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彈是典型的戰爭消耗品,戰爭儲備與實戰化訓練消耗都將拉動導彈裝備增長。近年來我軍加大實彈化演訓力度,導彈消耗量將有所提升。據了解,近期我國多款導彈型號在訓練中亮相,包括各類反坦克導彈、彈道導彈、防空導彈以及搭載在護衛艦和巡洋艦上的艦載導彈,參與的軍種
導彈即航天防務裝備是一種攜帶戰斗部,依靠自身動力裝置推進,由制導系統導引控制飛行航跡從而導向目標并摧毀目標的飛行器。導彈武器突出的性能特點是射程遠、精度高、威力大、突防能力強。導彈武器可在戰爭開始時作為主攻角色率先投入戰場,通過地面、地下、艦艇、水下和空中發射多種方式發射;先進導彈武器可憑借射程優勢進行防區外發射,投射平臺受威脅較小,因此導彈在現代戰場上得到廣泛應用。
由于世界政治格局不斷變化,周邊環境中仍存在不確定及不穩定因素,我國持續保持相對較高的國防投入,其中空軍是作為重要的國防戰略軍種之一。2021年我國國防預算支出13553.43億元,增長6.8%。“十四五”期間,我國裝備采購費用會達到15%以上,占軍費比例從40升到50%。從國防支出的角度來看,按照我國國防支出35%為裝備支出計算,美國導彈和彈藥申請經費占總采辦經費的8.7%,預計我國目前各類導彈市場規模約為340億/年。預計“十四五”市場規模復合增長達40%左右。導彈的交付量受制于產業鏈產能的釋放,隨著2021年底左右產業鏈擴產產能釋放,預計2022年導彈交付量進入高速發展時期。全面加強練兵備戰背景下,導彈等消耗性武器裝備需求有望快速放量。
導彈是典型的戰爭消耗品,戰爭儲備與實戰化訓練消耗都將拉動導彈裝備增長。近年來我軍加大實彈化演訓力度,導彈消耗量將有所提升。據了解,近期我國多款導彈型號在訓練中亮相,包括各類反坦克導彈、彈道導彈、防空導彈以及搭載在護衛艦和巡洋艦上的艦載導彈,參與的軍種覆蓋了火箭軍、海軍和空軍。“十四五”時期主要軍事強國不會放松在國防領域的投入,而“十四五”我國武器裝備采購重點方向,以“未來作戰裝備”和“消耗性裝備”為標準。“未來作戰裝備”作為標準的原因是要符合當代及未來作戰需求,預計“十四五”5年市場規模復合增速達到40%。增長主要來自于戰略儲備以及實戰化訓練加大導彈消耗等。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0-2026年中國導彈行業市場全景調研與投資趨勢分析報告》顯示:
世界重點國家導彈發展能力及趨勢分析
一、美國導彈發展能力及趨勢分析
1、美國導彈研發制造能力
(一)戰術導彈防御(射程<30公里,近程)
據OUSD,2015-2016年,戰術導彈防御(射程<30公里,近程)預算都為4億美元,占反導與防御系統預算比重維持在4.6%左右,2017年,戰術導彈防御預算升至18億美元,2017-2021年,戰術導彈防御預算維持在20億美元左右,占反導與防御系統預算比重維持在18%左右。
愛國者-3導彈防御系統(Patriot/PAC-3)為戰術導彈防御主要型號,據OUSD,2015-2021年,愛國者-3導彈防御系統預算自3.21億美元增長至8.42億美元,年均復合增速27.31%;2015-2016年,戰術導彈防御預算為4億美元,愛國者-3導彈防御系統預算占比在90%左右,2017年戰術導彈防御預算升至18億美元,愛國者-3導彈防御系統預算占比降至17.54%,2018-2021年,占比維持在40%左右。
圖表:2015-2021年美國戰術導彈防御(射程<30公里,近程)預算(單位:億美元)
數據來源:OUSD
(二)戰術彈道導彈防御(射程30-150公里,中程)
