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交通是集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高新技術于一體的智能綜合交通系統。在智能交通系統基礎上,實現人、車、路、環境四要素的綜合感知、協同互聯和高效服務,具有一定的判斷、創新和自組織能力。
近年來,隨著工業4.0和中國制造2025戰略的推進,制造業智能化轉型升級進行地如火如荼,智能交通領域也正進行著一場深刻的變革。隨著智能交通科技和產業的發展,我國正在形成一個安全可靠、便捷高效、綠色智能、開放共享的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丁笆奈濉爆F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規劃》明確提出,加快智能技術深度推廣應用,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技術與交通行業深度融合,推進先進技術裝備應用,構建泛在互聯、柔性協同、具有全球競爭力的智能交通系統。
智能交通是集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高新技術于一體的智能綜合交通系統。在智能交通系統基礎上,實現人、車、路、環境四要素的綜合感知、協同互聯和高效服務,具有一定的判斷、創新和自組織能力。
全國高速公路16萬公里,各級公路528萬公里。一個特大城市的紅綠燈大概有幾萬個,全國總數估計有幾千萬個。中國有11萬輛救護車、2.3萬輛消防車、58萬輛公交車、140萬輛出租車和1500萬輛卡車。
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發布的《中國主要城市通勤時間監測報告》顯示,在中國36個重點城市中,超過1000萬人正遭受60分鐘以上的極端通勤。智能交通系統市場已經成為全社會的期待。
智能交通的發展還處于不斷完善當中,未來將發掘更多物聯網的應用潛能,以助力智慧城市建設。智能交通已經成為了城市建設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相關領域,無論是政府的政策扶持還是行業本身的良性發展,都為智能交通的發展創造了一個良好的環境,智能交通市場大有可為。
隨著PPP項目的大力推行,智能交通項目的運作從以前的單兵作戰,向各領先技術企業各資本投資商聯合集群作戰方向發展,雖然項目越做越大,但反而投資價值越來越高,系統集成度越來越高,技術壁壘越來越少,這無疑為智能交通行業的發展帶來了更多可能。
近年來,中國交通智能化水平正持續提升,互聯網與交通融合的步伐也在加快,智能交通已經成為中國智慧城市建設需要突破的重要領域。目前,中國智能交通主要分為三個領域:城市智能交通及高速公路智能交通和其他領域智能交通。中研普華預估,2022年中國智能交通市場規模達到2320億元,同比增長15.22%?!笆奈濉币巹澝鞔_提出,我國要加快建設交通強國,建設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未來,智能化交通將廣泛應用于各場景,智能交通基礎設施和應用系統的建設和運行將日益成熟。預計到2026年我國智能交通行業市場規模將突破4000億元,智能交通發展水平明顯提高。而相關政策的利好,將帶動我國交通運輸行業的快速轉型發展。近十年來中國智能交通行業規模增長較快,“十四五”時期,中國智能交通行業市場規模平均增長率保持在15%以上。
據中研普華產業院研究報告《2023-2027年中國智能交通行業全景調研與發展戰略研究咨詢報告》分析
隨著全社會加速數字化、智能化發展,尤其是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的興起,有力推動了智能交通應用的落地。在《推進“互聯網+”便捷交通,促進智能交通發展的實施方案》的推動下,中國智能交通將真正進入產業化發展階段,圍繞智能交通應用將形成一個龐大的產業鏈,為相關行業帶來千億元市場商機。我國智能交通雖然起步較晚,但發展較為迅速,在政策、技術和需求等因素的有利支持下,智能化交通將廣泛應用于各場景,智能交通基礎設施和應用系統的建設和運行將日益成熟。綜合宏觀規劃和交通運輸行業細分市場的發展狀況,預計到2023年我國智能交通行業市場規模達2750~2900億元,智能交通發展水平明顯提高。
智能交通市場格局
