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光伏、風電比例的逐步提高,電力系統不穩定的問題也隨之而來。2021年7月,國家能源局曾發布《關于加快推動新型儲能發展的指導意見》,文件提出到2025年,實現新型儲能從商業化初期向規模化發展轉變。
隨著光伏、風電比例的逐步提高,電力系統不穩定的問題也隨之而來。光伏發電主要是利用太陽光進行發電,因而受天氣影響較大。與光伏發電因晝夜差異和短時波動存在更為明顯的峰谷特性不同,風電消納匹配性較差,可能存在連續數天大風或無風天氣的情況。截至2021年底,我國火電量占比為71.1%,水電占比14.6%,核電占比5.0%。風電、光伏較5年前增長明顯,分別占全國發電量的7.0%/2.3%。
上層政策支持
2021年7月,國家能源局曾發布《關于加快推動新型儲能發展的指導意見》(簡稱“《意見》”),文件提出到2025年,實現新型儲能從商業化初期向規模化發展轉變,《意見》中指出“建立電網側獨立儲能電站容量電價機制、研究探索將電網替代性儲能設施成本收益納入輸配電價回收”。故建立健全的儲能價格機制以及有效的“新能源+儲能”項目機制將成為未來破局關鍵。通過“削峰填谷”,電網需要的發電設備調峰容量小,從而可以提高發電設備的利用率,對電網的安全運行及經濟效益都有益。
儲能行業現狀
在《儲能產業研究白皮書2022》中,據CNESA預測,在政策執行、成本下降、技術改進等因素未達到預期的保守場景下,我國2026年新型儲能累計規模將達到48.5GW,市場將呈現穩步、快速增長的趨勢,2022-2026年的復合年均增長率(CAGR)為53.3%;在儲能規劃目標順利實現的理想情形下,預計2026年我國新型儲能累計規模將達到79.5GW,這意味著2022至2026年期間,新型儲能將保持年均69.2%的復合增長率持續高速增長。
目前傳統儲能是儲能市場中最主要的儲能形式,其中抽水蓄能是最成熟、效率最高的儲能技術,是當前大規模解決電力系統峰谷困難的主要途徑,應用廣泛,占了全球70%以上。它儲存能量大,能量釋放持續時間長,技術成熟可靠。2021年8月國家能源局綜合司印發關于征求對《抽水蓄能中長期發展規劃(2021-2035年)》提出到2035年我國抽水蓄能裝機規模將增加到300GW。但抽水蓄能選址困難,極其依賴地勢;投資周期較長,損耗較高。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的《2022-2027年中國儲能行業市場深度分析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顯示:
根據CNESA于2022年4月發布的《2022年儲能產業應用研究報告》,截至2021年底,已投運的全球儲能項目累計裝機規模為209.4GW,同比增長9%。其中,規模最大的是抽水儲能,累計裝機規模約180.5GW,占比86.2%,較2020年底下降4.1個百分點。新型儲能(除抽水蓄能和熔融鹽儲熱儲能以外的儲能方式,包括鋰離子電池、鉛蓄電池、鈉硫電池、壓縮空氣、液流電池、超級電容和飛輪儲能等)累計裝機規模為25.4GW,同比增長67.7%,占比12.2%。新型儲能中,鋰離子電池仍占據主導地位,累計裝機規模占比達90.9%;壓縮空氣儲能占比2.3%,鉛蓄電池占比2.2%;鈉硫電池占比2.0%;液流電池占比為0.6%。
2021年底,中國儲能累計裝機規模46.1GW,位居全球第一。其中,抽水蓄能裝機規模39.8GW,占比86.3%;新型儲能累計裝機規模達5729.7MW,占比12.5%,熔融鹽儲熱累計占比1.2%。新型儲能裝機中,鋰離子電池累計裝機規模占比89.6%,鉛蓄電池累計裝機規模占比5.9%,壓縮空氣儲能占比3.2%,液流電池占比0.9%,其他其他電化學儲能(超級電容、飛輪儲能)合計占比0.4%。
新型儲能簡介:鈉電池與釩電池
與鋰離子電池工作原理相似,鈉離子電池是主要依靠鈉離子在正極和負極之間移動來工作,以鈉離子嵌入化合物作為正極材料的一種可二次充電的電化學鈉離子電池。鈉離子電池研究在近十年內突飛猛進。2022年1月《“十四五”新型儲能發展實施方案》中,鈉電池被列在各類儲能技術的首位。
鈉離子電池在地殼中豐度較高且成本更低廉。根據2020年3月容曉暉發布的論文《從基礎研究到工程化探索》,鋰電池原料成本為0.43元/Wh,鈉離子電池原料成本為0.29元/Wh,較鋰電池成本低32.6%。
