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近日印發2023年數字經濟發展工作方案,方案提出,研究設立支持衛星產業類基金,開展衛星芯片、模組、智能終端等產品研發,推動北斗導航、高分遙感等空間信息技術在應急管理、生態環境、自然資源、智慧農業等重點領域應用,建設一批示范場景
河南出臺數字經濟發展方案
河南近日印發2023年數字經濟發展工作方案,方案提出,研究設立支持衛星產業類基金,開展衛星芯片、模組、智能終端等產品研發,推動北斗導航、高分遙感等空間信息技術在應急管理、生態環境、自然資源、智慧農業等重點領域應用,建設一批示范場景。圍繞材料、裝備、設計、封裝測試等關鍵環節,積極推動新華三數據處理器(DPU)和下一代存儲、比亞迪新材料制造基地等引領性項目落地。
基礎支撐能力不斷優化。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完成年度投資500億元,打造5G精品網絡,5G基站總數突破18萬個,數據中心機架數超9萬架,全省物聯網終端用戶突破1億戶。
核心產業能級持續提升。電子信息制造業營業收入力爭突破8000億元,先進計算、軟件產業規模均超過500億元,新一代人工智能、網絡安全、智能傳感器等產業集群能級顯著提升。
產業數字化轉型深入推進。數字技術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全省工業云平臺應用率達到52%,農業生產信息化發展水平超過30%。
政府數字治理服務效能不斷提高。深化“一件事一次辦”“跨省通辦”,完成30項以上改革事項“一件事一次辦”,新增50項“跨省通辦”事項、200項“全豫通辦”事項,建成一批智慧縣城、數字鄉村試點示范項目。
《工作方案》明確,要加強數字政府建設,加快省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和“豫事辦”(二期)建設,全面實現“平臺之外無審批”,進一步擴大政務服務“跨省通辦”范圍,提升“跨省通辦”服務效能。建設省涉企政策統一發布和精準服務平臺,支撐清單梳理發布、企業信息歸集、政策智能匹配,實現惠企政策“免申即享”。推進電子證照“應制盡制”、互通互認,實現50項高頻電子證照和證明材料辦事“免提交”。
此外,《工作方案》提出,優化數字經濟發展環境,開展數字經濟“十百千”行動——認定“十”家左右省級數字經濟產業園區;推動數字經濟優勢企業加快發展,培育壯大“百”家左右引領型企業;完善全省數字經濟重點項目庫,集中要素資源推動“千”個左右數字經濟項目建設。
據中研普華產業院研究報告《2022-2027年中國數字經濟行業競爭分析與投資預測報告》分析:
國務院印發《“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對“十四五”期間的數字經濟發展作出全面規劃。2021年,中國數字經濟的規模為45.5萬億元,占GDP的比重為39.8%,預測到2025年中國數字經濟的規模將超過60萬億元,占GDP的比重將超過50%,發展前景廣闊。
受疫情影響,實體門店線下業務沖擊較大,零售、餐飲、旅游和物流等行業的中小微企業對于數字化轉型的需求尤為迫切,數字生態對此發揮了積極作用。微信生態提供了大量數字化工具,不斷完善數字化服務能力,使中小微企業可以突破時間和空間限制,將業務從線下轉到線上,穩定業務并開拓更多市場。同時還能協同就業人群,全面提升工作效率和就業質量。
2023中國數字經濟發展趨勢預測
中國重點推進建設的5G網絡、數據中心、工業互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本質上就是圍繞科技新產業的數字經濟基礎設施,數字經濟已成為驅動中國經濟實現又好又快增長的新引擎,數字經濟所催生出的各種新業態,也將成為中國經濟新的重要增長點。
數字經濟的高速發展與地區經濟GDP、頭部企業數、投融資事件、數字經濟核心產業營收規模等息息相關。以北、上、深、蘇、杭為代表的GDP萬億城市,無論從5G建設、產業數字化與數字產業化發展、數字經濟占GDP比重等方面凸顯出發展數字的雄厚基礎和潛力。
現階段,數字化的技術、商品與服務不僅在向傳統產業進行多方向、多層面與多鏈條的加速滲透,即產業數字化;而且在推動諸如互聯網數據中心(Internet Data Center,IDC)建設與服務等數字產業鏈和產業集群的不斷發展壯大,即數字產業化。
從經濟總量來看,2022年前三季度,廣東、江蘇、山東、浙江、河南、四川、福建、湖北、湖南、安徽、上海、河北等12省市GDP超3萬億元。其中,廣東(91723.22億元)、江蘇(88652.7億元)、山東(64409億元)、浙江(55750億元)前三季度GDP超過5萬億元。
數字經濟,作為一個內涵比較寬泛的概念, 凡是直接或間接利用數據來引導資源發揮作用, 推動生產力發展的經濟形態都可以納入其范疇。在技術層面, 包括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區塊鏈、人工智能、5G通信等新興技術。在應用層面,“新零售”、“新制造”等都是其典型代表。
我國數字經濟發展取得新突破。數字經濟規模達到45.5萬億元,較“十三五”初期擴張了一倍多,同比名義增長16.2%,高于GDP 名義增速3.4 個百分點,占GDP 比重達到39.8%。
該行業未被滿足的市場需求和趨勢,形成企業良好的可持續發展優勢,有效規避行業投資風險,更有效率地鞏固或者拓展相應的戰略性目標市場,牢牢把握行業競爭的主動權。更多消息,請關注中研研究院出版的《2022-2027年中國數字經濟行業競爭分析與投資預測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2-2027年中國合同能源管理(EMC)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合同能源管理機制(Energy Performance Contracting,簡稱EPC,國內簡稱EMC)是一種以節省的能源費用來支付節能項目全部成本的節能投資方式。這種節能投資方式允許用戶使用未來的節能收益為工...
查看詳情
溫州部署實施擴大有效投資“百項千億”工程溫州市2023年實施擴大有效投資“百項千億”工程工作部署會30日召開。根據溫...
蘇州:加快推進房屋征收搬遷貨幣化安置 優化商品房價格備案制度蘇州市政府近日印發關于推動經濟運行率先整體好轉的若...
三星電子31日披露初步核實數據,按合并財務報表口徑,2022年全年實現營業利潤43.3766萬億韓元(約合人民幣2375億元)1...
我國燃氣報警器行業發展如何?燃氣報警器由探測器與報警控制主機構成,廣泛應用于石油、燃氣、化工、油庫等存在可燃氣...
我國電磁線行業成長迅速,已成為世界電磁線生產、銷售、使用第一大國和出口基地。目前,我國電磁線行業已經形成了區域...
依托強大的資源優勢,我國具有大量的優質礦產資源,并發展延伸一系列礦產產業鏈。然而礦產并非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尤其...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