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國務院連續發文鼓勵中醫藥產業發展,藥品審批速度加快、醫院中醫科室和中西醫結合科室建設、醫保報銷政策支持,中醫藥產業將迎來業績加速增長。
今年6月以來,全國中藥材價格持續上漲引發各方關注。來自中藥材專業網站數據,今年上半年,當歸、黨參、牡丹皮、黃連、白術、甘草等常見中藥材均出現大幅度的價格上漲。連日來發現,廣州的中藥材價格近期也普遍走高。中藥材漲價后,對上、下游產業鏈均產生較大影響,有長期服用中藥的患者表示,如今一服滋補中藥的價格已從過去的60元漲到100元。
全國中藥材漲價產生較大影響
中醫藥的優勢較多,其中比較突出的是價格較低,一服中藥幾十元,患者能吃得起。然而,近年來中藥材價格持續上漲,近期上漲的幅度更是超出以往,以至于出現“醫院開出2.3萬元中藥處方”等現象。
中藥材價格上漲,似乎對于包括藥農在內的供方都是利好。但事實是,價格走低時,藥賤傷農;價格走高時,藥農手中卻缺貨,他們仍然沒有獲得良好收益。因為中藥材和農產品一樣,價格受產量影響很大,而產量又與氣候、蟲害、產業布局等因素有關,藥農對這些信息掌握不準,所以即使中藥材價格上漲,通常也與藥農沒有多大關系。
更關鍵的是,中藥材漲價只體現在后端和終端市場,而與從藥農手中購買的源頭價格無關。中間的層層加價,是推高藥價的重要原因,最終導致藥農吃不到“藥價紅利”,中間商則可通過倒手藥材賺得盆滿缽滿。此外,中藥材對產地要求較高,市場動向也很獨特,因此更易被人掌控,也使中藥材價格亂象治理更加困難。
此外,一些囤積居奇、倒買倒賣者把部分貴重藥材炒成了“金融產品”,至于該藥材是否可以治病、治療哪些疾病、保質期問題都成了小事,有足夠的“炒作前景”,才是其最看重的因素。中藥材市場價格具有連帶作用,部分作為“金融產品”的中藥材價格被異常推高,也帶動了整個中藥材市場價格輪番上漲。
中藥材價格持續上漲“肥”了誰,值得深思。對價格上漲的原因,也應該加以細分,并針對性地出臺治理策略,哪個環節出問題就對哪個環節強化治理。比如,針對由于氣候等原因導致產量波動而影響價格的問題,就可以考慮建立國家統籌的中藥材戰略儲備庫,以平抑中藥材價格波動。對于囤積居奇等炒賣現象,則應該嚴厲整治,進行全力圍堵和防范。
2023年國務院連續發文鼓勵中醫藥產業發展,藥品審批速度加快、醫院中醫科室和中西醫結合科室建設、醫保報銷政策支持,中醫藥產業將迎來業績加速增長。
中藥材、中藥飲片行業是中藥制造行業的原材料供應者,其供應數量、質量和價格將直接影響中藥制造行業的生產經營;一方面上游行業為中成藥制造業提供原材料和初級產品,其原材料的甄選和炮制工藝直接影響下游產品的生產制造;另一方面上游行業主要通過原料價格對中成藥行業的生產成本產生影響。
隨著上游行業價格波動,中成藥產品生產經營構成影響。下游主要為醫藥商業及醫藥流通行業,包括醫療終端和零售藥店終端,終端消費群體為廣大用藥人群。該等醫藥流通市場的發展,消費渠道的多元化,有效降低了中成藥行業的流通成本,使消費者能以更低廉的價格消費各類醫藥產品。
近幾年,我國中醫藥制造市場呈不斷增長的趨勢。數據顯示,我國中醫藥制造市場從2017年673億元增至2020年737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為3.1%。2021年我國中醫藥制造市場規模達到753億元,預計2022年我國中醫藥制造市場規模將逼近800億元。
我國中醫藥制造市場呈不斷增長的趨勢
中醫藥發展處在能力提升推進期、健康服務拓展期、參與醫改攻堅期和政策機制完善期,還面臨一些新情況、新問題。中醫藥服務體系、模式和機制還不能完全與人民群眾的需求相適應,改革的任務仍十分艱巨。中醫藥資源總量仍然不足,基層發展薄弱,還不能滿足人民群眾的需求。城鄉、區域之間發展不平衡,中醫中藥發展不協調。中醫藥繼承不足、創新不夠的問題沒有得到根本解決,特色優勢淡化,學術發展緩慢。高層次人才不足,基層人員短缺,中醫藥人員中醫思維和人文素養尚需加強。中藥產業集中度低,野生中藥材資源破壞嚴重,部分中藥材品質下降。中醫藥國際競爭力有待進一步提升。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2022-2026年中國中醫藥行業競爭格局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顯示:
我國中醫藥傳承創新在區域發展上排名最前的為東部地區,其次為中部、西部地區,東部地區平均排名較2020版、2021版有所降低,年均下降一個名次,中部地區排名整體上升。其次,中醫藥強省政策有利于中醫藥事業發展,強省政策地區中醫醫療服務排名較未提出強省政策地區更靠前。最后,與2020版、2021版結果對比,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評價排名前五的省(區、市)基本穩定,北京市連續三年排名第一,浙江省、廣東省連續三年排名在前五。
報告認為,我國中醫藥事業發展具備一定區域特色,且三年結果具有穩健性,中醫藥強省有利于中醫藥事業發展。同時,報告從學術影響力、服務影響力和社會新聞影響力三個維度對中醫藥文化影響力進行評價。結果顯示全國中醫藥文化影響力總體上呈上升趨勢,我國各省(區、市)中醫藥文化影響力排名前五分別為廣東省、河南省、北京市、山東省和浙江省。另外,廣東省是中藥產業強省,連續三年的評價結果顯示,廣東省在中藥產業排名方面均為首位。
《報告》指出,在中醫醫療資源方面,當前我國中醫醫療資源總量不斷增加,醫療資源公平性逐步得到改善。但在人均醫療資源分配上,仍存在東、西部之間中醫醫療分配差距明顯,西部資源分配情況較東部好的情況。例如,東部地區的中醫類醫院數量和中醫類醫院床位數總量均位于三大區域第一,但是人均資源擁有量排名較低。
