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國資委考核分配局7月15日公布2022年度中央企業負責人經營業績考核A級企業名單。根據《中央企業負責人經營業績考核辦法》,2022年度中央企業負責人經營業績考核結果已經國務院國資委黨委會議、委務會議審議通過。A級企業包括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等49家企業。
國務院國資委考核分配局7月15日公布2022年度中央企業負責人經營業績考核A級企業名單。根據《中央企業負責人經營業績考核辦法》,2022年度中央企業負責人經營業績考核結果已經國務院國資委黨委會議、委務會議審議通過。A級企業包括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等49家企業。
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和相關部門近期調研,平臺企業持續加大在技術創新、賦能實體經濟等領域的投資力度。最新數據顯示,2023年一季度,我國市值排名前10位的平臺企業通過自主投資或子公司投資等方式加大投資力度,在芯片、自動駕駛、新能源、農業等領域投資占比不斷提高,環比提升了15.6個百分點。
平臺企業還不斷加大研發投入。2020至2022年,市值排名前10位的平臺企業累計研發投入超5000億元,年均增速達15%,授權專利總量超5萬件,專利質量明顯提升。
總的來看,平臺企業積極支持技術創新,助力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積極支持傳統產業轉型,助力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積極提升核心競爭力,在國際競爭中大顯身手。
我國是制造大國、網絡大國,擁有工業體系完備和信息技術創新活躍的產業優勢,以及市場需求廣闊、應用場景豐富的市場優勢,發展產業互聯網潛力巨大,也為平臺企業轉型創新開辟一個更加廣闊的新空間新賽道。
平臺經濟不僅幫助企業實現技術創新,提高科技水平,也同樣支持傳統產業轉型。據了解,阿里巴巴投資支持農業和服務業轉型發展,支持匯通達網絡股份有限公司服務下沉市場零售行業企業客戶,為合作中小企業提供一站式SaaS+服務及商家解決方案。美團聚焦主營業務,自主投資研發了無人配送車,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無人配送車已應用于封控區配送醫療物品和為獨居老人配送生活物資,切實體現了科技改變生活。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2023-2028年中國智能制造行業發展前景及投資風險預測分析報告》顯示:
智能制造是我國數字化轉型的主攻方向,也是數字經濟戰略在制造業層面落實的主要體現。作為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的融合手段,企業通過在設計、制造、物流、經營、服務等模塊實施智能制造,實現了生產方式變革、提升了管理運營效率、降低了生產物流成本,同時,在產品全流程全生命周期中,海量圖片、文本、數字、視頻等多源異構數據的采集、存儲、連通,豐富了數字經濟的發展基礎,也為數據要素驅動社會經濟轉型提供關鍵一環。
2012-2021年,我國制造業增加值從16.98萬億元增加到31.4萬億元,占全球比重從22.5%提高到近30%,連續12年保持世界第一制造大國地位。
世界各國紛紛將智能制造作為突破點,搶抓未來競爭主導權。如美國發布“先進制造業領導力戰略”、德國出臺“國家工業戰略2030”、日本發布“社會5.0”等等。
我國擁有全球最完整的產業體系和世界規模最大的通信網絡,數字經濟發展走在世界前列,2021年規模超過45萬億元,居世界第二,在5G、人工智能等部分領域已經形成先發優勢,近年來,我國實施智能制造工程,開展試點示范,大力打造數字化車間、智能工廠,取得了積極成效。
目前,國內已有超過75%的代工生產企業已經開始或準備向自主品牌轉型。但代工生產向自主品牌經營轉型所需要的前期投入、時間都會比較多一些,企業缺乏轉型經驗,企業需要前期投入大量資金,需要建立研發能力,需要改變業務運作模式,需要重新建立銷售渠道和網絡。
企業認為外銷企業在經營模式上存在一定的弊端,比如利潤率相對比較低,過度的依賴單一的產業鏈某些需求,這會使得經營風險變得更加的大一些。所以目前做的成功的企業都是從新的品牌、創新的渠道、做市場的整合,做好相應的內銷的售后這些方面從頭做起。
中小企業是國家的中堅力量。發達國家的經濟發展、解決就業、創新培育的主要載體就是中小企業,美國將中小企業定位為“國家經濟的脊梁”,德國將中小企業視為“國家重要的經濟支柱”,日本稱中小企業是其“下包制”產業鏈基礎。統計數據顯示,在工業領域,2020年我國中小企業數量占全部規模以上企業戶數的97.99%,總資產占比53.63%,營業收入占比58.3%,利潤占比57.62%,可以看出,中小企業是我國制造業發展的生力軍。
智能制造是中小企業提升內生動力的重要路徑。通過數字化技術、人工智能技術能夠優化企業流程,提高企業生產效率,中小企業的經營者可以通過信息流直觀感受到企業的現金流、物資流、工藝流,并根據運行結果加以改進,通過實時在線檢測儀器可以更好地保障產品質量穩定性可靠性,同時,智能制造基礎設施建設為中小企業應用人工智能先進模型和算法提供了載體,通過引入用戶需求,將大幅提高終端客戶對產品的滿意度。
以智能制造為主攻方向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我國已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我們必須主動適應新形勢新環境新路徑,牢牢把握數字時代的發展特征,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以智能制造為主攻方向,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實現經濟體系的全面優化升級。
更多消息,請點擊中研研究院出版的《2023-2028年中國智能制造行業發展前景及投資風險預測分析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中國碳纖維市場深度調查研究報告
碳纖維行業研究報告主要分析了碳纖維行業的市場規模、碳纖維市場供需求狀況、碳纖維市場競爭狀況和碳纖維主要企業經營情況,同時對碳纖維行業的未來發展做出科學的預測。中研普華憑借多年的行業...
查看詳情
文化和旅游部最新發布的2023年上半年國內旅游數據 旅游人次同比增長70.4%文化和旅游部最新發布的2023年上半年國內旅...
海運行業市場到底多大?今年7月11日是第19個中國航海日,2023年中國航海日主論壇暨全國航海日活動周啟動儀式在河北省滄...
據世衛組織官網14日消息,國際癌癥研究機構(IARC)、世界衛生組織(WHO)和糧食及農業組織食品添加劑聯合專家委員會J...
國資委將支持中央企業加大優化能源結構布局國資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國資委將支持中央企業加大優化能源結構布局,對在保...
中國5G行業市場規模到底怎樣?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7月5日在2023全球數字經濟大會主論壇上發布的《全球數字經濟白皮書》2...
世界黃金協會:2023年上半年全球黃金ETF需求轉負據世界黃金協會7月14日消息,6月,全球實物黃金ETF結束了連續三個月的E...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