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家統計局最新發布的數據,2022年11月份,各線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下降,一線城市同比漲幅回落、二三線城市同比降勢趨緩。
根據國家統計局最新發布的數據,2022年11月份,各線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下降,一線城市同比漲幅回落、二三線城市同比降勢趨緩。
70個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下降城市有51個,比上月減少7個;二手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下降城市有62個,個數與上月相同。
廣東省城規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表示,11月份,70城新房價格指數環比下跌0.2%,比上月收窄了0.2個百分點,也是下半年以來環比跌幅首次收窄。同時,新房價格環比下跌城市從58個,下降到51個,下半年以來首次下降。
對于“11月份全國70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指數環比漲幅為-0.2%,同比漲幅為-2.3%”,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認為,和此前房價指數跌幅擴大的判斷相比,此次跌幅收窄的信號值得關注。“
這說明人民銀行和銀保監會發布的《關于做好當前金融支持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工作的通知》以及聚焦信貸支持、債券和放開股權的‘三箭’齊發,客觀上市場已經對房企的預期有了積極修正。”他分析。
分區域看,11月份房價指數環比上漲的城市數量有所增多,從10月份的10個增加為16個。嚴躍進表示,過去一段時間里房價一度呈現“跌跌不休”的走勢,而目前此類走勢有所遏制和改變。
“上漲城市數量增多,背后源于房企定價策略在調整,也有助于引導市場預期的變化。”他談到,這也說明各類穩樓市政策是有效的。目前房價企穩的動力,不在于房屋銷售數據的提振,而在于房企資金狀況改善。
在李宇嘉看來,11月房價跌幅收窄的主要原因包括三個方面:一是保交樓提速,市場對期房的接受度好轉;二是房企資金面開始緩解;三是需求端紓困力度加大,對改善性需求的釋放和預期有提振效應,這對房價的穩定有效果。
“近期,政策開始全面發力,既有供給端的紓困,也有需求端的激勵。”李宇嘉分析,從供給端來看,“三支箭”積極改善房企資金面,針對民企的融資也在全面紓困,保交樓全面提速。
若資金面好轉,市場對開發商層面的預期好轉,開發商降價打折的預期就會緩減,房價指數下跌的狀況就會好轉;從需求端來看,包括降低按揭利率,熱點城市啟動“認房不認貸”的首套房認定標準,調整和退出限購政策、鼓勵開發商降價促銷等等,也會利好開發商內源融資,提高造血功能,利好價格穩定。
對于價格跌幅收窄,以及熱點城市的銷量保持穩定,李宇嘉認為“剛需、改善型購房者會在一定的心理價位入市”。他分析,由于廣深滬二手房價跌幅較大,深圳下跌0.3%,廣州下跌0.5%、上海下跌0.5%,拖累了一線城市跌幅繼續擴大,與新房的態勢非常相似。
但二手房價快速下跌后,探到了部分需求的心理價位。即便是深圳跌幅較大,近期二手房交易量也升到了2000套以上。
實際上,滿足剛需、改善型需求正是穩樓市的關鍵。就在近日發布的《擴大內需戰略規劃綱要(2022-2035年)》(以下簡稱《綱要》)中,再度強調了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并明確“支持居民合理自住需求,遏制投資投機性需求”。
由此可見,在這一趨勢下,樓市的健康發展依然不能偏離真實的剛需和改善型需求。
嚴躍進表示,房地產內需的保障要有更廣的視角和更細的分類。例如,從市場化和保障類的角度,可區分為市場化領域和保障性租賃住房、共有產權住房等內容。
從需求的階段劃分,包括了購房需求和房后需求,包括《綱要》提及的養老居住需求、家庭裝修需求、智能家電需求等。“
房企要深入分析,測算這些需求的總規模,以及其對于供給端的影響和要求,基于此創新產品和服務。唯有這樣,才能真正把握積極做好轉型,探索出新發展模式。”他談到。
李宇嘉則詳細拆解了目前樓市的潛在需求。他分析,從七普數據看,目前加裝電梯的樓棟占比只有20%,3億新市民大多數沒有擁有產權住房,而以廣東珠三角為例,7800萬人口中一半人租房,而且大部分租在居住體驗感較差的城中村。因此,未來圍繞居家、社區生活、設施升級換代、二次裝修等需求的潛力還很大。
據李宇嘉判斷,現階段比較旺盛的需求是“中產換房需求、低收入上車需求”,因此《綱要》更多強調租購并舉、住房保障、公積金等,目的是讓3億新市民、城市無房戶有能力支付住房需求,先租再買、漸次遞進,從而在未來升級到商品房需求。因此,要讓供應匹配需求,需求牽引供給,供需才能在高位上平衡,房地產才能穩定。
同時,李宇嘉提醒,老百姓對住房消費存在潛力,但收入是關鍵。因此,要進一步紓困中低收入人群、加強社會保障、完善分配格局,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才能實現穩定包括住房在內的消費,提振內需。
