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全球最大的煤電裝機國,截至2021年底,煤電總裝機量達11.1億千瓦,約占電力總裝機比重的46.7%;煤電全年發電量超過5萬億千瓦時,約占總發電量的60.1%。
2022年,全球能源供應緊張持續,煤炭、原油、天然氣等傳統能源依舊保持高景氣度。
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發布的《2023年度全國電力供需形勢分析預測報告》指出,2023年我國經濟運行有望總體回升,拉動電力消費需求增速比2022年有所提高。正常氣候情況下,預計2023年全國全社會用電量9.15萬億千瓦時,比2022年增長6%左右,這也意味著,2023年電煤消費增速仍有望小幅提升。
我國是全球最大的煤電裝機國,截至2021年底,煤電總裝機量達11.1億千瓦,約占電力總裝機比重的46.7%;煤電全年發電量超過5萬億千瓦時,約占總發電量的60.1%。受此影響,電力行業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國總排放量的40%以上,電力行業清潔轉型進程仍需進一步加速。
目前全國電力供需基本處于平衡狀態,但在部分地區仍存在供應緊張態勢。據記者了解,2021年以來,我國新核準的煤電項目數量激增,2022年新核準的煤電裝機數量已超過此前一年的3倍。在此背景下,如何平衡電力安全和電力清潔轉型、如何處理好煤電轉型優化和托底保供的關系成為行業關注的重點。
預計“十四五”煤電裝機新增1.5億千瓦。未來10年,我國電力和電量兩方面缺口并存且逐步擴大:預計2025年煤電裝機將達12.3億千瓦,按照“十四五”年均新增新能源1億千瓦考慮,2025年電力缺口約6000萬千瓦,年均電量缺口約500億千瓦時。按照2025年裝機12.3億千瓦計算,“十四五”期間煤電新增裝機規模約1.5億千瓦。
1月30日晚間,中國神華披露2022年業績預告,公告顯示,預計2022年實現歸母凈利潤687億元至707億元,同比增長36.6%至40.6%;實現扣非凈利潤694億元至714億元,同比增長38.8%至42.8%。若按歸母凈利潤上限計算,“煤炭一哥”中國神華2022年日均凈賺1.94億元。
對于去年的業績表現,中國神華表示,主要系落實保障能源供應政策和要求,核增煤礦產能,加強生產組織,商品煤產量及售價上升;此外公司煤電運化一體化產業鏈競爭力持續鞏固,經營業績實現增長。
雖然近期煤炭市場走弱,煤炭價格有所下滑,但疊加經濟復蘇等多重因素影響,多家機構表示看好煤炭后市行情。
隨著復工復產逐步推進,焦企和鋼廠庫存保持低位運行,預計節后焦煤和焦炭價格有望出現觸底反彈。動力煤方面,在消耗庫存后,動力煤價也將開啟上漲。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2022-2027年煤電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發展規劃咨詢綜合研究報告》顯示:
國家統計局發布2022年11月能源生產情況的數據顯示,當月,能源保供穩價政策有力推進,能源先進產能平穩有序釋放,規模以上工業原煤、原油、天然氣和電力生產同比保持增長。
據統計,2022年1~11月,全國煤炭產量40.9億噸,同比增長9.7%,比2021年同期增加3.6億噸,創歷史新高。其中,晉陜蒙新四省區2022年1~11月煤炭產量達33.2億噸,占全國煤炭產量的81%,充分發揮了增產增供“主力軍”作用。
2022年以來,各產煤地區和煤炭企業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能源穩定供應的決策部署,全力以赴做好煤炭增產增供,推動煤炭產量實現較快增長。
以鄂爾多斯為例,該市嚴格執行煤炭中長期合同制度,動員全市煤炭企業在穩定市場供應中繼續發揮表率作用,將原有產能80%、新增產能100%全部納入協議保供范圍。2022年以來,鄂爾多斯在產煤礦累計簽訂2022年煤炭中長期合同6.96億噸,占年度預計產量的93%;1~10月份累計發運煤炭4.68億噸,合同履約率超過80%,保障了全國25個省區市發電、供熱、化工等用煤的安全供應。
當前,正處于迎峰度冬關鍵時期,國家能源局持續加大工作力度,采取有力有效措施,加快釋放煤炭先進產能,推動煤炭產量保持在較高水平。2022年12月1~15日,全國煤炭產量1.9億噸,日均產量1251萬噸,全國統調電廠電煤庫存1.76億噸、可用24天,為經濟社會發展和群眾溫暖過冬提供了堅實可靠保障。