雖然鈉電池核心的能量密度及循環壽命指標均弱于鋰電池,但其成本優勢仍使其在儲能等下游應用場景具有較高經濟性。根據2022年6月胡勇勝等《鈉離子電池儲能技術及經濟性分析》一文中的結論,以鉛蓄電池、磷酸鐵鋰電池、三元鋰電池和鈉離子電池儲能為例,采用模型計算各類電池在調峰應用場景下的全生命周期度電成本,在計及電力損耗的情況下,鈉電池的度電成本上限分別較鉛蓄電池、磷酸鐵鋰電池以及三元鋰電池低52.2%、32.4%、54.3%。
2022年是釩電池加速發展的一年。年初以來,全釩液流電池的項目規模迅速增長。由大連融科承建的首個國家級全釩液流電池示范項目的一期100MW/400MWh已進入并網最后階段,并將于10月中旬正式投入使用。我們認為2023年全釩液流電池將進入加速落地階段,后續將加速拉動對產業鏈各個環節的需求,我們重點看好電解液和質子交換膜兩個環節。
2022年1-10月期間,包括備案、開工、在建、中標、招標等的全釩液流電池項目規模合計已達1.3GW/5.4GWh。其中,已經開工、中標和在建的項目合計超過2.0GWh,預計將于2023年逐步落地。
儲能電池大容量化成升級主要方向
至2027年,全球新增儲能出貨規模預計達到678GWh,2022年至2027年年均復合增長率為54%。億緯儲能總裁陳翔同樣認可年均復合增長率約50%的增速判斷,并預期全球儲能需求將在2030年前后進入TWh時代。最為樂觀的是鋰電設備企業思客琦,該公司董事長付文輝預計,2025年儲能出貨量將達到600GWh,在2026年就或將進入TWh時代。
各家企業預計,五年后,中國、美國以及歐洲仍是最大的增量市場,大致均分全球約八成的市場份額。陳翔提示,可以關注新興市場需求的快速增長,澳大利亞、印度、中東及非洲等或將實現更高的增長速度。
細分結構方面,《藍皮書》預計“十四五”期間,電力儲能(發電側+電網側+工商業用戶側)仍將是國內儲能電池最大的需求下游,單項目裝機規模大,基建屬性強是該領域最顯著的特征;戶用儲能在未來2~3年仍有望維持高速增長態勢,并在“十四五”期間替代通信儲能成為第二大應用下游。
儲能電池作為新基建,其初始投資成本高的特性,使投資者對度電成本、回本周期更為關注。二者有明顯不同定位,儲能行業應該,也必然是一條獨立發展的賽道。陳翔亦指出,安全性與經濟性是儲能發展的關鍵,安全性是天然屬性,經濟性是發展動力。
目前,國內儲能業主對儲能電池的初始投資成本關注度較高。
根據億緯儲能統計,截至2022年12月初,儲能中標項目累計274個,規模約52.7GWh,中標單價約1.29元/Wh至1.75元/Wh,且普遍價格低于1.5元/Wh,業主關注投資成本,價格競爭激烈。而在另一端,碳酸鋰等上游原材料持續漲價,《藍皮書》統計截至2022年三季度,國內儲能鋰電池均價已經達到0.95元/Wh,甚至1元/Wh以上。
《2022-2027年版儲能電池產品入市調查研究報告》由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本報告對該行業的供需狀況、發展現狀、行業發展變化等進行了分析,重點分析了行業的發展現狀、如何面對行業的發展挑戰、行業的發展建議、行業競爭力,以及行業的投資分析和趨勢預測等等。報告還綜合了行業的整體發展動態,對行業在產品方面提供了參考建議和具體解決辦法。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2-2027年中國儲能行業市場深度分析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
按方法分按方法粉主要可分為電池儲能、電感器儲能、電容器儲能幾大類,此外,還有其它的儲能方式:比如機械儲能等。1、電池儲能大功率場合一般采用鉛酸蓄電池,主要用于應急電源、電瓶車、電廠2...
查看詳情
污染治理行業市場發展現狀如何?水污染治理主要是針對由于人類排放的各種外源性物質(包括自然界中原先就有的和沒有的...
12月9日,2022南方周末年度盛典品牌峰會在滬成功舉辦,希望學憑借落地新疆吉木乃等地的“希望之行”教育公益計劃,榮2...
寵物產業主要分為寵物食品、寵物用品以及寵物醫療與服務行業。寵物經濟的快速發展,促使愈來愈多的相關企業入局。天眼...
近日,多家家禽上市公司披露的經營數據顯示,銷售數據同比大幅增長。業內人士表示,隨著市場供求關系改善,家禽行業有...
農業農村數字經濟白皮書江西省農業農村廳16日發布了《江西省農業農村數字經濟發展白皮書(2022)》(以下簡稱白皮書)...
尼爾森IQ發布的最新研究顯示,后疫情時代,中國快消品市場增速略有放緩,但企業復蘇跡象已現;超半數的被訪企業主表示...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