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似乎不想玩虛的了。“百億補貼”直接升級,在京東App內擁有一級入口,而且此次“百億補貼”將覆蓋全品類,并不只局限于3C等京東傳統優勢品類,自營和POP商家都將參與其中。
電商平臺又卷起來了。這兩天,有消息稱,京東版“百億補貼”即將上線,直接對標拼多多“百億補貼”,一時間引發熱議。
這些年,“百億補貼”已經成了電商平臺常用的一招。最早從拼多多開始,后來天貓聚劃算、京東、蘇寧也都參與進來,不過后來者大多“雷聲大雨點小”。以京東為例,“百億補貼”的頻道隱藏在京東秒殺里,多少有點“一般人我不告訴他”的勁頭。
但這次,京東似乎不想玩虛的了。“百億補貼”直接升級,在京東App內擁有一級入口,而且此次“百億補貼”將覆蓋全品類,并不只局限于3C等京東傳統優勢品類,自營和POP商家都將參與其中。
換句話說,京東的百億補貼要向拼多多這個“老師傅”無限靠近。
另外,日前京東商家中心也宣布了一份《京東開放平臺“買貴雙倍賠”服務規則》。這份“低價保障”明確規定:消費者購買標有此服務標識的商品后,若其訂單實付金額高于特定平臺上同款商品的價格,可在下單當天23:59:59之前憑有效憑證申請與訂單實付金額雙倍差額的補償。
2019年年中的“618大促”,拼多多首次啟動了“百億補貼”,做法也很簡單粗暴,商家做一部分讓利,平臺再補貼一部分。從那年開始,大量一二線網友卸下矜持,投奔了拼多多的懷抱,買的還是像蘋果手機這樣的高端3C產品。
數據的表現更加直白,2019年第三、第四季度,也就是百億補貼推出后的兩個季度,拼多多實現了活躍用戶凈增超1億的成績。而且這1億,大多數是一二線的高端用戶。可以說借助這一手段,拼多多完成了兩件大事:GMV破萬億,以及用戶數破6億。
阿里巴巴海外電商增速強勁
2月23日晚,阿里巴巴集團公布2023財年第三季度(自然年2022年第四季度)業績。該季度收入同比增長2%至2477.56億元,經調整EBITA同比增長16%,非美國公認會計準則下凈利潤同比增長12%。
總體來看,第三財季阿里的海外電商數字商業板塊、菜鳥以及本地生活板塊的收入增長,抵消了核心電商業務中國數字商業板塊的收入下降。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去年10至12月國內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增速依次為-0.5%、-5.9%、-1.8%。受消費疲軟和疫情等因素影響,淘寶天貓等消費業務短期承壓。
具體到業務層面,該季度阿里中國數字商業板塊實現收入1699.86億元,同比下降1%。淘寶天貓線上實物GMV(剔除未支付訂單)同比單位數下降。阿里在財報中解釋稱,主要下降原因包括時尚、配飾類目的需求疲軟,但醫療保健、寵物護理和生鮮產品的增長以及消費電子類目的降幅減小,部分抵消了GMV的下降。
阿里最為核心的“客戶管理”收入在本季度僅為913.44億元,同比上一年的1000.89億元直接減少了9%,即87.45億元。
中國核心商業板塊中,直營業務10%的幅度增長支撐了板塊收入的穩定。在第三季度國內疫情反復的情況下,依靠強履約服務,阿里巴巴第三財季自營和其他收入同比增長10%,其中盒馬和阿里健康為主要驅動力。盒馬季度內實現雙位數同店銷售增長,并同比大幅減少了虧損。
截至去年12月31日,在淘寶和天貓消費超過1萬元的消費者數維持在約1.24億,并有98%的留存率。
第三財季,在淘寶和淘特上M2C商品產生的支付GMV同比增長超過35%,淘菜菜繼續推動雜貨和生鮮產品的品類滲透。此外,淘特和淘菜菜通過優化用戶獲取和提高整體運營效率,繼續減少虧損。
海外電商業務率先迎來復蘇周期。受雙11、世界杯、黑色星期五等多重海外消費旺季疊加因素帶動,第三財季阿里海外數字商業板塊實現收入194.65億元,同比增長幅度達到18%。
得益于土耳其電商Trendyol的增長,帶動了阿里國際零售業務整體訂單量同比增長3%、收入同比增長26%。此外,本季度Lazada、速賣通、Trendyol和Daraz訂單同比增長3%,Lazada在東南亞的訂單增長正在恢復,實現同比小幅回升。
在菜鳥的支持下,速賣通在海外持續改善跨境配送交付時效,菜鳥有5個新海外分揀中心投入服務,總數增至15個。去年12月,阿里在西班牙上線了新電商平臺Miravia,速賣通還上線了“全托管”新業務。
