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數字經濟的迅猛發展,數字化轉型成為新一代信息技術驅動產業變革的本質特征,成為產業追逐的熱點和企業轉型的新風口。應用新一代信息技術,加速業務優化升級,以“數字化轉型”促進“高質量發展”已然是主流共識。
伴隨著數字經濟的迅猛發展,數字化轉型成為新一代信息技術驅動產業變革的本質特征,成為產業追逐的熱點和企業轉型的新風口。應用新一代信息技術,加速業務優化升級,以“數字化轉型”促進“高質量發展”已然是主流共識。
數字化轉型是建立在數字化轉換、數字化升級基礎上, 進一步觸及公司核心業務,以新建一種商業模式為目標的高層次轉型。數字化轉型是開發數字化技術及支持能力以新建一個富有活力的數字化商業模式。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數字化”已悄然融入人類社會的方方面面,數字化轉型也成了全球企業熱門的話題之一。2020年,國務院國資委印發《關于加快推進國有企業數字化轉型工作的通知》,各行各業紛紛響應,標志著國內企業數字化轉型進入了全面發展的新階段。
以企業為視角,圍繞數字化為核心,而非“上云”和“計算”。并且在市場混戰中,強調自己的專業性。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一系列前沿技術的飛躍式發展,正驅動著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進程不斷加速,尤其在技術與行業深度融合的當下,中國企業數字化轉型也出現了新的機遇與挑戰。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7年中國數字化轉型行業市場全景調研與投資前景預測報告》顯示:
全球數字化轉型市場規模將從2021年的5215億美元增長到2026年的12475億美元,預測期內復合年增長率(CAGR)為19.1%。數字化轉型市場已細分為五個主要區域:北美、歐洲、亞太地區、拉丁美洲和MEA(中東和非洲)。預計亞太地區在預測期內將以良好的速度增長。
2022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首次突破50萬億元,達到50.2萬億元,同比名義增長10.3%,高于同期GDP名義增速近5個百分點,占GDP比重達到41.5%,數字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更加穩固、重要支柱地位更加凸顯,已經成為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力量。
2022年,我國可數字化交付的服務進出口額達到2.51萬億元,同比增長7.8%,居全球第五位,規模再創歷史新高。其中,可數字化交付的服務出口1.42萬億元,同比增長12.2%,高于進口增速9.6個百分點,說明我國數字交付的服務組織國際競爭力進一步提升。
今年上半年,我國可數字化交付的服務進出口規模繼續增長12.3%,高出服務進出口總體增速3.8個百分點。其中,可數字化交付的服務出口增長16%,高出服務出口總體增速21.9個百分點,服務貿易數字化進程進一步加快。
數字化轉型行業市場調研分析
數字技術、數字經濟已是當下世界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先機,是新一輪國際競爭重點領域。面對數字化帶來的歷史性機遇和挑戰,中央始終高度重視全產業、全領域的數字化升級和發展,不斷推進實施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建設網絡強國和數字中國等一系列戰略部署。
其中,今年2月印發的《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中進一步明確了,將按照“2522”的整體框架進行布局,即夯實數字基礎設施和數據資源體系“兩大基礎”,推進數字技術與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深度融合,強化數字技術創新體系和數字安全屏障“兩大能力”,優化數字化發展國內國際“兩個環境”。
數字化轉型的本質特征是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數據統計,2021年我國數字化轉型市場總規模達2萬億元,預計到2025年將增長至5萬億元。其中,硬件設備占比約40%,數據相關業務(包括數據分析、數據治理、數據開發、數據展現以及數據安全等)占整個市場的20%至30%的份額, IT基礎設施與應用開發則分別占15%至20%。
