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國發電裝機容量將達25.5億千瓦,2025年將達28億千瓦時。近年來,中國電力行業迅速發展,行業規模大幅增長,在5G、物聯網等高新技術的影響下,中國電力行業進入了轉型升級的新時期。
智能電網,屬于電力設備的主要設備,隨著綠色電力和風光儲能等行業的高速發展,智能電網作為電流的載體,用電的設備越來越多,智能電網的升級和擴產的需要就越大,成長空間也就越大。
能源基礎設施數字化智能化水平持續提升,智能電網加快建設,2021年配電自動化覆蓋率超過90%;智能化煤礦建設加速,已建成800余個智能化采掘工作面;建成多個5G+智慧火電廠,生產物聯網系統覆蓋眾多油氣田;新型儲能多元化快速發展,規模超過400萬千瓦。
“十四五”將重點推動大容量、高效率、低成本清潔能源開發,推 動特高壓技術、長距離大容量海底電纜技術、先進儲能技術等研發和 應用,加速大電網運行控制與信息技術耦合,提升電網信息化水平。 國家打造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推送電網發展提速。“以新 能源為主體”的特征在于新能源將占據主導地位,成為主要的能源形 式;“新型電力系統”的特征包含數字化、多能協同互補、源網荷儲互 動、用能需求智控等特點。
新型電力系統是在堅強智能電網的基礎上 通過廣泛互聯互通,推動電網向能源互聯網演進,通過現代數字技術 與傳統電力技術的深度融合,提高電力系統發輸變配等各領域、各環 節整體智能化、互動化水平。虛擬電廠、抽水蓄能電站、多種形式的 新型儲能、電力輔助服務等將讓電力調度和源網荷儲互動更加靈活智 能,安全智能可控的技術手段成為交流電網與直流電網、電網和電源 協調發展關鍵保障。
2023中國電力行業轉型升級趨勢
國務院及有關政府部門已經發布了部分“十四五”能源及電力發展目標、“互聯網+”智慧能源行動計劃等,也出臺了智能電網發展指導意見、配電網改造規劃等。中國經濟發展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經濟韌性好、潛力足、回旋余地大的基本特征沒有變,持續增長的良好支撐基礎和條件沒有變,經濟結構調整優化的前進態勢沒有變。
2023年中國發電裝機容量將達25.5億千瓦,2025年將達28億千瓦時。近年來,中國電力行業迅速發展,行業規模大幅增長,在5G、物聯網等高新技術的影響下,中國電力行業進入了轉型升級的新時期。
隨著中國電力快速發展和持續轉型升級,大電網不斷延伸,電壓等級不斷提高,大容量高參數發電機組不斷增多,新能源發電大規模集中并網,電力系統形態及運行特性日趨復雜,特別是信息技術等新技術應用帶來的非傳統隱患增多,對系統支撐能力、轉移能力、調節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給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行帶來了嚴峻考驗。同時電力行業能源結構不斷變化,同時對環境保護要求日趨提升,行業核心業務的可靠性、安全性和可用性面臨挑戰,因此電力行業將數據管理能力與業務結合,實現數字化轉型升級已是必然趨勢。
2022年,全社會用電量86372億千瓦時,同比增長3.6%。分產業看,第一產業用電量114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0.4%;第二產業用電量57001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2%;第三產業用電量14859億千瓦時,同比增長4.4%;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1336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3.8%。截至2022年12月底,全國累計發電裝機容量約25.6億千瓦,同比增長7.8%。2022年,全國可再生能源總裝機超過12億千瓦,水電、風電、太陽能發電、生物質發電裝機均居世界首位。其中,風電裝機容量約3.7億千瓦,同比增長11.2%;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約3.9億千瓦,同比增長28.1%。
2022年,電網工程建設投資完成5012億元,同比增長2.0%。全國主要發電企業電源工程建設投資完成7208億元,同比增長22.8%。其中,水電863億元,同比下降26.5%;火電909億元,同比增長28.4%;核電677億元,同比增長25.7%。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2023-2028年中國智能電網建設行業深度調研與發展趨勢預測研究報告》顯示:
中國各地新能源產業多元化發展趨勢,傳統的風電、光伏基地地區積極布局儲能、氫能等產業,構建多能互補的產業格局。水電建設總體規模不大,主要集中在抽水蓄能電站,各地電網建設迎來新一輪熱潮。中國電力發展已進入轉方式、調結構、換動力的關鍵時期,目前電力行業仍面臨以下挑戰:雖然電力改革全面推進、成效顯著,但接下來的電力改革將逐步進入攻堅克難、啃硬骨頭的深水區。
隨著中國電力快速發展和持續轉型升級,大電網不斷延伸,電壓等級不斷提高,大容量高參數發電機組不斷增多,新能源發電大規模集中并網,電力系統形態及運行特性日趨復雜,特別是信息技術等新技術應用帶來的非傳統隱患增多,對系統支撐能力、轉移能力、調節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給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行帶來了嚴峻考驗。
