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建作為數字經濟基礎設施的有力支撐,有助于穩投資、擴內需。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同比增長16.2%,占全部基礎設施投資的比重較去年同期提高0.4個百分點。
新基建是帶動投資的重要方式之一,尤其是在當前的宏觀環境之下,加大投資端的發力,對盤活經濟有著重要的意義,不僅可以改善民生,還能更好地帶動科技類和原材料消費。
5G基站、智能充電樁、物聯網……今年以來,各地搶抓新基建投資風口,新基建重點示范項目建設顯著提速,新能源、數字經濟等產業鏈上下游上市公司訂單有序簽訂。
新基建作為數字經濟基礎設施的有力支撐,有助于穩投資、擴內需。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同比增長16.2%,占全部基礎設施投資的比重較去年同期提高0.4個百分點。其中,5G、數據中心等信息類新型基礎設施投資增長13.1%,工業互聯網、智慧交通等融合類新型基礎設施投資增長34.1%。
從政策面來看,多地陸續推出新基建行動方案。例如,8月4日,河南省人民政府發布《河南省重大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提速行動方案(2023—2025年)》,對5G基站累計數量、數據中心標準機架數量、智能充電樁數量、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數量等指標設立目標。
隨著各地建設新基建的深入,通信、新能源等產業需求迸發,上市公司加快新基建投資訂單簽訂。Wind數據顯示,新基建的成分股有100只,主要集中在信息技術、工業、醫療保健、材料等行業。
全國多個重點交通項目加緊建設,掀起施工熱潮。基建通數據顯示,僅近半個月相關部門就批復了17項投資額在10億元以上的重大公路交通工程。專家指出,今年以來,基建相關重大項目儲備較多,隨著穩增長訴求增強,后續存量項目或加快落地,助力擴大有效投資、穩定經濟大盤。
其中,2023年上半年,我國5G、數據中心等信息類新型基礎設施投資增長13.1%,工業互聯網、智慧交通等融合類新型基礎設施投資增長34.1%。
資是擴大內需的重要領域。今年以來,受到房地產市場調整的影響,我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有所放緩,但各地區、各部門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積極擴大有效投資,優化投資結構,推動重大基礎設施建設,支持企業增加創新投入,固定資產投資繼續保持增長。上半年,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3.8%,投資結構繼續優化,重點領域投資繼續加強。
其中,基礎設施投資較快增長。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穩步推進,為經濟社會長遠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上半年,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同比增長16.2%,其中5G、數據中心等信息類新型基礎設施投資增長13.1%,工業互聯網、智慧交通等融合類新型基礎設施投資增長34.1%。
我國鄉村依然存在勞動力過剩,城鎮化仍然處于深入推進期,伴隨著我國城鎮化快速推進,農民流入到城鎮的速度加快,預計到2030年,農村向城鎮累計將有約2億轉移人口,要實現“人”的城鎮化還有大量的短板需要補。
城市規劃是處理城市及其鄰近區域的工程建設、經濟、社會、土地利用布局以及對未來發展預測的學科。它的對象偏重于城市物質形態的部分,涉及城市中產業的區域布局、建筑物的區域布局、道路及運輸設施的設置、城市工程的安排,主要內容有空間規劃、道路交通規劃、綠化植被和水體規劃等內容。城市規劃是城市建設和管理的依據,位于城市管理之規劃、建設、運行三個階段之首,是城市管理的龍頭。
隨著國家國土空間規劃各項制度日趨完善,“十四五”期間國土空間規劃的編制工作將成為各級政府部門的一項重要工作,國土空間規劃市場也具有持續穩定的巨大潛力空間。在此基礎上,行業企業可通過順應國家治理改革趨勢,設立國土空間規劃院,積極拓展國土空間規劃編制業務。進一步帶動我國城市規劃行業市場供需的良性發展。
“十四五”全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規劃
2022年,經國務院同意,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聯合印發《“十四五”全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該《規劃》的實施,是推進高質量城市基礎設施體系建設、擴大有效投資、切實改善民生的重要抓手。
當前,我國城鎮化進入以提升質量為主的轉型發展新階段,城市發展面臨的挑戰與機遇并存,亟須轉變城市發展方式。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堅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提高城市規劃、建設、治理水平,加快轉變超大特大城市發展方式,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這為新時期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指明了方向。
強化政策導向,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政策引領是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的基礎。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必須建立政策引領機制,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首先,要制定相關的政策文件,并及時修訂和完善現有政策,保證新型城鎮化建設與時俱進,擁有發展的活力和動力,實現可持續發展。政策文件應從多個方面給予城鎮化建設支持,包括財政支持、稅收優惠、土地利用政策、人才引進政策等。同時,政策文件應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持續性,為新型城鎮化建設提供長遠支持。其次,要建立政策宣傳機制,加強對政策的宣傳和解讀,進一步提高群眾對政策和制度的理解和認識,引導各方面積極參與城鎮化建設。政策宣傳應針對不同層次和不同領域的人群,通過多種形式和渠道展開,提高政策的認知度。最后,要加強政策執行力度,確保政策的有效實施。政策執行應建立健全考核機制,對政策執行情況進行監督和評估,及時發現問題并加以解決。
