,到2025年,鐵路創新能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