另外,我國中醫醫療資源質量有很大上升空間,特別是中醫全面參與疫情應急防治、頂尖中醫人才培育、標桿中醫院、中醫科室建設及中醫康復保健醫療資源總量等方面。
《報告》指出,在中醫藥醫療服務效率評價方面,四川省、廣東省、河南省的醫療服務效率排在前三位。北京、上海等地區的排名有所降低。
中醫藥現代化發展提速
回顧歷年政府工作報告,“依法支持中醫藥發展”“支持中醫藥事業傳承創新發展”“促進中醫藥振興發展,加強中西醫結合”,一字一句,均映射出中醫藥在中國式現代化道路上的重要性。
國家層面和全國多地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支持法規、政策和措施,為中醫藥現代化和國際化發展持續賦能提供更強的支撐。
政策利好,中醫藥現代化發展提速。談及中醫藥現代化,Biotech創新藥醫學顧問曹博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中醫現代化是指將中醫理論與現代醫學科技相結合,應用現代科技手段來發掘和傳承中華傳統醫學。具體來說包括五大方面,比如制定適當的規范、推行系統化的中西醫結合治療、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加強人才培養和推廣中醫藥文化。”
海南博鰲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鄧之東認為,“中醫現代化的標志和標準應包括科學化、規范化、信息化、產業化、國際化等要求,需要引進現代科技和管理方法,建立嚴謹的學術規范和質量標準,加強信息化和數字化建設,形成產業集群體系,跨過語言和文化障礙,在國際廣泛應用”。
傳承創新是中藥產業邁向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也是近幾年國家政策大力支持的方向。過去一年,中藥產業保持穩步發展,藥企加碼研發,投向中藥創新的力度不斷加大。
據同花順iFind數據統計,截至4月11日,已披露2022年年報的25家中藥上市公司合計實現營收2316.70億元,同比增長6.05%;研發投入合計68.54億元,同比增長17.24%,占營收的比例為2.96%。
綜合來看,已披露年報的25家上市中藥企業,去年整體實現業績穩步增長。
2022年,上述25家中藥上市企業合計實現營收2316.70億元,其中,太極集團、同仁堂、華潤三九、云南白藥、白云山等老牌藥企營收躋身百億元陣營。除2家營收下滑外,其余23家均為正增長。
凈利潤方面,上述25家中藥上市企業2022年合計實現凈利潤192.17億元,同比增長2.29%。其中,18家公司凈利潤同比正增長,7家凈利潤略有下滑,凈利潤增幅位列前二的分別為方盛制藥、太極集團。
核心品種銷量、毛利增長成為相關企業業績增長的主要助力。如太極集團年報顯示,2022年凈利潤增長主要因銷售收入增長、產品毛利率提升。
太極集團主要從事中、西成藥的生產和銷售,去年,公司核心產品藿香正氣口服液、注射用頭孢唑肟鈉(益保世靈)、急支糖漿等銷售收入均實現大幅增長。
方盛制藥同樣表示,2022年制藥板塊業績穩步增長,中藥方面,小兒荊杏止咳顆粒、強力枇杷膏(蜜煉)/露等產品的銷售收入同比增長均超過170%。
展望未來,有觀點認為,從行業分布看醫藥生物將是一個業績大面積預喜的行業,從一些機構發布的行業研究報告看,中藥等細分領域的業績值得關注。
《2022-2026年中國中醫藥行業競爭格局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由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本報告對該行業的供需狀況、發展現狀、行業發展變化等進行了分析,重點分析了行業的發展現狀、如何面對行業的發展挑戰、行業的發展建議、行業競爭力,以及行業的投資分析和趨勢預測等等。報告還綜合了行業的整體發展動態,對行業在產品方面提供了參考建議和具體解決辦法。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2-2026年中國中醫藥行業競爭格局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
中醫指中國傳統醫學,是研究人體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診斷和防治等的一門學科。中醫具有完整的理論體系,其獨特之處,在于“天人合一”、“天人相應”的整體觀及辨證論治。中藥即按中醫理論的...
查看詳情
工控自動化趨勢強,數字經濟、人口結構等推動行業增長。隨著工業自動化技術和人工智能技術的不斷成熟,工業自動化在各行...
肉鴿養殖利潤主要依靠的乳鴿、鴿蛋,從口感上來說乳鴿、鴿蛋口感細嫩,傳統家禽無法比擬,從營養價值上來說,乳鴿、鴿...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辣椒生產國和消費國,也是全球辣椒出口最多的國家/地區之一,在國際辣椒產業中占據主導地位。隨著全...
特斯拉:已在中國建立數據中心特斯拉公司已在中國建立數據中心,以實現數據存儲的本地化。所有在中國大陸市場銷售車輛2...
隨著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技術加快推廣應用,建設高效化的物流體系已成為當今物流行業發展的基本要求...
不良資產管理,是指通過綜合運用法律法規允許范圍內的一切手段和方法,對資產進行的價值變現和價值提升的活動。按資產...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