本地生活服務板塊在第三財季實現收入131.64億元,同比增長6%。其中,餓了么持續實現正GMV增長、每筆訂單的單位經濟效益持續為正數,阿里本地生活服務的虧損也在加速收窄,同比上一年度同期,板塊虧損大幅縮減近4成。疫情期間不斷上升的雜貨和藥物需求,讓餓了么非餐訂單實現強勁增長,帶動了整體平均訂單金額上升。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2023-2028年版電子商務產業政府戰略管理與區域發展戰略研究咨詢報告》顯示:
2022年全國網上零售額13.79萬億元,同比增長4%。其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11.96萬億元,同比增長6.2%。
2022年1-12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39733億元,同比下降0.2%。其中,除汽車以外的消費品零售額393961億元,下降0.4%。按經營單位所在地分,2022年城鎮消費品零售額380448億元,比上年下降0.3%;鄉村消費品零售額59285億元,與上年基本持平。按消費類型分,2022年商品零售395792億元,比上年增長0.5%;餐飲收入43941億元,比上年下降6.3%。
去年全國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4%
2022年,我國網絡零售市場總體穩步增長。2022年全國網上零售額13.79萬億元,同比增長4%。其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11.96萬億元,同比增長6.2%,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27.2%。
數據來源:國家按統計局
商務大數據對重點電商平臺監測顯示,2022年網絡零售市場部分商品品類銷售實現兩位數增長。在18類監測商品中,8類商品銷售額增速超過兩位數。其中,金銀珠寶、煙酒同比分別增長27.3%和19.1%。
從地區來看,東北和中部地區網絡零售增速較快。2022年,東北和中部地區網絡零售額同比分別增長13.2%和8.7%,比全國增速分別高出9.2和4.7個百分點。東部和西部地區網絡零售額同比分別增長3.8%和3%。
過去一年,電商新業態新模式彰顯活力。重點監測電商平臺累計直播場次超1.2億場,累計觀看超1.1萬億人次,直播商品超9500萬個,活躍主播近110萬人。即時零售滲透的行業和品類持續擴大,覆蓋更多應用場景,加速萬物到家。
同時,農產品網絡零售增勢較好。全國農村網絡零售額達2.17萬億元,同比增長3.6%。其中,農村實物商品網絡零售額1.99萬億元,同比增長4.9%。全國農產品網絡零售額5313.8億元,同比增長9.2%,增速較2021年提升6.4個百分點。
《2023-2028年版電子商務產業政府戰略管理與區域發展戰略研究咨詢報告》由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本報告對該行業的供需狀況、發展現狀、行業發展變化等進行了分析,重點分析了行業的發展現狀、如何面對行業的發展挑戰、行業的發展建議、行業競爭力,以及行業的投資分析和趨勢預測等等。報告還綜合了行業的整體發展動態,對行業在產品方面提供了參考建議和具體解決辦法。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版電子商務產業政府戰略管理與區域發展戰略研究咨詢報告
區域產業規劃是地方經濟發展戰略的核心內容,是各級政府部門發展相關產業的“路線圖”,對于區域發展規劃來說,就相當于一張藍圖對一個建筑物的重要性,有了這張“藍圖”,區域才能在有規劃有計...
查看詳情
滑雪行業市場現狀發展如何?滑雪運動是運動員把滑雪板裝在靴底上在雪地上進行速度、跳躍和滑降的競賽運動。該運動主要2...
低聚糖行業現狀如何?低聚糖又名寡糖( oligosaccharide)或少糖類,是一種新型功能性糖源,低聚糖集營養、保健、食療...
光觸媒的概念光觸媒也叫光催化劑,是一種以納米級二氧化鈦為代表的具有光催化功能的半導體材料的總稱。具有代表性的光...
微波組件包括微波器件,又叫射頻器件,比如濾波器、混頻器等等;也包括由微波電路、分立的微波器件共同組成的多功能組...
工業大麻是指四氫大麻酚含量低于0.3%(干物質重量百分比)的大麻屬原植物及其提取產品。CBD,英文全稱為Cannabidiol8...
寵物用品有狗類附屬用品;貓類附屬用品;貓、狗潔凈用品;其他小動物附屬用品;兩棲類動物,昆蟲如螞蟻和鞘翅目、蛛型...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