據OUSD,2015-2017年,戰術彈道導彈防御(射程30-150公里,中程)預算維持在10億美元左右,占反導與防御系統預算比重維持在12%左右,2017-2019年,戰術彈道導彈防御預算自10億美元增長至18億美元,占反導與防御系統預算比重自11.76%增長至15.00%,2019-2021年,戰術彈道導彈防御預算都為18億美元,占比維持在15%左右。
愛國者-3導彈分段增強型(PAC-3 Missile Segment Enhancement)為戰術彈道導彈防御主要型號。據OUSD,2015-2018年,愛國者-3導彈分段增強型預算維持在4.5億美元左右,占戰術彈道導彈防御比重在40%左右;2019年,預算增至11.31億元,占戰術彈道導彈防御比重增至62.89%;2020-2021年,預算維持在7.52億美元左右,占戰術彈道導彈防御比重為40%左右。
圖表:2015-2021 年美國戰術彈道導彈防御(射程30-150 公里,中程)預算 (單位:億美元)
資料來源:OUSD
(三)彈道導彈防御系統(射程150-300公里,遠程)
據OUSD,2015-2016年,彈道導彈防御系統(射程150-300公里,遠程)預算維持在70億美元左右,2017年,預算降至57億美元,2017-2019年,預算自57億美元升至79億美元,2019-2021年,預算維持在80億美元左右;2015-2016年,彈道導彈防御系統預算占比維持在83%左右,2017-2021年,預算占比維持在67%左右。
據OUSD,彈道導彈防御系統(射程150-300公里,遠程)主要包括;(1)陸基中段防御系統(The Ground Based Midcourse Defense),2015-2021 年,預算在 15億美元左右波動,占比維持在 22%左右;(2)海基中段防御系統(Aegis Ballistic Missile Defense),預算維持在 17 億美元左右,2017-2018 年占比在 30%左右,其他年份占比維持在 21%左右;(3)末段高空區域防御系統(THAAD Missile Defense),2015-2018 年,預算維持在 7 億美元左右;2019-2021 年,預算在 9 億美元左右波動,2015-2021 年,預算占比維持在 11%左右。
圖表:2015-2021 年美國彈道導彈防御(射程 150-300 公里,遠程)預算(單位:億美元)
資料來源:OUSD
2、美國導彈數量及結構分析
2015-2021年,美國反導與防御預算自82億美元增長至116億美元,年均復合增速達5.95%,占裝備費預算平均比重為4.83%。2021財年,反導與防御系統主要包括:陸基中段防御系統、薩德導彈防御系統、宙斯盾彈道導彈防御系統、愛國者-3導彈防御系統、愛國者-3導彈分段增強型,經費預算分別為17.36/9.16/17.09/8.42/7.80億美元,經費預算占比分別為14.96%/7.89%/14.74%/7.26%/6.72%。
2015-2021年,美國導彈與彈藥預算自90億美元增長至213億美元,年均復合增速達15.44%,占裝備費預算比重自5.85%增長至8.75%;導彈與彈藥支出可分為常規彈藥、戰術導彈與戰略導彈三類,其中戰術導彈支出占比最高,2021財年常規彈藥、戰術導彈與戰略導彈預算分別為60/113/40億美元,經費預算占比分別為28.17%/53.05%/18.78%。
美國制導導彈在導彈與彈藥中占比呈上升趨勢。2013-2020年,美國先進中程空對空導彈、聯合空地導彈、聯合直接攻擊彈藥等部分已披露主力制導彈藥/導彈的研制采購經費自36.02億美元增長至100.80億,年均復合增速達15.84%,占導彈與彈藥經費比例自34.97%增長至46.66%。
2001年“911”事件之后的十余年間,美軍戰略重心在反恐領域。2018年,《美國國防戰略》明確指出,“國與國間的戰略競爭,而不是反恐,將是現階段美國國家安全方面的首要關系。”標志著美軍戰略重心從反恐轉變為應對大國“挑戰”。據OUSD,2019-2021年,戰術導彈在美國導彈與彈藥預算中占比自48.79%提升至53.05%,常規彈藥占比逐步下降。美軍導彈與彈藥采購呈現向中遠程、防區外、制導化傾斜的趨勢。
