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年煤炭市場整體來看,2023年我國煤炭市場將呈現供需雙旺態勢,煤價有望維持在一個較高的位置,與去年的價格中樞持平。
前兩月中國進口煤炭6064萬噸
1-2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主要能源產品生產均保持同比增長。與上年12月份比,原煤、天然氣生產增速加快,原油、電力生產有所放緩。
原煤生產較快增長,進口大幅回升。1-2月份,生產原煤7.3億噸,同比增長5.8%,增速比上年12月份加快3.4個百分點,日均產量1244萬噸。進口煤炭6064萬噸,同比增長70.8%,上年12月份為下降0.1%。
電力生產增速放緩。1-2月份,發電13497億千瓦時,同比增長0.7%,增速比上年12月份放緩2.3個百分點,日均發電228.8億千瓦時。
分品種看,1-2月份,火電、水電由增轉降,核電增速放緩,風電、太陽能發電增速加快。其中,火電同比下降2.3%,水電下降3.4%,核電增長4.3%,風電增長30.2%,太陽能發電增長9.3%。
據煤炭資源網數據,截至3月10日,秦皇島港5500大卡動力煤價格報1133元/噸。從今年煤炭市場整體來看,2023年我國煤炭市場將呈現供需雙旺態勢,煤價有望維持在一個較高的位置,與去年的價格中樞持平。
供應方面,從國家煤炭產能規劃來看,2022年,我國計劃完成3億噸的煤炭產能增加,部分產能釋放將在今年實現。此外,山西、內蒙古等煤炭主產地今年也有進一步的增產計劃。疊加澳大利亞煤炭進口補充,今年我國煤炭整體供應將在去年的基礎上進一步增加,延續能源保供下的增長態勢。
需求方面,煤炭需求55%來源于火力發電,也就是取決于總發電量的需求,而總發電量需求與GDP(國內生產總值)正相關。
加快布局和釋放煤炭優質產能
5日提請審議的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加強重要能源、礦產資源國內勘探開發和增儲上產。推進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和技術研發,加快建設新型能源體系。
我國煤炭產業鏈供應鏈還面臨煤炭產能總體規劃和統籌配置有待加強,優質產能接續項目審批流程多、歷時長、進展慢等問題。
劉國躍表示,能源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之大者”。他建議,堅定發揮好煤炭主體能源作用。立足我國能源資源稟賦,總結能源保供實踐經驗,強化底線思維和極限思維,以煤炭為錨,做好保供穩價和能源安全,持續穩定煤炭生產供應,做好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加強產供儲銷體系建設,保障進口多元穩定,引導煤炭價格運行在合理區間,以煤價穩促電價穩,加快支撐性調節電源建設,提升能源安全供應水平,盯緊重點地區、重點時段用能需求,多能互補,切實穩住能源大盤。
同時,加快布局和釋放煤炭優質產能。堅持全國一盤棋,充分發揮資源儲備“穩定器”和“蓄水池”作用。完善煤炭產能規劃和區域發展職能定位,完善礦業權出讓管理法規,實現各類投資主體公平競爭。新增資源優先向安全生產效率高、綜合協同好的煤炭企業傾斜。
在保障能源安全穩定供應前提下,發揮好煤電的兜底保障作用和系統調節作用,落實兩個聯營協同發展機制,支持清潔能源規模化發展和高效供給消納,大力推進“沙戈荒”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建設,促進煤炭和新能源優化組合,加強多能互補集成優化,實現傳統能源和新能源互為支撐、有序替代,協同建設新型能源體系。
煤炭上市公司估值提升可期
各大煤炭集團未上市煤炭資產豐富,資產注入空間大。
國家能源集團、中煤能源集團、山東能源集團、山西焦煤集團、晉能控股煤炭集團、皖北煤電集團、潞安化工集團的未上市煤炭權益產能分別為17,747、3,581、15,892、6,505、32,186、1,010、3,161萬噸/年,測算集團未上市煤炭權益產能占旗下煤炭上市公司(中國神華、中煤能源、兗礦能源、山西焦煤、晉控煤業(601001)、恒源煤電、潞安環能)產能比例分別為59%、22%、128%、154%、977%、92%、70%。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2023-2028年國內煤炭行業發展趨勢及發展策略研究報告》顯示:
進一步深化國企改革,央國企資產證券化進程有望加速。
