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商務部科技部關于進一步鼓勵外商投資設立研發中心若干措施的通知。其中提到,完善科技創新金融支持。鼓勵金融機構在風險可控、商業可持續的前提下,為外資研發中心開展科技創新、從事基礎和前沿研究提供金融支持。
商務部、科技部:完善科技創新金融支持 科技金融行業市場深度調研2023
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商務部科技部關于進一步鼓勵外商投資設立研發中心若干措施的通知。其中提到,完善科技創新金融支持。鼓勵金融機構在風險可控、商業可持續的前提下,為外資研發中心開展科技創新、從事基礎和前沿研究提供金融支持。各地商務主管部門要深入開展調研,主動了解本地區外資研發中心融資需求及經營情況,及時與金融機構依法共享有關信息,積極推動金融機構與外資研發中心開展“銀企對接”。
支持研發數據依法跨境流動。落實網絡安全法、數據安全法、個人信息保護法等有關法律法規要求,加強數據跨境安全管理,保障國家安全和社會公眾利益,保護個人信息權益。高效開展重要數據和個人信息出境安全評估,促進研發數據安全有序自由流動。
現如今,我國金融科技領域正迎來前所未有的機遇。一方面,人民銀行印發的《金融科技發展規劃(2022-2025年)》與銀保監會發布的《關于銀行業保險業數字化轉型的指導意見》,為新形勢下的金融科技創新厘清了重點與方向。
科技金融行業市場深度調研2023
全球科技金融風險投資總額高達300多億美元,增加167億美元。根據數據顯示,2021年到目前為止,全球初創企業已籌集了307.9億美元,完全超過2020年的302.6億美元。其中一季度科技金融投資較之前增長了30%,二季度,科技金融主導了全球初創企業的投資。至今為止,科技金融在657筆交易中籌集了307.9億美元。
與歐美等發達國家相比,我國金融基礎要薄弱許多,但正是我國金融市場尚未成熟這一特點給予了我國科技金融快速發展的土壤。
中國人民銀行印發《金融標準化“十四五”發展規劃》顯示,目前科技金融標準化建設正在穩步推進,接下來將加強云計算、區塊鏈、大數據、人工智能、生物識別、物聯網等標準研制和有效應用,引領金融科技規范健康發展。
中國經濟結構的健康程度比簡單粗放的高增長更為重要,小微企業作為國民經濟中的毛細血管,其重要性被史無前例地提升到了國家戰略的高度。目前,上海市科技金融加入了5G消息以后,不僅增加了金融機構新用戶流量的入口,同時也支撐了強大的上海市科技金融服務的平臺,更多的是提供了場景化的金融解決方案。
據中研普華產業院研究報告《2023-2028年中國科技金融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戰略研究報告》分析
當前,新技術的快速發展引領著新一輪的科技浪潮,金融與科技的融合也呈現出快速迭代、螺旋上升的變革之勢。金融是現代經濟的血液,也是一個國家重要的核心競爭力。
央行等多部委及浙江省政府聯合發布關于金融支持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的意見。意見指出,提升金融服務科技創新能力。聚焦“互聯網+”、生命健康、新材料三大科技創新高地建設,支持銀行設立科技支行,探索形成與科創企業特點相適應的專業化業務管理體系。在風險可控、商業自愿前提下,鼓勵銀行與外部投資機構深化合作,積極探索多樣化的科創金融服務模式。深化知識產權質押登記線上辦理試點,推動科創金融產品擴面增量。
隨著中國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金融科技已成為推動中國金融發展的重要力量。金融科技正在深刻改變金融業的生態和服務模式。越來越成為精益高質量發展的保障,特別是在戰疫、抗疫、紓困中發揮了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目前各家金融機構都加大了金融科技投入。金融科技復合型人才,也成為各家金融機構的香餑餑。
現如今,我國科技金融領域正迎來前所未有的機遇。一方面,人民銀行印發的《金融科技發展規劃(2022-2025年)》與銀保監會發布的《關于銀行業保險業數字化轉型的指導意見》,為新形勢下的金融科技創新厘清了重點與方向。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必須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并強調要完善科技創新體系,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國家“十四五”規劃明確提出,到2025年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超過17%,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年均增長超7%。這意味著,我國科技事業正在發生歷史性、整體性、格局性重大變化。
市場監管總局發布“十四五”市場監管科技發展規劃,目標到2025年,較為完善的市場監管科技創新體系基本建立,市場監管戰略科技力量進一步加強,市場監管科技創新發展環境不斷優化,科技創新支撐市場監管現代化成效顯著。爭取實現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技術創新中心“零的突破”,國家科技創新基地達到3-5個。新建國家市場監管重點實驗室60個以上、技術創新中心20個以上。
隨著中國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金融科技已成為推動中國金融發展的重要力量。科技金融正在深刻改變金融業的生態和服務模式。越來越成為精益高質量發展的保障,特別是在戰疫、抗疫、紓困中發揮了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目前各家金融機構都加大了金融科技投入。金融科技復合型人才,也成為各家金融機構的香餑餑。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必須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并強調要完善科技創新體系,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國家“十四五”規劃明確提出,到2025年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超過17%,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年均增長超7%。這意味著,我國科技事業正在發生歷史性、整體性、格局性重大變化。
想了解更多關于行業專業數據分析,請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院出版的報告《2023-2028年中國科技金融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戰略研究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2-2027年版硅鋼產品入市調查研究報告
在市場競爭日益激烈、新產品層出不窮的今天,要開發一個新品并能迅速在市場上推廣其難度是可想而知的。只有經過科學的市場分析、消費者分析、競爭對手的分析,做到有的放矢,才能使企業開發的新...
查看詳情
2023年將接續推出“10+N”公共就業服務系列活動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就業促進司司長張瑩表示,2023年,人力資源和社1...
農業農村部:2022年糧食播種面積17.75億畝 比上年增加1052萬畝 糧食產量創歷史新高據央視新聞,今天(18日)上午101...
伊泰煤炭2022年銷售收入494億元 第四季度銷售煤炭1477.28萬噸伊泰煤炭公布公司2022年第四季度經營情況,2022年第四季...
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 財政部辦公廳 銀保監會辦公廳關于開展2023年重點新材料首批次應用保險補償機制試點工作的通知...
2022年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GDP同比增長9.1%2023年1月17日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2022年全年服務業增加值同2...
快速消費品行業市場深度調研與競爭格局預測從2021年底到2022年初,快速消費品呈現增長態勢,但隨著疫情在一些地區的影...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