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在開源軟件、工業軟件、工業控制硬件、網絡安全技術等工業互聯網核心技術領域創新能力不強,部分企業以“拿來主義”方式集成國外軟硬件和技術而建立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對中國工業企業的典型生產場景“水土不服”,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我國工業互聯網產業發展出現了低水
工業互聯網不但是支撐制造業數字化和智能化轉型的重要新型基礎設施,而且是國家“十四五”規劃明確的七個數字經濟重點產業之一。
《國務院關于深化“互聯網+先進制造業”發展工業互聯網的指導意見》印發以來,我國已初步建立低時延、高可靠、廣覆蓋的工業互聯網基礎設施,基本建成工業互聯網標識解釋體系,逐漸形成了工業互聯網平臺體系和安全保障體系。
據統計,目前我國工業互聯網國家頂級節點日均解釋量達到1.5億次,二級節點覆蓋全國29個省級行政區的34個重點行業,工業互聯網平臺總數超過500個,32個重點平臺的工業設備連接數超過7900萬臺,工業App數量28萬余個。但由于我國在開源軟件、工業軟件、工業控制硬件、網絡安全技術等工業互聯網核心技術領域創新能力不強,部分企業以“拿來主義”方式集成國外軟硬件和技術而建立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對中國工業企業的典型生產場景“水土不服”,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我國工業互聯網產業發展出現了低水平重復建設的苗頭。
新產業不能再走老路子,要堅持系統觀念,通過建立高效的協同創新機制,推動工業互聯網構建、核心技術攻關持續取得突破,以更好服務“工業互聯網+智能制造”產業生態建設,在引領產業數字化和智能化轉型的過程中,實現工業互聯網產業高質量發展。
工業互聯網作為推進新型工業化的關鍵支撐,持續受到中央和各地方政府的高度關注,自2023年1月以來,廣東、重慶、北京等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相繼發布政府工作報告,其中,25個省級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及工業互聯網,22個省級政府工作報告對工業互聯網2023年規模發展做出政策部署。
在頂層設計方面,工信部提出下一步將加快工業互聯網提檔升級,重點是抓好三方面工作。一是打好政策“組合拳”。緊扣發展新形勢新要求,針對產業發展痛點難點,研究出臺一批支持工業互聯網、“5G﹢工業互聯網”發展,助力穩經濟、保安全的新政策舉措。
二是打好技術“攻堅戰”。聚焦持續性真難題和階段性新課題,協同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與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補短板、鍛長板,進一步提升自主可控能力。
三是打好產業“團體賽”。充分調動工業企業、通信企業、設備企業、產業組織、科研院所等各方的積極性,發揮各方優勢,在技術、建設、應用、標準等方面深化合作,營造良好發展生態。
當前,全球工業互聯網正處在產業格局未定的關鍵期和規模化擴張的窗口期,發達國家圍繞核心標準、技術、平臺等加速布局。美、德兩國保持領跑,日本、韓國、法國、印度、巴西等國紛紛加快追趕步伐。
美國將工業互聯網作為先進制造重要基礎,其主導的工業互聯網聯盟,匯聚了38個國家和地區的270家企業,正試圖成為全球工業互聯網發展樞紐。德國將工業互聯網平臺作為工業4.0關鍵支撐,集聚龍頭企業推進標準、開發、試驗等工作,已成為全球工業互聯網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兩大陣營正在加快雙方對接,實現強強聯合。同時,工業互聯網平臺成為全球競爭焦點,呈現井噴式發展,目前已超150個。跨國巨頭積極打造“國際品牌+高端產品+先進平臺”立體新優勢,通用電氣Predix平臺覆蓋風電、航空等領域,集聚2萬開發者,已開發160種APP。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2023-2027年中國工業互聯網行業發展態勢與前景展望研究報告》顯示:
工業物聯網是指將物聯網技術應用于傳統工業生產領域,使工廠能夠實時監控、管理和控制生產過程,實現工廠的智能化和自動化。未來,工業物聯網將繼續發展壯大,不斷改善傳統的生產模式,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為企業帶來新的增值機會。