隨著疫情防控政策不斷優化調整,因疫情導致停產停銷的煤礦和洗煤廠逐步恢復正常生產銷售,各區域內部分煤礦產量回升,整體供應穩定。目前,大部分煤礦仍以保供電廠為主,汽車調運效率提高,多數煤礦無庫存壓力,市場維穩運行。
我國當前電煤價格水平總體仍居高位。
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近期發布的《2022年三季度全國電力供需形勢分析預測報告》顯示,2022年以來,煤電企業采購的電煤綜合價始終超過基準價上限,大體測算,2022年前三季度,全國煤電企業因電煤價格上漲導致電煤采購成本同比額外增加2600億元左右。大型發電集團到場標煤單價漲幅遠高于煤電企業售電價格漲幅,導致大型發電集團仍有超過一半的煤電企業處于虧損狀態,部分企業現金流緊張。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王瑞民也表示,必要的煤電價格聯動機制是需求帶動供給機制的基礎,但煤炭價格由市場決定,電力價格則由政府管控,“市場煤、計劃電”導致煤電價格未能充分聯動,煤價上漲無法傳導至電價。火電利潤稀薄,煤炭占火電企業發電成本的70%左右,煤價超過600元/噸時,電廠就很難盈利。
新投產總發電裝機規模將再創新高
預計今年新投產的總發電裝機及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規模將再創新高。全年全國新增發電裝機規模有望達到2.5億千瓦左右,其中新增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1.8億千瓦。報告預測,今年全國發電裝機容量28.1億千瓦左右,其中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合計14.8億千瓦,占總裝機比重上升至52.5%左右。
從全年電力供需形勢看,報告認為,電力供應和需求多方面因素交織疊加,給電力供需形勢帶來不確定性。根據電力需求預測,并綜合考慮新投產裝機、跨省跨區電力交換、發電出力及合理備用等方面,預計今年全國電力供需總體緊平衡,部分區域用電高峰時段電力供需偏緊。
為確保今年能源電力安全保供,結合電力供需形勢和行業發展趨勢,報告提出幾點建議:進一步加大電力燃料供應保障能力。繼續加大優質產能釋放力度,加快推進新核增產能各環節相關手續辦理,盡快實現依法合規增產增供。制定煤礦保供與彈性生產辦法優先組織滿足條件的先進產能煤礦按一定系數調增產能,形成煤礦應急生產能力,以滿足經濟持續復蘇以及季節性氣候變化等對煤炭消費的增長需求。加快推進2023年電煤中長期合同簽訂工作,強化電煤中長期合同嚴肅性,督促各方落實煤炭保供責任。
《2022-2027年煤電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發展規劃咨詢綜合研究報告》由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本報告對該行業的供需狀況、發展現狀、行業發展變化等進行了分析,重點分析了行業的發展現狀、如何面對行業的發展挑戰、行業的發展建議、行業競爭力,以及行業的投資分析和趨勢預測等等。報告還綜合了行業的整體發展動態,對行業在產品方面提供了參考建議和具體解決辦法。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2-2027年煤電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發展規劃咨詢綜合研究報告
中研普華通過對煤電行業長期跟蹤監測,分析煤電行業需求、供給、經營特性、獲取能力、產業鏈和價值鏈等多方面的內容,整合行業、市場、企業、用戶等多層面數據和信息資源,為客戶提供深度的煤電...
查看詳情
據文化和旅游部1月27日公布2023年春節假期文化和旅游市場情況。經文化和旅游部數據中心測算,今年春節假期全國國內旅3...
空氣凈化器又稱“空氣清潔器”、空氣清新機、凈化器,是指能夠吸附、分解或轉化各種空氣污染物(一般包括PM2.5、粉塵H...
近年來被廣泛應用于各行各業的全自動工業燃燒器,是集燃燒學、流體力學、熱工學、自動檢測技術和程序控制技術等于一體...
面條是中國對世界餐飲文化的重要貢獻,至今已具有四千年歷史,掛面的起源可以追溯至唐代。相對于新鮮面條,掛面具有食...
機械停車行業市場發展現狀據公安部統計,2022年全國機動車保有量達4.17億輛,其中汽車3.19億輛;機動車駕駛人達5.02億...
綠色電力供應不夠穩定是當前全球需要共同面對的難題。國際能源署在9月發布的《可再生能源發電——仍需更多努力》中指2...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