2月23日國資委出席新聞發布會表示“乘勢而上實施新一輪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完善中國特色國有企業現代公司治理,健全有利于國有企業科技創新的體制機制。推進戰略性重組和專業化整合,強化和各類所有制企業合作,積極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
新一輪國企改革深化行動下,央國企優質資產證券化進程有望加速,優質資產的注入不僅讓央國企上市公司更有競爭力,也有利于提高資本市場信心,構建“中國特色估值體系”。
再提“中國特色估值體系”,央國企煤炭上市公司估值有望提升。
1)2022年11月21日,在2022金融街論壇年會上,證監會主席易會滿提出要深入研究成熟市場估值理論的適用場景,把握好不同類型上市公司的估值邏輯,探索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估值體系,促進市場資源配置功能更好發揮;
2)2023年2月2日,證監會召開2023年系統工作會議,再次提出要推動各相關方加強研究和成果運用,逐步完善適應不同類型企業的估值定價邏輯和具有中國特色的估值體系,更好發揮資本市場的資源配置功能。
央國企煤炭上市公司社會價值凸顯、股東價值顯著,估值歷史低位。
露天礦山安全生產專項整治
國家礦山安監局日前下發《關于開展露天礦山安全生產專項整治的通知》,從3月啟動對所有正常生產建設和2023年內復產的露天礦山開展安全生產專項整治工作,截至今年年底。
此前,內蒙古、山西、山東、陜西、甘肅等煤炭主產地也已經開始部署針對煤礦安全生產的全面排查整治,且重點提到了對于露天煤礦邊坡角設計是否存在安全隱患進行檢查。
據內蒙古自治區披露的煤礦產能數據,內蒙古露天煤礦幾乎一半為民營,部分民營煤礦存在超產情況,受此次煤礦安全生產檢查影響,煤炭超產產量將被限制,保守估計到3月底將影響內蒙古當地2500萬噸的煤炭產量。
內蒙古自治區能源局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1月,內蒙古自治區生產煤礦合計產能99535萬噸/年,煤礦共計344座,其中露天煤礦產產能46785萬噸/年,占比47%;在建煤礦47座,合計產能15600萬噸/年,其中露天礦產能9630萬噸,占比61.7%。
露天煤礦是指由于地理變化沉積在地表或淺層的煤炭層,可以通過直接露天采掘煤礦。薛陽表示,露天煤礦煤層深度一般在10米以內,開采過程中需要將表面的土方剝離后再繼續往下挖,然后再剝離土方再挖煤,形成的坑口就像倒立的瑪雅金字塔。
2月,內蒙古自治區一露天煤礦發生坍塌。據悉,上述涉事煤企內蒙古新井煤業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經營范圍包括煤炭的生產及銷售,煤礦機械設備及配件銷售。該公司煤礦年產能90萬噸,主要為露天煤礦,目前已全部停產。
《2023-2028年國內煤炭行業發展趨勢及發展策略研究報告》由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本報告對該行業的供需狀況、發展現狀、行業發展變化等進行了分析,重點分析了行業的發展現狀、如何面對行業的發展挑戰、行業的發展建議、行業競爭力,以及行業的投資分析和趨勢預測等等。報告還綜合了行業的整體發展動態,對行業在產品方面提供了參考建議和具體解決辦法。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國內煤炭行業發展趨勢及發展策略研究報告
煤炭行業研究報告主要分析了煤炭行業的市場規模、煤炭市場供需求狀況、煤炭市場競爭狀況和煤炭主要企業經營情況、煤炭市場主要企業的市場占有率,同時對煤炭行業的未來發展做出科學的預測。中研...
查看詳情
商業綜合體即購物中心,源自“城市綜合體”的概念,但是兩者有著明顯區別。商業綜合體,是將城市中商業、辦公、居住、...
固態電池是一種電池科技。與現今普遍使用的鋰離子電池和鋰離子聚合物電池不同的是,固態電池是一種使用固體電極和固體...
真空排水,是一種先進的污水收集方式,是對重力流污水收集方式的一種有益補充。真空排水行業市場規模 真空排水行業發...
智能制造裝備是具有感知、分析、推理、決策、控制功能的制造裝備,它是先進制造技術、信息技術和智能技術的集成和深度...
氫氧化鋰是一種無機化合物,化學式為LiOH,為白色結晶性粉末,溶于水,微溶于乙醇,具有強堿性。主要用于制備鋰鹽及鋰...
汽車節油器行業市場投資機會在哪?中研普華的整份研究報告向您詳盡描述您所處的行業形勢,為您提供詳盡的內容。中研普1...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