物聯網是世界信息產業第三次浪潮。當前,全球物物聯網核心技術持續發展,標準體系加快構建,產業體系處于建立和完善過程中。未來幾年,全球物聯網市場規模將出現快速增長。數據顯示,2021年全球物聯網企業級投資規模約為6812.8億美元,有望在2026年增至1.1萬億美元,五年復合增長率(CAGR)為10.8%。據預測,2026年中國物聯網IT支出規模接近2981.2億美元,占全球物聯網總投資的1/4左右,投資規模將領跑全球。
截至2022年底,三家基礎電信企業發展蜂窩物聯網用戶18.45億戶,全年凈增4.47億戶,較移動電話用戶數高1.61億戶,占移動網終端連接數(包括移動電話用戶和蜂窩物聯網終端用戶)的比重達52.3%。在政策、技術推動以及疫情的影響下,服務于公共事業的智慧終端如智能水表、電表、氣表等應用明顯加快,增速達19.2%。5G、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加速萬物互聯進程,未來移動網絡連接的重點將從“人”轉向“物”。
截至2022年底,移動通信基站總數達1083萬個,全年凈增87萬個。我國已經初步形成窄帶物聯網(NB—IoT)、4G和5G多網協同發展的格局,網絡覆蓋能力持續提升。其中,窄帶物聯網規模全球最大,實現了全國主要城市鄉鎮以上區域連續覆蓋。統計顯示,截至2022年底,我國移動網絡的終端連接總數已達35.28億戶,其中代表“物”連接數的移動物聯網終端用戶數較移動電話用戶數高1.61億戶,占移動網終端連接數的比重達52.3%。移動物聯網連接中,應用于公共服務、車聯網、智慧零售、智慧家居等領域的規模較大,分別達4.96億、3.75億、2.5億和1.92億。
目前全球物聯網產值大約15萬億美元左右,其年均增長率接近23%,預計2021年以后這一增速有望達到30%,到2025年,全球物聯網產值將達到30萬億美元的體量。中國是物聯網應用實踐和創新開發最多的國家,中國占到了全球物聯網產值的1/4左右;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在于,中國已完成5G基站超70萬個。
此外,2020年物聯網產生3440億美元的額外收入,同時還會降低1770億美元的經營成本。物聯網和智能設備已經在提高全球主要工廠的性能指標,并將生產率水平提高40-60%。預計“十四五”期間,我國物聯網產業仍然保持高速增長,年均復合增長率約達23%-26%。2021年作為“十四五”的開啟之年,將迎來發展新時期。
《2023-2027年中國工業互聯網行業發展態勢與前景展望研究報告》由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本報告對該行業的供需狀況、發展現狀、行業發展變化等進行了分析,重點分析了行業的發展現狀、如何面對行業的發展挑戰、行業的發展建議、行業競爭力,以及行業的投資分析和趨勢預測等等。報告還綜合了行業的整體發展動態,對行業在產品方面提供了參考建議和具體解決辦法。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7年中國工業互聯網行業發展態勢與前景展望研究報告
工業互聯網是新一代網絡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的產物,是實現產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的重要基礎設施,通過人、機、物的全面互聯,全要素、全產業鏈、全價值鏈的全面鏈接,推動形成全...
查看詳情
休閑食品(leisure food)其實也是快速消費品的一類,是在人們閑暇、休息時所吃的食品。最貼切的解釋是吃得玩的食品2...
深水魚的棲息地是世界上極為特殊的。由于深海中的競爭不如岸邊或淺海中那麼激烈,使許多原始類群得以存活至今。最重要...
AI安全行業發展趨勢及市場現狀如何?AI已成為后疫情時代的重要創新方向之一,長期看ai安全市場規模空間廣闊。根據報告a...
一、網絡安全概述網絡安全是指信息系統(包括硬件、軟件、基礎設施等)中的數據受到保護,不會由于偶然的或者惡意的原...
精煉銅產業投資態勢如何?銅作為重要的有色金屬之一,其用途非常廣泛。隨著經濟復蘇,各行各業的用銅需求也越來越大。...
全球酵母消費市場增長不平衡,歐美及大洋洲活性酵母應用成熟,存量大但增量小,市場增長潛力有限,而酵母衍生品需求潛...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