未來幾年,數字化轉型模式與價值將更為清晰,帶來多方面的提升變革。比如:生產方式向高效、精準、智能、柔性、協同轉變;業務形態由傳統產品向智能產品加智能服務轉變;產業組織方式由基于供應鏈、價值鏈向網絡化、平臺化組織轉變;商業模式由直接售賣產品、服務向成果經濟轉變;創新范式向數據、人工智能驅動轉變;技術架構向平臺化、分布式、高敏捷形態轉變。
第一,數字化時代精益管理、實時決策、高效運營等需求,對大型企業開展統一的管控調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大央企國企通過建設集團層面ERP系統、人力資源系統、供應鏈管理平臺等,優先從企業管理經營的關鍵核心環節開展轉型實踐,拉通單元領域各內部數據,可視化分析和高效運營,開展管理、生產環節、業績融合環節單元實踐。
第二,業技融合重塑企業各領域模塊化業務能力,打造敏捷復用的創新應用構建模式。傳統的IT模式存在開發周期長、應用“孤島”、重復“造輪子”、人力成本高、定制能力弱等問題。
第三,以AIGC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助力企業領域創新,推動產業升級換擋。AIGC以其真實性、多樣性、可控性、組合性的特征,有望幫助企業提高內容生產效率。部分優秀企業通過將AIGC技術與低無代碼平臺、圖像內容制作、工程建模等平臺和相關環節相結合,實現業務模式、業務場景的創新,推進自身轉型升級換擋。
第四,云網邊端智融合發展,數字基礎設施分布式操作系統成為支撐企業全面轉型的新業態。隨著云計算、邊緣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的快速發展,操作系統定義不再局限于計算機硬件資源協調和管理,內涵不斷拓展,基于云網邊端智的新型分布式操作系統對新型數字基礎設施進行高效管理、統一調度,成為有力支撐各行業開展全面轉型的分布式數字基礎設施全新形態。
第五,數字技術“雙刃劍”安全隱患顯露,數字化安全治理保障新時代安全生產。數字化時代,企業在通過數字技術賦能創新發展、開展全面轉型的同時,不可忽視數字化帶來的全新安全問題。企業在研發設計、生產制造、業務經營等環節廣泛采用自動化、智能化的軟件工具實現降本、增效、提質的同時,背后隱藏著因系統宕機、軟件漏洞、機械隨機應變能力不足等帶來的業務和人身安全隱患,嚴重者甚至對社會民生產生重大影響,數字化安全治理迫在眉睫。
第六,一批數字原生新實體崛起,在各領域開辟新賽道,引領發展新范式。數字原生是先進數字技術能力和企業經營架構和體系融合的思想方法集合,通過互聯網、云原生、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數字技術,實現“分布式、高敏捷、開放化、慧創新”的DNA架構,并將此理念充分融入企業文化和經營架構的建設與重塑,成為企業數字化轉型發展的新范式。
更多行業詳情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7年中國數字化轉型行業市場全景調研與投資前景預測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7年中國數字化轉型行業市場全景調研與投資前景預測報告
最新報告顯示,全球數字化轉型市場規模將從2021年的5215億美元增長到2026年的12475億美元,預測期內復合年增長率(CAGR)為19.1%。數字化轉型市場已細分為五個主要區域:北美、歐洲、亞太地區M...
查看詳情
防水材料是防滲透、滲漏和侵蝕的材料統稱,包含防止雨水、地下水、工業和民用的給排水、腐蝕性液體以及空氣中的濕氣、...
半導體器件是導電性介于良導電體與絕緣體之間,利用半導體材料特殊電特性來完成特定功能的電子器件,可用來產生、控制...
金融控股公司指在同一控制權下,所屬的受監管實體至少明顯地在從事兩種以上的銀行、證券和保險業務,同時每類業務的資...
特醫食品不是藥品,但不是正常人吃的普通食品,而是經過臨床醫生和營養學家們大量的醫學研究,以科學的客觀事實為依據...
烈酒則將今年的EBIT預測下調56%,但基本維持銷售預測,目標價由74港元微降至73.7港元。另將集團2023至25年的經常性凈...
水上樂園以獨有的文化內涵、科技含量以及強大的娛樂功能,成為當下都市旅游產品中最熱門的選擇。水上樂園行業也逐漸進...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