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托業務是一種以信用為基礎的法律行為,一般涉及三方面當事人,即投入信用的委托人,受信于人的受托人,以及受益于人的受益人。
上半年近四成信托凈利潤正增長
根據用益研究數據顯示,上半年,根據可比口徑統計的54家信托公司中,有21家公司凈利潤實現正增長,33家營收下降;凈利潤上,54家信托公司中,21家凈利潤實現正增長,增速在10%以上有15家;凈利潤下降幅度超過20%的多達25家,下降幅度超過50%的有14家。在凈利潤排名前十的信托公司中,只有半數實現了凈利潤的正增長。
在業內看來,當前就信托業而言,仍面臨轉型的陣痛期,超半數信托公司面臨營收承壓的現狀,但經歷上半年,不少信托在新一輪轉型探索中取得了成效。同時,信托公司普遍在下半年對工作規劃部署中,圍繞自身業務特色并將加速推進業務轉型作為發展的著力點。
信托是指委托人基于對受托人的信任,將其財產權委托給受托人,由受托人按委托人的意愿以自己的名義,為受益人的利益或特定目的,進行管理和處分的行為。信托是一種理財方式,也是一種特殊的財產管理制度和法律行為,同時又是一種金融制度;與銀行、保險、證券一起構成了現代金融體系。信托業務是一種以信用為基礎的法律行為,一般涉及三方面當事人,即投入信用的委托人,受信于人的受托人,以及受益于人的受益人。
信托全行業的資產規模已經在2021年末實現止跌,意味著信托行業新業務增量和舊業務的壓縮已經達到一個相對平衡的狀態。截至2021年末,信托業受托管理信托資產20.55萬億元,同比增長0.29%,自2018年步入下行期以來首度止跌回升。全行業嚴格按照“去通道”要求,繼續發揮集合資金信托穩定行業發展的主導作用。
2022年以來,信托全行業資產規模有所回升,上半年增加5600億元。截至2022年4季度末,信托資產規模為21.14萬億元,同比增長5893.44億元,增幅為2.87%;環比增長649.67億元,增幅為0.31%。自資管新規以來,信托資產結構整體呈現“兩升一降”趨勢,集合資金信托持續上升,管理財產信托長期來看實現規模增長,而以通道類業務為主的單一資金信托則持續壓降。
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4季度末,集合資金信托規模為11.01萬億元,同比增長4205.94億元,增幅為3.97%;環比增長720.87億元,增幅為0.66%;占比達到52.08%,同比增長0.55個百分點。單一資金信托規模為4.02萬億元,同比下降3940.51億元,降幅為8.92%;環比下降546.31億元,降幅為1.34%;占比為19.03%,同比下降2.46個百分點。
管理財產信托規模在4季度末為6.11萬億元,同比增長5628.06億元,增幅為10.15%;環比增長475.11億元,增幅為0.78%;占比為28.89%,同比上升1.91個百分點。自資管新規以來,信托資產結構整體呈現“兩升一降”趨勢,集合資金信托持續上升,管理財產信托長期來看實現規模增長,而以通道類業務為主的單一資金信托則持續壓降。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7年中國信托行業全景調研與發展戰略研究咨詢報告》顯示:
2021年,信托業經營業績繼續保持平穩態勢,信托業務主業地位穩定提升,實現信托業務收入868.74億元,同比增長0.49%;全行業實現凈利潤453.03億元,盈利水平保持穩定。截至2022年4季度末,信托業累計實現經營收入838.79億元,同比2021年4季度末1207.98億元下降369.20億元,降幅30.56%。2022年信托業務收入722.72億元,同比下降16.81%。
2022年4個季度的信托業務收入分別為191.68億元、176.59億元、179.46億元、174.98億元。2022年4季度末,信托業務收入在經營收入中占比86.16%,較2021年4季度末71.92%有大幅提高。2022年4季度末,信托業累計實現利潤總額362.43億元,同比下降39.76%,降幅高于經營收入降幅近10個百分點。
