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受全球經濟持續放緩、歐美市場需求減弱等因素影響,我國外貿進出口增速有所回落。但我國外貿產業基礎良好,韌性較強。今年前10個月,我國進出口總額、出口總額、進口總額均為歷史同期新高。
近期,受全球經濟持續放緩、歐美市場需求減弱等因素影響,我國外貿進出口增速有所回落。但我國外貿產業基礎良好,韌性較強。今年前10個月,我國進出口總額、出口總額、進口總額均為歷史同期新高。
進入第四季度,“出海搶訂單”成為不少企業主動出擊、拓展國際市場的新方式。近期,深圳20多家外貿企業以包機的方式從蛇口碼頭出發到香港機場,搭機前往歐洲、東南亞等地尋商機、搶訂單。
左手一個公文包、右手一個行李箱,除了簡單的幾件衣服外,行李箱塞滿了新產品和宣傳冊。在碼頭的值機柜臺前,外貿企業的負責人都對此次出行充滿了期待。
此次包機出行的20多家外貿企業,首個目的地是在德國杜塞爾多夫舉辦的“國際醫院及醫療設備展覽會”,這些企業都是近3年來首次出海參展,搶訂單、拓市場成為大家一致的目標。
深圳市醫療器械行業協會執行副會長王斌表示:“重新出發是我們期待已久的,通過這次參展,我們這個行業也可以在新形勢下,搶奪商機,爭取更大份額的國際訂單。”
今年以來,深圳將近70場境外展會納入境外展覽重點支持計劃,組織了多批次參展包機啟航,支持企業通過海外展會開拓國際市場。
外貿的發展離不開航運的支持,今年以來,我國沿海各大港口積極開辟外貿新航線,提升運力水平,越織越密的外貿航線也為外貿穩定增長提供了堅強助力。
近日,廈門港迎來了今年的第19條和第20條國際集裝箱班輪新航線。其中,新增的第19條航線,直航印度尼西亞泗水港、雅加達港,最快航程只需要9天,將高效助力廈門港到印尼的貨物進出口。而另一條新航線則覆蓋了越南、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及巴西等國家。
在山東港口青島港,隨著這艘集裝箱班輪鳴笛啟航,這條“中東—遠東”的新航線正式開通。這條直達阿聯酋阿布扎比哈利法港航線,可以輻射中東地區和非洲的13個主要港口,為外貿企業提供了直達中東市場的國際物流通道。
今年以來,我國沿海主要港口新增外貿航線已超100條,不斷豐富的航線布局,為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提供了堅實保障。
今年,我國自貿試驗區、綜合保稅區等對外開放平臺持續釋放新動能,為外貿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力。
在江蘇連云港口岸,一批隸屬于南京江北新區一家企業的二手汽車正在裝船,將出口到中東地區。得益于江蘇自貿試驗區南京片區創新推出的一體化通關方案,這家企業只需在屬地完成二手車報關單申報,即可將車輛運輸至就近港口放行,全程用時不到1天。
金陵海關駐江北辦事處副主任康政表示:“企業可以在全國各地提車,車輛直接運輸到最近的港口進行通關。向我們金陵海關屬地申報的時候,我們還采用了預先審核相關單證,加強與口岸海關的聯系配合,通關的速度非常快。”
南京作為江蘇省唯一的全國二手車試點城市,江蘇自貿試驗區南京片區,為企業量身定制了“屬地申報、多地提車、直通港口、口岸驗放”的一體化通關方案,試點以來,僅南京江北新區已累計出口二手車貨值達1.52億元。
在湖北,不久前,襄陽綜合保稅區正式封關運營,入駐企業不僅不用全額繳納增值稅,還能夠享受出口退稅,運輸成本也大幅降低。在一系列政策疊加下,讓企業節約了不少資金成本。
今年以來,湖北省已封關運作的5個綜合保稅區進出口額,比去年同期增長超過了30%。數據顯示,今年前10個月,我國以保稅物流方式進出口額達4.29萬億元。全國150多家綜合保稅區,以不到十萬分之五的國土面積,實現了全國約八分之一的外貿進出口值。
不久前,我國又在全國增設了29個國家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范區,至此,我國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范區已達43個。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對外貿易研究所所長梁明表示:“通過這些示范區,我們引導一些先進的技術,包括高端的零部件進入到中國,為我們外貿的高質量發展,進一步貢獻力量,然后通過他們的一些創新,進一步地擴大我們進出口的一個規模。”
專家表示,今年以來,受國際需求放緩以及疫情散發等因素影響,我國外貿的月度規模出現了一定的波動,但短期的波動不會改變中國外貿長期向好的趨勢。
數據顯示,今年前10個月,我國貨物貿易順差額為7277億美元,同比大幅增長43.8%,外貿對國內經濟增長的支撐進一步增強。與此同時,我國出口在去年高基數的基礎上,依然實現了兩位數增長。
梁明表示:“我們這個增量主要是機電產品,我們出口額的增長大部分全是由價格貢獻的,也就是我們出口產品的附加值,出口的質量和效益也得到了進一步提升。從目前已經公布貿易數據的國家來看,中國出口對世界總出口的貢獻度是始終排在第一位的。”