據深圳中原地產統計,11月深圳市二手住宅過戶量為2168套,環比上漲25%,這個漲幅在過往半年里最高。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已有廣州,無錫、南京、蘇州、濟南、昆明、深圳、珠海、福州等地推行二手房“帶押過戶”模式。
深圳市房地產中介協會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11月7日,深圳全市共有41101套在售二手房源,較上周增加1100套,在售二手房源數量持續增加。此外,數據還顯示,上周深圳二手房錄得量為587套,環比上升0.2%。深圳市房地產中介協會預計,二手房交易量筑底企穩態勢進一步夯實,有望重回600套關口。
北京二手房網簽量為9663套,同比去年上漲25.7%,雖然環比下降15.3%,主要是受到國慶假期與疫情反復的雙重影響。
上海二手房市場延續8月以來的降溫態勢,10月份上海二手房成交量回落至1.6萬套,較9月下降11%。
央行決定自2022年10月1日起,下調首套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0.15個百分點,5年以下(含5年)和5年以上利率分別調整為2.6%和3.1%,第二套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政策保持不變;
財政部、稅務總局聯合提出自2022年10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對出售自有住房并在現住房出售后1年內在市場重新購買住房的納稅人,對其出售現住房已繳納的個人所得稅予以不同程度的退稅優惠,有利于居民賣舊換新,促進二手房交易。
國家統計局日前發布的數據顯示,一線城市房價在2020年年末和2021年年初都出現集體上漲的行情。各地的二手房調控多從2021年開始,在慣性作用下,短期內二手房價格可能還會上漲一段時間,但除少數熱點城市外,大多數城市二手房價格上漲不具有可持續性,主要原因在于信貸收縮。
二手房成交量依然是處于較低的水平,但是這種現在現象,在進入到2022年開始就得到了好轉。近日有報告指出,進入到今年2月以來,全國5個重點監測城市中,二手房成交量環比增長約4%,市場的實際修復力度十分明顯。二手房市場熱度達到近半年的最高點。
對于樓市的前景,還是比較樂觀的,業內人士指出,按照現有走勢,樓市將繼續迎來修復,在多重因素影響下,二手房市場將出現量升價穩的走勢。
當前周期最為集中的政策調整,與前期以城市為主體,“因城施策”的調節不同,通過央行、財稅等多部門協同,一系列政策直指“穩市場、穩預期、穩經濟”,加速房地產市場預期修復,使行業進入良性循環。
想要了解更多行業數據情況,可以查看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出版的《2022-2027年中國二手房行業市場全景調研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2-2027年中國二手房行業市場全景調研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二手房行業研究報告主要分析了二手房行業的市場規模、二手房市場供需求狀況、二手房市場競爭狀況和二手房主要企業經營情況,同時對二手房行業的未來發展做出科學的預測。中研普華憑借多年的行業...
查看詳情
國家統計局:今年1—11月份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增長5.3%1—11月份,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520043億5...
12月15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十四五”擴大內需戰略實施方案》(簡稱《實施方案》),《實施方案》提出,釋放出行...
12月15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公告,為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當日開展6500億元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和20億元2...
屈家嶺管理區是全國農墾系統100家現代農業示范區之一,在新技術新模式推廣運用、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上理應發揮示范帶動?...
隨著行業的發展,我國蓋板玻璃行業的產能也在不斷提升,但是產品結構不均衡,市場上中低端產品存在一定的產能過剩,但...
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和我國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推進,集商業、娛樂、餐飲等多功能為一體的綜合商業樓宇在全國迅速崛起,商...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