中國信托業協會發布2023年1季度中國信托業發展評析,信托資產規模延續2022年以來穩中有升的發展態勢。截至2023年1季度末,信托資產規模余額為21.22萬億元,同比增加1.06萬億元,增幅為5.23%,環比增加776.90億元,增幅0.37%,自2022年2季度以來連續4個季度實現同比正增長,企穩勢頭得到穩固。與2017年末的歷史峰值相比,行業管理的信托資產規模下降幅度收窄至19.16%。
信托業風險項目和風險資產規模的增加與宏觀環境息息相關。2018年以來國家加大了對地方政府融資和房地產的政策調控力度,收緊了融資渠道,造成了基礎設施融資較為困難,地方政府償債能力有所下降,部分地區的房地產銷售遭到嚴格調控,因此對部分信政合作項目和房地產信托項目產生一定的流動性影響。
目前,中央已經調整了宏觀政策導向,將采取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流動性合理寬裕,防范化解金融風險的政策力度也將加強。2022年作為資管新規正式實施的元年,信托業在穩固轉型成果的基礎上加快改革步伐,融資類及通道類業務持續壓降,資產投向不斷優化。因此,預計未來一段時間信托行業風險水平可能有所降低。2022年4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批準成立新信托為中低收入國家貸款。
信托跨市場綜合金融服務優勢,有利于加快推動綠色經濟領域的資源自由流動和市場化配置,也有利于降低高碳資產退出中的風險。減排工作形勢嚴峻,刻不容緩,2020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明確提出,我國二氧化碳排放力爭2030年前達到峰值,力爭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過程將推動綠色產業、新能源產業、綠色金融等多個領域的快速發展。
在我國經濟加快動能轉換、金融體系深化改革的背景下,信托行業面臨著轉變發展方式、優化業務結構、轉換增長動能的挑戰。2023年3月24日,銀保監會發布了《關于規范信托公司信托業務分類的通知》(以下簡稱《新業務分類》),進一步厘清了信托業務的邊界與服務內涵,強調信托受托人定位,為整個信托行業的轉型明確了方向。與此同時,人工智能科技革命與金融數智化浪潮正席卷全球,新業務模式、新服務客群決定了數智化已成為信托業轉型的必選項。
中研普華利用多種獨創的信息處理技術,對市場海量的數據進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傳遞,為客戶提供一攬子信息解決方案和咨詢服務,最大限度地降低客戶投資風險與經營成本,把握投資機遇,提高企業競爭力。想要了解更多最新的專業分析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2023-2027年中國信托行業全景調研與發展戰略研究咨詢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7年中國信托行業全景調研與發展戰略研究咨詢報告
信托全行業的資產規模已經在2021年末實現止跌,意味著信托行業新業務增量和舊業務的壓縮已經達到一個相對平衡的狀態。截至2021年末,信托業受托管理信托資產20.55萬億元,同比增長0.29%,自201...
查看詳情
激光焊接機未來的發展趨勢如何?2022年中國激光焊接設備在其他應用領域的市場規模約為26億元,占比36%。預計未來隨著2...
生物化工行業市場前景怎樣?生物化工行業涉及多個學科領域,如微生物學、酶工程、基因工程、代謝工程、合成生物學等。2...
調整優化房地產政策 中央政治局重磅定調房地產!7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部署下半年...
2023年上半年民宿行業實現從復蘇到增長,節假日增長尤為明顯,其中,一些小眾城市脫穎而出,淄博、威海、泉州等城市預...
麥肯錫:到2030年全球自動駕駛半導體市場預計達290億美元麥肯錫近日發布的報告顯示,全球自動駕駛半導體市場預計將從20...
中國的新能源汽車出口競爭力提升帶來了巨大的出口增量。2020年新能源車出口22.4萬,2021年新能源車出口59萬臺,2022年...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