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基本公共服務標準是民生保障的底線標準。日前,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聯合印發了《國家基本公共服務標準(2023年版)》(以下簡稱《國家標準2023》)。
國家基本公共服務標準是民生保障的底線標準。日前,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聯合印發了《國家基本公共服務標準(2023年版)》(以下簡稱《國家標準2023》)。
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介紹,中國于2021年首次出臺國家基本公共服務標準,明確了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優軍服務保障、文體服務保障等9個領域80個基本公共服務項目的對象、內容、標準、支出責任和牽頭負責單位。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均對標對表國家標準和本地區的實際需要,制定出臺了本地區基本公共服務實施標準。
調整后的國家基本公共服務標準帶來哪些福利?
《國家標準2023》在保持總體結構與舊版國家標準一致的基礎上,對部分服務項目進行了“增”“提”“調”,涉及調整服務事項共計48項,占總項目數的60%。
“增”——幼有所育部分新增1項“增補葉酸預防神經管缺陷服務”,即為農村計劃懷孕生育婦女在孕前3個月至孕早期3個月增補葉酸,并提供健康指導、追蹤隨訪等服務。“該項服務為婦幼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本次將其納入國家基本公共服務標準,目的是為農村婦女享有該項服務提供更有力的制度保障。”該負責人說。
“提”——3項服務項目提高服務標準。“義務教育階段免除學雜費”項目中,義務教育階段生均公用經費基準定額小學由650元提高到720元,初中由850元提高到940元,寄宿制學校公用經費在生均公用經費基準定額基礎上按寄宿生數年生均增加300元,提高了100元。“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膳食補助”的國家基礎標準由原來的每生每天4元提高至每生每天5元。“計劃生育家庭特別扶助”服務項目中,不同類別的服務對象每人每月的特別扶助金有了明顯的提高,增長幅度均在30%以上。
“調”——農村危房改造、特殊群體集中供養2項服務,擴大了服務對象范圍。此外,還完善規范了孕產婦健康服務、生育保險等41個服務項目的服務內容、服務標準、支出責任的表述,調整了健康教育與健康素養促進等10個服務項目的牽頭負責單位。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8年中國公共服務產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研究報告》顯示:
公共服務是現代政府的主要職責之一,是由政府提供的人民群眾享受的產品和勞務的統稱。與經濟學中公共產品可以分為純公共產品和準公共產品相對應,公共管理領域中的公共服務一般可以分為基本公共服務和非基本公共服務。
由政府提供的人民群眾無償享受的公共服務屬于基本公共服務,如義務教育;而由政府提供的需要政府與人民群眾各自承擔一部分成本的公共服務屬于非基本公共服務,如高中教育。在現實實踐中,為了提高供給績效,政府通常還委托事業單位、公用企業等其他公共部門主體或者私人部門進行公共服務的生產。
今年上半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33893億元,同比增長3.9%,基本民生、鄉村振興、教育等重點支出得到有力保障。其中,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增長7.9%;教育支出增長5%;衛生健康支出增長6.9%;住房保障支出增長8.5%。
隨著我國進入新發展階段,作為數字中國建設重要載體的新型智慧城市,正在成為各地加速數字化轉型,引領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所在。新型智慧城市是以提升人民群眾幸福感與滿意度為核心,利用AI、互聯網、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空間地理信息集成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為提升城市生產、生活、治理方式智慧化而開展的系統化改革創新工程。
目前智能技術正在引領社會變革,其中智能經濟的發展必須依靠人工智能技術來完成新一輪進化。而智慧城市的發展則涉及一系列智能運維問題,將用到人工智能等技術,如智能交通規劃、自動化醫療管理系統、智能身份識別、智能客服、智能家居以及更多個性化服務的建設。
公共服務關乎民生,連接民心。,“十三五”時期,我國公共服務體系日益健全完善,基本民生底線不斷筑牢兜實,多層次多樣化需求得到更好滿足。
城鄉區域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不斷提高。基本公共服務資源持續向基層、農村、邊遠地區和困難群眾傾斜,城鄉區域人群間基本公共服務差距不斷縮小。基本公共服務逐步覆蓋全部城鎮常住人口,截至2020年,全國96.8%的縣級單位實現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85.8%的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在公辦學校就讀或者享受政府購買學位的服務。
當前,我國公共服務發展基礎更加堅實,但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比較突出。”上海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張兆安對本報記者說,從供給水平來看,基本公共服務還存在一些短板弱項,非基本公共服務供給有所不足,優質資源總體短缺;從資源配置來看,區域間、城鄉間、人群間的基本公共服務仍有差距,均等化水平尚待進一步提高,公共服務資源配置機制需要進一步完善。
《“十四五”公共服務規劃》提出,到2025年,人均預期壽命達到78.3歲,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率升至95%,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超過95%,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達到11.3年。
更多行業詳情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8年中國公共服務產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研究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中國公共服務產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研究報告
公共服務是現代政府的主要職責之一,是由政府提供的人民群眾享受的產品和勞務的統稱。與經濟學中公共產品可以分為純公共產品和準公共產品相對應,公共管理領域中的公共服務一般可以分為基本公共...
查看詳情
廣告以LED液晶屏或墻面電子屏等平面類媒體呈現,具有很強的視覺沖擊力,再配上醒目的產品圖和簡約好記的宣傳標語,當C...
行人檢測( Pedestrian Detection)是利用計算機視覺技術判斷圖像或者視頻序列中是否存在行人并給予精確定位。該技2...
沙蠶和鹵蟲是構成海洋生物食物鏈的主要成分之一,是魚、蝦、蟹類的上好食物,所以頗為水產養殖界重視。沙蠶具有藥用食...
中國胃藥行業發展需求分析由南方周末發起、拜耳中國公益支持的《2023打工人胃健康洞察報告》正式發布。報告顯示,胃部...
農業循環經濟政策支持農業循環經濟行業建設和推廣一批具有示范引領作用的農業、林業和工農復合型的循環經濟示范園區、...
《全國生態狀況變化(2015—2020年)調查評估》日前,由生態環境部和中國科學院聯合完成的《全國生態狀況變化(2015—...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