打造良好的市場環境,吸引優質資源。市場驅動是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的重要途徑。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必須建立市場驅動機制,打造良好的市場環境,吸引優質資源,才能不斷推動區域經濟的發展。首先,要加大對市場主體的支持力度,為其提供更加優惠的政策和服務。政府應該建立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為市場主體提供公平的機會。其次,要建立市場監管機制,加強市場監管力度,保障市場公平競爭。要加強市場監管,對市場主體的行為進行監督和管理。最后,要加強市場信息共享,提高市場透明度,為市場主體提供更加全面的信息支持。要建立健全信息平臺,及時發布市場信息,為市場主體提供便捷的信息服務。擁有公平、公正、公開、透明、健康的市場環境,才能多方吸引優質資源,進一步推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
改善制度環境,提高管理效率。制度保障是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的重要保障。要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必須建立制度保障機制,優化制度環境,提高管理效率。新型城鎮化建設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制度體系,包括地方法規、政策體系、監管體系等,以確保城市的可持續發展。這可以通過加強立法、推進法治化進程、加強監管等方式來實現。首先,要精準研究國家發展戰略部署,確保新型城鎮化建設保障制度的方向性、科學性和有效性,這是加強制度保障的基礎和先決條件。其次,要加強對制度的執行和監督,保證制度的嚴格執行和有效監管。執行部門和監管部門應嚴格按照規定實施,讓每一項政策都真正落到實處。最后,要建立制度評估機制,及時評估和調整制度,確保新型城鎮化建設保障制度的適應性和有效性。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2023-2028年中國城市規劃行業市場競爭格局與投資風險預測報告》顯示:
擴大交通有效投資動力足
近期,多地相繼公布今年前5個月交通投資進展,持續擴大交通有效投資成為地方擴大有效投資的共同選擇。
福建省交通運輸廳日前公布,5月全省公路水路交通投資完成88.78億元,同比增長11.8%。1-5月累計完成投資458.76億元,同比增長4.4%;超序時進度4.2個百分點。湖北省交通運輸廳日前發布消息,1-5月全省公路水路固定資產投資699.5億元,同比增長38.9%,再創歷史新高。高鐵建設方面,今明兩年,湖北在建和擬建高鐵10條,總投資3300億元,擬建高鐵項目數量和投資規模居全國第一。另據重慶市發展改革委披露,1-5月重慶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增長9.8%、高于全國平均2.3個百分點,其中交通投資同比增速達10.9%。
從全國來看,交通運輸部此前公布,今年前4個月完成交通固定資產投資1萬億元,同比增長13.4%。另據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披露的數據,1-5月全國鐵路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061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7%。
沙利文大中華區咨詢經理謝書勤認為,2023年以來,中國交通運輸行業逐步復蘇。在交通基建政策引導和支持下,貨客運量穩定回升,并為交通基建投資增長提供了強勁動能。在公路建設發展空間大、運輸需求回升、國家戰略支持、海外“大土木”基建發展等因素驅動下,中國交通固定資產投資市場具有巨大潛力,將進一步助力中國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蓬勃發展。
2023年上半年全國房地產市場基本情況
基建投資外,我國房地產市場正從過去的高速發展轉向平穩發展,這是由房地產市場發展階段變化、市場供求關系調整決定的。
國家統計局網站發布2023年上半年全國房地產市場基本情況。
上半年,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58550億元,同比下降7.9%(按可比口徑計算);其中,住宅投資44439億元,下降7.3%。
上半年,房地產開發企業房屋施工面積791548萬平方米,同比下降6.6%。其中,住宅施工面積557083萬平方米,下降6.9%。房屋新開工面積49880萬平方米,下降24.3%。其中,住宅新開工面積36340萬平方米,下降24.9%。房屋竣工面積33904萬平方米,增長19.0%。其中,住宅竣工面積24604萬平方米,增長18.5%。
《2023-2028年中國城市規劃行業市場競爭格局與投資風險預測報告》由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本報告對該行業的供需狀況、發展現狀、行業發展變化等進行了分析,重點分析了行業的發展現狀、如何面對行業的發展挑戰、行業的發展建議、行業競爭力,以及行業的投資分析和趨勢預測等等。報告還綜合了行業的整體發展動態,對行業在產品方面提供了參考建議和具體解決辦法。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中國城市規劃行業市場競爭格局與投資風險預測報告
城市規劃是處理城市及其鄰近區域的工程建設、經濟、社會、土地利用布局以及對未來發展預測的學科。它的對象偏重于城市物質形態的部分,涉及城市中產業的區域布局、建筑物的區域布局、道路及運輸...
查看詳情
洋蔥原產亞洲西部,20世紀初傳入中國,在我國栽培僅有100多年的歷史。由于適應性強,又耐貯藏和運輸,洋蔥在我國的種2...
森林是國際戰略資源,是國家生態安全基礎資源、綠色發展重要資源。從全球森林資源分布來看,世界范圍內,巴西的森林資...
七夕提振鮮花消費銷量月環比增長超40%一年一度的七夕,被譽為“中國的情人節”。鮮花作為七夕的首選禮品之一,銷量大...
智能炒菜機行業發展還在起步階段,產品普及程度還不是很高,行業發展空間還是比較大的。目前智能炒菜機不只是進入家庭...
一、建筑施工行業概況建筑施工是指工程建設實施階段的生產活動,是各類建筑物的建造過程,也可以說是把設計圖紙上的各...
隨著“健康中國”戰略的發展,國民健康意識不斷提高,人們越來越注重日常營養補充,蛋白粉成為很多人青睞的膳食營養補...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