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鍋,古稱“古董羹”,因食物投入沸水時發出的“咕咚”聲而得名,是中國獨創的美食之一,也是一種老少皆宜的食物。火鍋現吃現燙,辣咸鮮,油而不膩,解郁除濕,適于山川之氣候,今發展為鴛鴦鍋,麻辣、清淡各別,各取所需,根據個人的喜歡加不同的湯料、食物,老少皆宜
火鍋,古稱“古董羹”,因食物投入沸水時發出的“咕咚”聲而得名,是中國獨創的美食之一,也是一種老少皆宜的食物。火鍋現吃現燙,辣咸鮮,油而不膩,解郁除濕,適于山川之氣候,今發展為鴛鴦鍋,麻辣、清淡各別,各取所需,根據個人的喜歡加不同的湯料、食物,老少皆宜,在冬夏季都是佳品。
火鍋餐飲方便快捷的大眾化特色被消費者接受和喜愛,蘊含著飲食文化的內涵,為人們品嘗倍添雅趣,吃火鍋時男女老少、親朋好友圍著熱氣騰騰的火鍋,把臂共話,舉箸大啖,溫情蕩漾,洋溢著熱烈融洽的氣氛,適合了家庭大團圓這一中國傳統文化。而且火鍋種類的經營方式也不斷創新,有以“麻、辣、燙”著稱的重慶火鍋是南派火鍋,以涮羊肉為主要代表的北派火鍋和新派火鍋。
根據地域的不同,火鍋品類可以分為川渝火鍋、北派火鍋、粵系火鍋、臺式火鍋、云貴火鍋,其中川渝火鍋憑借著受眾較多的麻辣口味,牢牢占據規模第一的地位。川渝火鍋的典型代表為重慶火鍋、四川火鍋、以及衍生出的串串香等。川渝火鍋的鍋底包含清油/牛油,有利于鎖住香氣,其主要的口味特點就是麻、辣、鮮、香。由于辣味具有一定的成癮性,川渝火鍋的受眾較廣。
火鍋產業鏈分為上、中、下游三個環節。上游是農牧業原材料供應商,為中游或者下游企業提供肉類、蔬菜、面粉等火鍋所需原材料,該環節主要為農產品生產企業;中游是火鍋調料及火鍋料供應商,利用上游提供原材料進行生產,產品供應下游火鍋門店,也有一部分產品直接面對消費者。下游主要是火鍋餐飲門店,面對消費者提供火鍋餐飲服務,該環節代表企業有海底撈,呷哺呷哺等。火鍋產業鏈覆蓋農牧業,食品工業和餐飲業三大行業,涉及多個生產部門,覆蓋面廣。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2-2027年中國火鍋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策略預測報告》顯示:
得益于食材多樣、強社交屬性的特點,火鍋一直以來都是最受歡迎的中餐品類之一。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餐飲市場收入達到46895億元,同比上漲18.6%,基本恢復到疫情前水平。2022年中國火鍋市場規模預計將突破10000億元,到2025年預計將接近13000億元。
火鍋是國際市場上最受歡迎的中式餐飲類別之一,按餐廳收入計,占2021年國際中式餐飲市場的11.1%。在新冠肺炎疫情之前,國際市場上火鍋店的市場規模已從2016年的307億美元增加到2019年的373億美元。受到疫情影響,市場規模降至2020年的256億美元。隨著新冠肺炎疫情緩和,火鍋類別餐飲已開始復蘇,2021年增長至289億美元。國際市場的火鍋店數量預計將從2021年的13.4萬家增加到2026年的16.9萬家。
調研數據顯示,川渝火鍋是最受消費者歡迎的火鍋品類(58.7%),毛肚(54.9%)和蝦滑(52.2%)是最受消費者歡迎的火鍋單品。消費者選擇火鍋店時首要關注的是口味(74.7%)以及衛生狀況(65.3%)。
截至2021上半年,中國火鍋連鎖化率為27.4%;其中川式火鍋連鎖率高于平均水平,達到31.5%,粵式火鍋僅有22.3%。
從門店數量來看,川渝火鍋店數量最多,門店數占40.0%,北派火鍋占14.0%,粵式火鍋占比為11.8%。
從人均消費來看,一線城市火鍋人均消費高達94.0元,遠高于其他城市;新一線城市與二線城市火鍋人均消費較為接近;其他城市人均不足60元。
從客單價來看,90元以下的火鍋是主流;12.6%的火鍋店客單價在90—120元之間;客單價在120元以上的“高端”火鍋店占4.5%。
當前火鍋行業具有以下幾大特點:2022年上半年火鍋行業受疫情沖擊較大,門店規模大幅下調;華東和西南火鍋門店規模穩居前二,上半年各區域下降明顯;四川是第一火鍋大省,東、南沿海省份火鍋業發展潛力大;火鍋市場下沉明顯,后疫情時期高線城市反而更具抗周期性;火鍋行業集中化程度低,但疫情正在推動連鎖化發展。
天眼查數據顯示,我國共有42萬家“火鍋”相關企業,6成以上的企業成立于近五年內。2022年截至目前,新增注冊企業3.3萬余家。中餐標準化做得最出色的火鍋品類,在去廚師化、供應鏈難度低、受眾廣泛且成癮性強的加持下,是一門不爭的“好生意”。
2021年,對于餐飲行業來說,依舊是艱難的一年。據企查查數據顯示,?2021年,餐飲相關企業一共注銷吊銷86.5萬家;火鍋相關企業一共吊銷注銷3.8萬家。