新能源消納電力行業建設與發展戰略
全國新能源消納監測預警中心數據顯示,2022年,棄風最嚴重的蒙東地區風電利用率僅為90%,棄光最嚴重的西藏光伏利用率僅為80%,隨著新能源電站裝機規??焖偬岣?,棄風棄光有卷土重來之勢。業內人士指出,“十四五”期間,新能源將實現躍升式發展,對電力通道的考驗還在后邊。
從國網特高壓直流的建設周期看,一般項目基本在 1.5-2 年左右時間,因此要在2025年年底前建成投運,特高壓直流項目今年就將有望迎來集中核準招標。
而從目前各條直流線路的實際進展來看,金上-湖北工程于去年四季度環評獲批,目前已實現核準招標開工。隴東-山東、哈密-重慶、寧夏-湖南等2022年上半年已開展可研工作,預計也將在今年上半年核準招標開工。這一進度也從相關上市公司公告中得以驗證。根據永福股份(300712.SZ)近日公告,公司于去年7月中標哈密-重慶特高壓直流工程線路可研及勘察設計項目,今年1月、3月已相繼簽署合同啟動。行業人士透露,剩余在論證線路中部分線路也將可能在 2023 年下半年就陸續實現核準招標開工。
風光核三年內或成全球新增發電“主力”
IEA在《報告》中指出,2022年,全球天然氣和煤炭等能源大宗商品價格飆升,導致發電成本大幅上升,引發多國經濟通脹率迅速上升。經濟增速的放緩和電價走高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部分地區的電力需求增長,但整體上看,全球電力需求仍較為堅韌,電力需求總量較2021年增長了2%,僅略低于疫情前五年的平均漲幅。
從用電領域來看,交通和供熱領域的電力需求增長最為明顯。2022年,這兩大領域的電氣化有所加速,由此推高全球電力需求。數據顯示,2022年,全球電動汽車和熱泵銷量都突破了歷史最高紀錄。
從用電地區來看,電力需求增速區域性差異明顯。中國、印度、美國等國電力需求較為穩健。數據顯示,受夏季極端天氣以及經濟因素影響,2022年印度電力需求漲幅達到8.4%;同樣受天氣因素影響,美國電力需求也出現了2.6%的小幅上漲。但與此同時,能源危機影響下的歐洲電力需求卻受到沖擊。2022年,歐盟電力消費量同比下降3.5%,創下自2009年經濟危機以來的第二大降幅,僅次于2020年。有分析指出,歐盟用電需求下降的主要原因正是不斷走高的化石燃料價格,打擊了歐洲各國的用電需求。
亞洲國家將主導電力增長
從消費側來看,IEA預計,未來三年內,亞洲國家將是推動全球電力需求增長的主要動力,全球電力需求超過70%的增量都將來自于亞洲國家。
在發電側,根據IEA的預測,在2023年至2025年期間,可再生能源和核能將成為全球新增發電量的“主力”,低碳能源發電裝機的增長量將滿足超過的90%電力需求增長。其中,中國將對全球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增長起到支撐作用,未來三年內,全球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增量中預計有超過45%都將來自于中國。另外,歐盟國家可再生能源電力增速也較為樂觀,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增量將占到全球的15%左右。
與此同時,核能發電的增長也將頗為可觀。IEA指出,在維護能源安全以及二氧化碳減排的雙重要求下,此前對于核電爭議頗多的美國和歐盟目前也開始重新審視核電,可能會在未來能源體系中納入核能。同時,法國、韓國、日本等國一直以來都在大力發展核電,2023年至2025年期間,預計這些國家的核能發電增量將占到全球總增量的一半以上。綜合來看,未來三年里,全球核能發電量每年增速有望達到4%,高出疫情前五年的平均水平。
《2023-2028年中國智能電網建設行業深度調研與發展趨勢預測研究報告》由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本報告對該行業的供需狀況、發展現狀、行業發展變化等進行了分析,重點分析了行業的發展現狀、如何面對行業的發展挑戰、行業的發展建議、行業競爭力,以及行業的投資分析和趨勢預測等等。報告還綜合了行業的整體發展動態,對行業在產品方面提供了參考建議和具體解決辦法。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中國智能電網建設行業深度調研與發展趨勢預測研究報告
中研普華通過對智能電網建設行業長期跟蹤監測,分析智能電網建設行業需求、供給、經營特性、獲取能力、產業鏈和價值鏈等多方面的內容,整合行業、市場、企業、用戶等多層面數據和信息資源,為客...
查看詳情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數字經濟是熱門議題之一,而新基建是夯實數字經濟的基石。此前,中國數字經濟創新發展大會召開,不僅...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去年基礎設施投資增速(不含電力)增速為9.4%,相比上年同期上行了9個百分點,創出2018年的新高...
航空生物燃油一般指生物航空燃油,是利用地溝油等提煉的生物燃油,飛行過程中動力很足,與使用傳統航空燃料沒有區別,...
赤蘚糖醇,是一種填充型甜味劑,是四碳糖醇??捎善咸烟前l酵制得,為白色結晶粉末,具有爽口的甜味,不易吸收,高溫時...
電子簽名軟件支持在MS Office、Web網頁、Form表單、PDF文檔、CAD圖紙簽章和自主AIP版式文件系統中實現數字簽名、電子...
輕工,一般指輕工業。輕工業主要是指生產消費資料的工業,輕工業與重工業相對,也互有交叉。輕工業與人民日常生活息息...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