3、美國導彈競爭優勢分析
研發部署新型導彈系統,提升戰略投送能力
美全面升級戰略投射系統。2021年8月啟動新型“陸基戰略威懾系統”(GBSD)工程研制。陸軍以海基“標準-6”彈道導彈和“戰斧”巡航導彈為原型研發新型陸基中程導彈,提高中程打擊能力。即將完成“遠程防區外”巡航導彈 (LRSO) 技術成熟與風險降低階段,啟動工程與制造階段。恢復低當量海基核巡航導彈研制,計劃2025年左右投入使用。此外,海軍的“遠程高超音速武器”(LRHW)、空軍的“高超聲速常規打擊武器”(HCSW)、“空射快速響應武器”(ARRW)、陸軍的“陸基高超聲速導彈”(LBHM)與“作戰火力”(OpFires)等高超聲速導彈均已進入型號研制階段,預計最早2022年具備初始作戰能力。
發展新型作戰平臺,拓展戰略打擊手段
美簽訂新型“哥倫比亞”級彈道導彈核潛艇(SSBNX)首艇“哥倫比亞”號與首艘量產型“威斯康星”號建造訂貨合同,計劃2031年服役并開始戰備巡邏。“哥倫比亞”級潛艇設計有4個模塊化通用導彈艙、16個發射筒,共可裝載16枚“三叉戟-2”/D5延壽型彈道導彈或高超聲速導彈。研制B-21新型隱形轟炸機,預計2025年前后形成初始作戰能力,取代現役B-2A、B-1B型戰略轟炸機。
本報告由中研普華咨詢公司領銜撰寫,在大量周密的市場調研基礎上,主要依據了國家統計局、國家工信部、國防部、全國軍工協會、國防科技工業企業管理協會、中國航空工業發展研究中心、.中國行業研究網、全國及海外多種相關報刊雜志以及專業研究機構公布和提供的大量資料,對中國導彈及各子行業的發展狀況、上下游行業發展狀況、市場供需形勢、新產品與技術等進行了分析,并重點分析了中國導彈行業發展狀況和特點,以及中國導彈行業將面臨的挑戰、企業的發展策略等。
報告還對全球的導彈行業發展態勢作了詳細分析,并對導彈行業進行了趨向研判,是導彈研制開發企業,經營、投資機構等單位準確了解目前導彈行業發展動態,把握企業定位和發展方向不可多得的精品。
了解更多行業數據詳情,可以點擊查閱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2020-2026年中國導彈行業市場全景調研與投資趨勢分析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0-2026年中國導彈行業市場全景調研與投資趨勢分析報告
導彈即航天防務裝備是一種攜帶戰斗部,依靠自身動力裝置推進,由制導系統導引控制飛行航跡從而導向目標并摧毀目標的飛行器。導彈武器突出的性能特點是射程遠、精度高、威力大、突防能力強。導彈...
查看詳情
“城市規劃”是研究城市的未來發展、城市的合理布局和綜合安排城市各項工程建設的綜合部署,是一定時期內城市發展的藍...
據資料顯示,2020年至2021年,我國即時零售年同比增長率保持在80%——100%,預計到2026年,即時零售相關市場規模將3...
12月9日,交通部發布2022年11月網約車行業數據,該月共計訂單5.08億單,各地共發放網約車駕駛員證501萬本、車輛運輸證...
《阿凡達2》帶火激光顯示行業隨著《阿凡達2》的臨近,全國各地的影院摩拳擦掌,準備打一個徹底的“翻身仗”,許多影院...
翡翠也稱翡翠玉、翠玉、緬甸玉,是玉的一種。翡翠的正確定義是以硬玉礦物為主的輝石類礦物組成的纖維狀集合體。但是翡...
在經濟周期、通貨膨脹、新冠疫情等幾層圍堵之下,今年的外貿相較于往日略顯低迷。據中國海關總署數據顯示,10月中國進...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