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次全國職工隊伍狀況調查已于近期結束,調查表明,目前全國職工總數4.02億人左右,新就業形態勞動者8400萬人,農民工2.93億人;職工平均年齡38.3歲、平均受教育年限13.8年。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也是經濟發展最基本的支撐。“十四五”時期,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是推動高質量發展、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內在要求。2021年,國務院、人社部等多部門印發政策意見,強化就業優先導向的宏觀調控,指出要深入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全面強化就業優先政策,堅持經濟發展就業導向,擴大就業容量,提升就業質量,促進充分就業,緩解結構性就業矛盾,防范化解失業風險,努力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
新就業形態勞動者主要是貨車司機、網約車司機、快遞員、外賣配送員等群體,以男性青壯年為主,農業戶籍人員比例較高。產業工人平均年齡38.29歲,農業戶籍占52.1%,平均受教育年限13.16年,第三產業的產業工人比例在增長,77.6%的產業工人集中在制造業和建筑業。
全國新就業形態勞動者達8400萬人
第九次全國職工隊伍狀況調查已于近期結束,調查表明,目前全國職工總數4.02億人左右,新就業形態勞動者8400萬人,農民工2.93億人;職工平均年齡38.3歲、平均受教育年限13.8年。
職工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技術技能素質顯著提升。第三產業職工平均受教育年限為14.5年,高于第一產業職工的12.5年和第二產業職工的13.0年。專業技術人員隊伍年齡主要處于30—50歲之間,集中在教育、制造、衛生和社會工作等行業。
職工更加注重自身和長遠發展,更加期望工會組織能夠發揮更大作用。95.3%的職工有興趣學習新的職業技能或知識,這一比例在18—40歲職工和大學本科以上學歷職工中表現尤為突出。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9-2025年中國公共就業服務行業投資規劃分析及前景預測咨詢報告》顯示:
公共就業服務(PES)指政府組織建立的以促進就業為目的的公共制度。我國《勞動力市場管理規定》中對公共就業服務的界定:本規定所稱公共就業服務,是指由各級勞動保障部門提供的公益性就業服務,包括職業介紹、職業指導、就業訓練、社區就業崗位開發服務和其他服務內容。
勞動年齡內、有勞動能力、有就業要求的勞動者,各類企業、個體經濟組織、民辦非企業單位等組織、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以及創業實體,可向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機構咨詢了解人力資源市場崗位供求信息,申請職業指導、招聘用工等服務。
從行業需求看,與去年同期相比,制造業、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建筑業等第二產業用工需求有所增長;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文化體育和娛樂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等第三產業用人需求有所增長。與上季度相比,采礦業、制造業、建筑業等第二產業用工需求有所減少;第三產業各行業用人需求均有所減少。
從行業需求看,87.5%的用人需求集中在制造業(38.7%)、批發和零售業(9.7%)、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9.2%)、住宿和餐飲業(8.1%)、建筑業(5.4%)、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4.8%)、租賃和商務服務業(4.6%)、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3.9%)、房地產業(3.1%)等行業。
根據“七普”數據,我國勞動年齡人口(15-59歲)為8.9億人,占總人口比重為63.35%,相較于“六普”,勞動年齡人口減少了4500萬人,比重也下降了6.79個百分點,我國的人口紅利優勢正逐漸削弱;與此形成對比的是我國不斷提升的人力資本,2020年每十萬人中擁有大專及以上學歷、高中和中專學歷的人口數量分別達到15467人和15088人,受教育程度的明顯提高,表明我國正逐步向人才紅利型社會轉型。
這10年,中國特色積極就業政策體系不斷豐富發展,就業促進機制持續健全完善,勞動者自主就業、市場調節就業、政府促進就業和鼓勵創業的工作格局全面形成,在14億多人口的發展中大國實現了比較充分的就業。城鎮就業規模顯著擴大,城鎮新增就業人數年均1300萬人。高校畢業生、農民工、就業困難人員等重點群體就業平穩,脫貧勞動力外出務工規模保持在3000萬人以上。就業結構不斷優化,城鄉就業格局發生歷史性轉變,城鎮就業人員占比超過六成,第三產業從業人員占比上升到48%。
“十四五”促進就業規劃指出:持續加強統一規范的人力資源市場體系建設,著力打造覆蓋全民、貫穿全程、輻射全域、便捷高效的全方位公共就業服務體系,提升勞動力市場供需匹配效率。規劃目標正初步變為現實,就業服務平臺和數據發揮較大支撐作用。
在《人力資源市場暫行條例》的規范引導下,經營性就業服務平臺加快發展,創新開展培訓、測評、職業指導、勞務派遣、崗位外包、靈活用工等服務。特別是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下,網上就業服務發揮出越來越大作用。據調查,2021年中國網絡招聘市場規模為160億,這一數據較2020年增長了約48.2%,為近5年同比增長率最高的一年。未來三年網絡招聘行業市場仍將保持高速增長。
深圳市人社局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初,深圳已建成150個“南粵家政”基層服務站,實現了街道全覆蓋。轄區居民可根據需求,通過街道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實現“家門口”就業。預計到2025年底,深圳將基本建成覆蓋全民、貫穿全程、輻射全域的全方位公共就業服務體系,深圳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得到進一步完善。
更多行業詳情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9-2025年中國公共就業服務行業投資規劃分析及前景預測咨詢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水晶首飾行業風險投資態勢及投融資策略指引報告
風險投資是在創業企業發展初期投入風險資本,待其發育相對成熟后,通過市場退出機制將所投入的資本由股權形態轉化為資金形態,以收回投資,取得高額風險收益。全球風險資本市場已進入新一輪快速...
查看詳情
雞養殖行業市場投資情況?蛋雞養殖業,是一個以縱向血緣關系為紐帶的多元的代際畜禽產業,它從原種雞、曾祖代蛋種雞、9...
新型城鎮化是以城鄉統籌、城鄉一體、產城互動、節約集約、生態宜居、和諧發展為基本特征的城鎮化。新型城鎮化不片面追...
2023高級會所行業現狀與市場發展前景趨勢分析高級會所行業現狀及高級會所行業前景如何?高級會所是集休閑娛樂、文化交2...
太陽能光伏行業市場如何 預計2023年全球太陽能光伏 (PV) 市場規模分析太陽能光伏行業市場,全球太陽能光伏 (PV...
從市場供給角度來看,隨著2019年網絡動漫上線新規的實施起,我國的線上網絡動漫審核數量呈現出一個“快速上升”的趨勢...
隨著經濟的發展,居民生活水平整體提升,物質豐裕的時代,食品飲料的消費早已超過了滿足基礎生理需求的功能。吃得好,...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