目前國內智能交通系統行業逐漸從前期走向快速發展階段,但地區差異明顯。由于交通行業信息化需求復雜,覆蓋面較廣,使得細分市場眾多,市場的集中度較低,整個行業中沒有處于絕對市場領先的企業。目前國內從事智能交通行業的企業約有2000多家,主要集中在道路監控、高速公路收費、3S(GPS、GIS、RS)和系統集成環節。目前國內約有500家企業在從事監控產品的生產和銷售。高速公路收費系統是中國非常有特色的智能交通領域,國內約有200多家企業從事相關產品的生產,并且國內企業已取得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速公路不停車收費雙界面CPU卡技術。在3S領域,國內雖然有200多家企業,一些龍頭企業在高速公路機電系統、高速公路智能卡、地理信息系統和快速公交智能系統領域占據了重要的地位。
智能交通行業前景預測
智能交通在未來交通運輸行業發展中占有很大比例,因為在中國普遍存在道路擁堵,交通供需不平衡,城市、人口、交通三者之間的矛盾日益凸顯等很多難題,這些都需要大力發展智能交通,才能使當前的城市交通面貌得到改善,發展取得良性循環。交通部指出,人工智能將結合資通訊與5G技術擴大應用于自動駕駛巴士、車流特征分析、交通事件偵測及交通行為分析等領域。智能交通管理已成功導入人工智能技術于交通事故熱點分析、車流偵測及行人安全警示等應用,并于游覽車業者全面導入建置衛星定位設備,透過動態監控管理,提升行車安全。隨著技術的發展,智能交通系統建設邁入新階段。面向公眾的智能化服務問題得到社會重視,智能化服務水平逐步提升。《交通強國建設綱要》更是明確指出,大力發展智慧交通,推動大數據、互聯網、人工智能、區塊鏈、超級計算等新技術與交通行業深度融合。未來,智能交通市場將出現大幅增長的原因是因為城市人口在持續增長、人口增長率也處于高位、互聯車輛與智能技術在交通基礎設施內的應用率持續走高及自由貿易協定的增多。此外,政府正在推動的智能城市策略等也起到了推動作用。在交通模式中,未來航空業的增幅可能是最高的,這主要是因為乘客更喜歡快捷、舒適的出行方式。
面臨挑戰
盡管中國智能交通前景廣闊,屬于產業升級受益行業,未來高成長趨勢明顯,但也面臨著不少困難和挑戰。其一,由于物聯網技術在智能交通領域應用的構架尚未明確,標準體系尚不健全、不統一,規模經濟不夠,盈利模式未可行,大大增加了企業的應用成本,不利于智能交通的推行;其二,傳感器成本、性能和壽命,在技術上與交通應用的要求還不相適應,傳感、支撐網絡也尚未建立,地址資源嚴重缺失,行業數據中心特別是部級層面的行業數據中心尚未真正廣泛創建,影響智能交通深入應用;其三,關鍵技術仍受制于人,研發急需突破。目前國內70%以上的智能交通高端市場被國外企業搶占,中國在RFID、傳感器上并無主導權,仍受制于美國、歐盟,國內盈利面較小;其四,智能交通研究和示范應用點分散而不成體系,技術參差不齊,市場競爭秩序也不完善,也給整個智能交通行業的發展帶來負面影響;其五,目前國內智能交通IT企業多數規模較小,企業穩定性相對較弱,國際廠商加緊搶占市場,企業業績波動幅度或加大。
欲了解更多關于智能交通行業的市場數據及未來行業投資前景,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產業院研究報告《2023-2027年中國智能交通行業全景調研與發展戰略研究咨詢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7年中國智能交通行業全景調研與發展戰略研究咨詢報告
產業現狀近年來,隨著工業4.0和中國制造2025戰略的推進,制造業智能化轉型升級進行地如火如荼,智能交通領域也正進行著一場深刻的變革。智能交通的發展還處于不斷完善當中,未來將發掘更多物聯P...
查看詳情
輕癥感染者 六種新冠癥狀應對指南12月7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發布“新十條”允許輕型病例居家隔離。根據國內各省市9...
SD-WAN行業市場有多大?由于SD-WAN是由技術推動的應用,行業內并沒有統一的定義,各行業分析咨詢機構如IDC、Gartner等S...
集成房屋由結構系統、地面系統、樓面系統、墻面系統、屋面系統組成,每個系統由數個單元模塊組成,單元模塊在工廠制造...
央行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全國共開立信用卡和借貸合一卡 8.07 億張,而2016年這一數據還只有4.6億張。信用2...
新冠咳嗽加重時基本已到病程末期若感染了新冠怎么辦?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院長劉清泉解讀新冠感染全過程。首4...
防疫科普 新冠陽性感染者如何居家隔離12月8日,北京市衛健委發布《新型冠狀病毒陽性感染者居家康復專家指引》。根據N...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