新生品牌前赴后繼,營銷花樣變化百出,從家庭消費到社交餐飲,從產品營銷到場景營銷……火鍋已經成為競爭最激烈的賽道之一,眾多老牌火鍋在如火如荼的浪潮中勢能衰退,退出大眾視野。
據中國飯店協會發布的《2021中國餐飲業年度報告》,2021中國火鍋企業排名前十的企業依次為:四川海底撈餐飲股份有限公司、呷哺呷哺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四川至膳品牌管理有限公司、成都小龍坎餐飲管理有限公司、重慶德莊飲食連鎖有限公司、重慶劉一手實業有限公司、巴奴毛肚火鍋有限公司、重慶朝天門餐飲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上海左庭右院企業管理有限公司、成都蜀大俠餐飲管理有限公司。
即使身處激烈的市場競爭之中,火鍋仍是食品餐飲賽道優質的選手,整體消費前景廣闊。同時隨著消費者對于火鍋需求熱度的上升,消費環境及速食產品、預制菜等的發展和影響,“在家吃火鍋”已經逐漸成為一種食品餐飲行業消費新趨勢。越來越多的商家洞察到這樣的趨勢,為滿足“消費者隨時隨地吃火鍋”的需求,抓住機會推陳出新,開拓了如一人食火鍋底料、懶人菜等產品類別,占領了相關市場。
形式多樣化,即是餐飲革新表現之一。以冬季餐飲的大熱門品類——火鍋為例,近年來創新不斷,涌現“火鍋+”、“一人食”等形式,在滿足消費者需求的同時,也在創造出更多消費新趨勢。
《2022年火鍋消費洞察報告》顯示,糟粕醋火鍋等小眾品類迅速崛起,食材新鮮、健康成為年輕人吃火鍋的重要選擇。一些生鮮電商迎合健康消費潮流,推出“火鍋到家”新品。如叮咚買菜推廣“飲食有度養為重”理念,重點打造“養生派”火鍋,甘甜清潤的“客家醉雞煲”、醇香滋補的“當歸羊肉鍋”都是當季新品。
目前,重慶小龍坎、巴奴、楠火鍋等新勢力,都在強勢打造自有供應鏈。小龍坎成立漫味龍廚,產品線已達300余個SKU;巴奴耗資1.5億元在重慶自建底料研發及加工基地;楠火鍋亦設立了供應鏈中心,對上游供應資源進行統一管理,已經能實現全品類供應。
火鍋產業是餐飲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火鍋行業占餐飲收入比重大,有龐大的市場規模。另外,火鍋產業鏈較長,貫穿一、二、三產業,涵蓋生產、加工、消費各個環節,上游可以建設原料生產基地,中游可以加工火鍋底料與火鍋食材,下游可以打造交易集散、人才培養、文創融合等平臺,為形成產業集群奠定基礎。
在中國餐飲行業,火鍋依然是規模最大且比較有發展前景的品類,消費體驗是火鍋品類創新的發展方向,隨著餐飲零售化的發展,火鍋企業零售化趨勢明顯,食品安全依然是擺在所有品牌面前最大的挑戰。
當前火鍋賽道已經進入了白熱化競爭階段,許多火鍋餐飲商家之間的同質化程度較高,已然不具備長期的競爭力。火鍋餐飲商家應找到自己的定位,占領某一細分品類或在經營上尋求創新,這樣才能夠成功“出圈”。尋求異質化將是火鍋餐飲行業的長遠趨勢。
更多行業詳情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2-2027年中國火鍋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策略預測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2-2027年中國火鍋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策略預測報告
火鍋行業研究報告主要分析了火鍋行業的國內外發展概況、行業的發展環境、市場分析(市場規模、市場結構、市場特點等)、競爭分析(行業集中度、競爭格局、競爭組群、競爭因素等)、產品價格分析...
查看詳情
試劑行業市場發展現狀如何?試劑,又稱生物化學試劑或試藥。主要是實現化學反應、分析化驗、研究試驗、教學實驗、化學p...
磷酸鐵鋰行業前景如何?根據SMM數據,截至2020年底,磷酸鐵鋰的出貨量CR5為69%,顯著高于三元正極的45.4%。龍頭玩家2...
民航出行需求有望爆發近段時間,國際航線已經在今年的多次政策調整后,從谷底向上攀爬。優化落實疫情防控“新十條”73...
N95口罩近期搜索熱度增長715% 日均銷量漲26倍據丁香醫生旗下健康商店丁香家數據,N95口罩自12月7日開始銷量增加明顯...
預計保健品市場規模及保健品相關的融資情況數據顯示,預計去年保健品市場規模達到2708億元,總體規模呈持續擴大趨勢。...
銀保監會完善銀行業金融機構國別風險管理銀保監會12月9日公布《銀行業金融機構國別風險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并2...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