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金融科技產業生態體系主要由金融企業、科技企業、金融監管機構、行業協會和研究機構組成。其中,金融企業主要是運用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區塊鏈等先進技術,提供創新金融服務。科技企業主要是為金融企業和金融監管機構在客服、風控、營銷、投顧和征信等領域,
金融科技主要是指由大數據、區塊鏈、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興前沿技術帶動,對金融市場以及金融服務業務供給產生重大影響的新興業務模式、新技術應用、新產品服務等。
我國金融科技產業生態體系主要由金融企業、科技企業、金融監管機構、行業協會和研究機構組成。其中,金融企業主要是運用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區塊鏈等先進技術,提供創新金融服務。
科技企業主要是為金融企業和金融監管機構在客服、風控、營銷、投顧和征信等領域,提供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區塊鏈等技術服務。監管機構主要是依據國家相關政策法規,對提供金融科技服務的企業進行合規監管。行業協會和研究機構主要是進行金融科技產業研究,推動行業交流和標準制定,促進金融科技應用成果的經驗分享和互動交流。
金融科技產業鏈上游是科技型企業,為金融企業等提供技術支持,金融科技產業本體企業即包括金融企業、金融監管機構、行業協會和研究機構等,下游即使需要各種金融服務的個體或企業。
金融科技的實質就是金融服務與底層技術的結合,應用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以及區塊鏈等,打造金融支付、融資、投資、保險以及基礎設施等領域的新服務模式。其涉及的技術具有更新迭代快、跨界、混業等特點,是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技術等前沿顛覆性科技與傳統金融業務與場景的疊加融合,主要包括大數據金融、人工智能金融、區塊鏈金融和量化金融四個核心部分。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2-2027年中國金融科技行業市場競爭分析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顯示:
近年來隨著金融行業對數字化轉型的重視,金融行業對IT的投入不斷加大。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金融機構信息技術總投入金額統計規模為1981.6億元。其中銀行業信息技術的總投入統計規模為1342.40億元,占比64%,證券業信息技術投入統計規模262.87億元,同比增長21.31%,占比13%左右;保險機構信息科技資金總投入為351億元,同比增長27%;占比17%左右。預計2022年,我國金融行業對IT的投入將繼續保持良好的增長態勢,占營收或利潤的比重仍將提升。
隨著金融行業對IT的投入不斷加大,金融科技整體市場規模也在不斷增長。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金融科技整體市場規模從2016年的2104億元增長到了3753億元以上;預計到2022年,我國金融科技整體市場規模將超過5432億元。
“十四五”期間,金融業要牢牢把握數字驅動、智慧為民、綠色低碳、公平普惠等發展要求,以深化金融數據要素應用為基礎,以支撐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目標,以加快推進金融機構數字化轉型為主線,健全金融科技治理體系、激活數字化經營新動能、加快金融服務智慧再造、深化監管科技多維應用、構建開放創新產業生態,推動我國金融科技從“立柱架梁”向“積厚成勢”轉變,助力經濟社會實現數字化、智能化發展。
本報告對金融科技市場風險進行了預測,為金融科技生產廠家、流通企業以及零售商提供了新的投資機會和可借鑒的操作模式,對欲在金融科技行業從事資本運作的經濟實體等單位準確了解目前中國金融科技行業發展動態,把握企業定位和發展方向有重要參考價值。
了解更多行業數據詳情,可以點擊查閱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2022-2027年中國金融科技行業市場競爭分析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2-2027年中國金融科技行業市場競爭分析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金融科技主要是指由大數據、區塊鏈、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興前沿技術帶動,對金融市場以及金融服務業務供給產生重大影響的新興業務模式、新技術應用、新產品服務等。我國金融科技產業生態體系主...
查看詳情
目前在消費端如英國的滴露,以及藍月亮、威露士等,各自系列化產品的出現對國內市場造成了很大的沖擊,而傳統的84消毒...
經營模式的創新就是醫療服務、醫院人力資源管理、醫院財務管理的市場化以及將正確的營銷觀念引進醫院。中國醫院經營管...
城市化進程使得國家對城際交通基礎設施的需求大大增強,根據《國家高速公路網規劃》,國家高速公路網將連接全國所有的...
中獸藥是近年來的新興產業。簡單說,就是將中醫藥理論應用于動物身上。中獸藥行業發展前景 中國中獸藥行業應用現狀分...
隨著經濟的發展,智能定位業務已廣泛滲透到老人、兒童、寵物、旅游、公安警務、物流快遞、車輛看護、移動資源管理等社...
睫毛膏是涂在睫毛上的化妝品,目的是使睫毛變粗、變長、卷曲,加深睫毛的顏色。通常,它由兩部分組成:刷子和包含用于:...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