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精特新”企業數量最多的十個城市分別為北京、上海、寧波、深圳、天津、重慶、成都、青島、東莞、廈門。“專精特新”企業數量也與GDP呈現正相關態勢,“專精特新”企業集聚的TOP10城市,超過一半位于東部沿海地區。
近年來,我國中小企業發展取得顯著成效,已累計培育8997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6萬多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工業和信息化部負責人此前表示,力爭到2023年底,全國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超過8萬家、“小巨人”企業超過1萬家。工信部部長金壯龍表示,力爭今年全國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數量超過8萬家。加強政策引導和資源統籌,計劃培育100個左右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發揮大企業引領帶動作用,促進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今年我們將舉辦第二屆全國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大會,為中小企業交流合作搭建平臺。
一個全新的“專精特新”時代正洶涌而來。據統計,各省、市、區公示的第四批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名單達到4357家,加上此前三批獲批的4700多家,總計已超過9000家,無疑成為當今經濟備受矚目的發展力量。我國多樣性、差異化的經濟生態,孕育出的各展其能、充滿活力的中小企業,是我國經濟韌性的重要保障。其中,“專精特新”企業更是中小企業群體的領頭羊,為我國企業創新轉型發揮了示范引領作用,是國家強鏈補鏈的生力軍,推動我國從制造大國走向制造強國建設的重要力量。
據工信部副部長徐曉蘭介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中超六成屬于工業的基礎領域,超七成是深耕行業十年以上,超八成進入了戰略性新興產業鏈,超九成是國內外知名的大企業的配套專家。扎實的企業實力與底蘊讓“專精特新”企業在經濟恢復之際展現出強勁的動力。工信部數據顯示,1至5月份,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營業收入利潤率10.8%,比規模以上中小企業高5.2個百分點。6月,有24.6%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訂單量比上月增加;有出口業務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中,21.8%的企業出口訂單比上月增加,充分展現了抵御市場風險的韌性。
“專精特新”企業數量最多的十個城市分別為北京、上海、寧波、深圳、天津、重慶、成都、青島、東莞、廈門。“專精特新”企業數量也與GDP呈現正相關態勢,“專精特新”企業集聚的TOP10城市,超過一半位于東部沿海地區。同時,“專精特新”企業是創新驅動產業升級的重要依托。報告顯示,北京、上海、深圳等地重點在人工智能、集成電路、生物醫藥、新能源汽車等高科技領域培育出一批高成長性、創新能力強的“專精特新”企業。業界人士表示,“支持‘專精特新’企業發展,對資本市場以及實體經濟的活躍,有著重要促進作用。通過各類資金支持和提供融資便利,幫助這些企業發展,能夠更好地促進科技驅動型企業成長。
德國通過政府、協會、金融體系三大外部力量支持“隱形冠軍”企業發展,疊加企業自身實施的業務聚焦與全球化布局戰略,最終將“隱形冠軍”企業的數量做到全球第一。從外部力量看,政府層面推出“從想法到市場”的企業全生命周期支持政策,協會層面設立弗勞恩霍夫協會為企業提供有商業價值的解決方案,金融體系層面推出“新初創時代”計劃為企業提供從孵化到持續成長的全生命周期的資金支持。從內部戰略看,德國“隱形冠軍”企業聚焦市場,實施全球化經營,注重為客戶創造價值,同時,在資本市場的助力下,德國“隱形冠軍”企業迎來快速發展。德國“隱形冠軍”企業指數自發布以來長期跑贏德國DAX指數,商務軟件公司SAP更是由“隱形冠軍”企業發展為“大冠軍”企業。
日本則從政策、資金、表彰三方面發力培育高利基企業,疊加企業在細分市場、核心技術和國際產業鏈上的布局,最終顯著強化日本企業的國際競爭力外部支持方面,建立由經濟產業省中小企業廳負責規劃、協調,國家級執行機構、地方政府政策執行機構、社會層面政策執行機構負責執行的完備中小企業政策執行機構體系;提供技術開發補助金以扶持有潛力的中小企業;表彰全球高利基企業以提高其國內外知名度并將其樹立為中小企業的標桿。內部發展方面,日本全球高利基企業通過在細分市場精益求精、對關鍵技術極致追求和在海外市場不斷擴張而不斷發展壯大,高利基企業指數整體跑贏東交所TPX指數,NITTOKU株式會社在資本市場的培育下兩次入選全球高利基企業,上市以來業績和股價表現良好。
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出版的《2022-2027年中國中小企業行業經營戰略深度分析及發展前景趨勢預測報告》統計分析顯示:
當前,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已成為全球性議題。與大型企業相比,中小企業量大面廣、數字化基礎薄弱,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面臨很多實質性障礙。目前,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中存在的最為突出的問題是,缺少數字化龍頭引領和社會化服務支撐。國家政府需要加強政策引導,吸引更多的資金、技術、人才等要素資源支持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大型企業需要帶動產業鏈供應鏈整體數字化,并引領配套的中小企業數字化。中小企業既需要自身投入資源、提升數字化轉型能力,也需要學會借助外部力量,善于“借船出海”。大企業“建平臺”,中小企業“用平臺”,政府、社會、企業等多方共同發力,有助于推動大中小企業形成協作共贏的數字化生態。
2022年政策利好仍將持續釋放,包括繼續實施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工具、安排中小企業紓困資金等。2022年5月12日,工業和信息化部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十一部門共同印發了《關于開展“攜手行動”促進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2022-2025年)的通知》,提出推動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的新目標、新任務、新舉措。計劃到2025年,引導大企業打造一批大中小企業融通典型模式;激發涌現一批協同配套能力突出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推動形成協同、高效、融合、順暢的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生態,有力支撐產業鏈供應鏈補鏈固鏈強鏈。
隨著各項涉企優惠政策的延續、優化,減稅降費和普惠型信貸措施對中小微企業的扶持作用進一步發揮,未來中小企業經營狀況有望繼續好轉。
未來行業市場發展前景和投資機會在哪?欲了解更多關于行業具體詳情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報告《2022-2027年中國中小企業行業經營戰略深度分析及發展前景趨勢預測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2-2027年中國中小企業行業發展潛力分析及投資戰略規劃咨詢報告
中小企業,是指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依法設立的,人員規模、經營規模相對較小的企業,包括中型企業、小型企業和微型企業。中型企業、小型企業和微型企業劃分標準由國務院負責中小企業促進工作綜...
查看詳情
養老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如何?養老產業最基本的底層邏輯是服務。老人的生活需求,從醫院、到養老機構、到社區,然后回2...
茅臺、洋河、習酒紛紛入局,百元價位爭奪戰打響未來白酒行業趨勢分析2023年初,一股“百元價位”的巨浪沖擊著行業的格...
四家國有大行股價今年已漲超20% 5月銀行板塊行情報道稱,五一“小長假”后的兩個交易日,A股銀行板塊持續走強。Wind...
新能源車下鄉是戰略方向和巨大藍海5月7日,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通過其個人微信公眾號發文稱,新能源車市場與傳統燃油車...
談論人工智能的未來 巴菲特和芒格這么說AI可以做很多事情反而讓自己擔憂,因為我們沒有辦法完全掌控它。在巴菲特股東...
多只基金修改業績比較基準 讓基金風格和投資目標更匹配近日,多家基金公司密集發布公告,宣布修改旗下部分基金業績比...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