此外,今年前10個月,我國貿易結構持續優化,一般貿易占比持續提升,占我國外貿總值的63.8%,比去年同期提升2.1個百分點。新產品出口規模增速明顯。1—10月,我國汽車出口261.5萬輛,同比增長52.8%;出口金額466億美元,同比增長67.9%。
欲獲取更多市場具體詳情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2-2027年中國汽車行業發展趨勢及投資預測報告》。
中國汽車產業總體規模不斷擴大,穩居全球第一。2017年實現銷量2888萬輛,創下歷史最高點,并持續保持在2500萬輛以上。當前,我國擁有全球最大的用戶體量,汽車保有量達到3.2億輛,新車銷售在全球占比超過30%,已成為全球最活躍的汽車市場。
汽車行業一直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十年來,汽車消費零售總額從2.4萬億元,增長至4.4萬億元,占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10%以上,是消費市場的重要支撐,起到“壓艙石”的作用。
技術創新是汽車產業變革的內生動力。早在“十五”期間,國家“863”計劃—“電動汽車重大專項”就確立了“三縱三橫”的總體研發布局,創新成果不斷產業化,建立了電動化轉型的領先優勢。燃料電池示范應用范圍不斷擴大,跨地域氫能高速帶即將形成,對我國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利用,將發揮重要作用。新一代信息技術的蓬勃發展,使汽車行業走向智能化時代。
當前,國內具備L2級輔助駕駛功能的乘用車市場滲透率超過30%,開放道路測試里程5000余公里,成為全球高級別自動駕駛技術的創新熱土,引領全球汽車產業向縱深發展。
疫情三年以來,中國汽車產業展現出頑強的韌性。面對突如其來的巨大沖擊,汽車企業扎實推進復工復產,先后打贏“武漢戰疫”、“長春、上海保衛戰”,堅定了全行業信心,積累了寶貴的抗疫經驗。
隨著汽車行業向電動化、智能化轉型,客觀地講,傳統車企挑戰巨大,背負沉重,要承擔雙重壓力,維護老產品、開發新產品,維護老市場、開拓新市場。
但近年來,都持續加大在新能源智能網聯上的投入,開發新平臺產品,構建新技術體系,實現成功轉身,取得了亮眼的成績。造車新勢力、ICT企業率先抓住轉型機遇,紛紛入局,在銷量、品牌認知等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績。
目前,造車新勢力在乘用車領域占比超6%,占新能源乘用車份額超20%。近幾年,跨國車企也感受到了中國汽車市場的變化,不斷加大在中國的研發投入,開啟新一輪戰略合作,鞏固擴大影響力。
在行業運行層面,先后多次推出有針對性的政策,其中乘用車購置稅減半政策,發揮了重要作用,加之每次地方政府都積極配合,采取穩增長、促消費措施,使汽車行業始終運行在正常軌道。尤其是今年的購置稅減半政策,包容性、受眾面達到95%以上。
中國已經是全球最開放的市場,2022年全面取消汽車制造外資股比限制,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與國際市場接軌,體現了更高水平開放的決心和信心。
欲了解更多市場具體詳情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2-2027年中國汽車行業發展趨勢及投資預測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2-2027年中國汽車行業發展趨勢及投資預測報告
本研究咨詢報告由中研普華咨詢公司領銜撰寫,在大量周密的市場調研基礎上,主要依據了國家統計局、國家商務部、國家發改委、國家經濟信息中心、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國家海關總署、全國商業信息...
查看詳情
煙粉虱、蚜蟲、稻飛虱 …… 害蟲 " 臭名昭著 ",繁殖力極強,對蔬菜、水稻等農作物危害巨大,令農...
電動汽車充換電站行業市場前景及現狀如何?電動汽車充換電站行業技術創新與標準支撐,加快大功率充電標準制定與推廣應4...
氣象信息化不能僅僅停留在氣象業務層面,是涵蓋氣象業務、氣象服務、氣象管理信息化等方面,是全方位的信息化;是涉及...
代理記賬行業市場前景及現狀如何?隨著小微企業優惠政策不斷出臺,中小微企業將呈現出碎片化井噴發展趨勢。代理記賬行4...
天文望遠鏡行業發展怎么樣?隨著天文望遠鏡口徑的增大,一系列的技術問題接踵而來。海爾望遠鏡的鏡頭自重達14.5噸,可...
未來全球海風發展中國居重要地位。中國提出的可再生能源目標為 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降至25%;203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