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評估顯示,2022-2027年期間,我國水產養殖業產值年均復合增速將保持在4%左右,預計到2027年,市場規模將超過1.3萬億元。
8月24日午后,水產養殖板塊走強,大湖股份、百洋股份漲停,國聯水產漲超19%。
消息面上,為全面防范日本福島核污染水排海對食品安全造成的放射性污染風險,保護中國消費者健康,確保進口食品安全,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及其實施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食品安全管理辦法》有關規定,以及世界貿易組織《實施衛生與植物衛生措施協定》有關規定,海關總署決定自2023年8月24日(含)起全面暫停進口原產地為日本的水產品(含食用水生動物)。
受到健康消費升級和政策賦能影響,我國水產養殖業產值規模和水產品產量連年穩步提升。在產業形態和產品品類方面,除了魚類和貝類依然是市場供給主力之外,蝦類、藻類等產量也在全面提升,從側面反映了目前我國居民消費需求日趨多樣化和膳食結構升級的特點。隨著食品安全、品質營養等成為關注熱點后,大量中高端產品逐步成為市場剛需,也推動水產品消費量持續走高。
目前,在水產養殖業各個細分賽道,以國聯水產、獐子島、好當家、大湖股份等為代表的頭部企業,已經在細分賽道構筑起完整的產業鏈與品牌壁壘,市場主導優勢非常突出。
作為全產業鏈、全渠道、全球化的跨國企業,國聯水產深耕水產養殖市場多年,在高效整合供應鏈資源和引領產業技術創新的過程中,建立起了競爭壁壘。除了布局全球海產資源、不斷拓寬產品品類之外,近年來企業正加大綜合水產品類精深加工研發投入,實現水產品從廚房食材到預制食品工業化量產的轉變,其產品已遠銷海內外40多個國家和地區。
大湖股份(600257)是一家以“水面資本化”模式上市的企業,也是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和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在著力發展大健康產業的過程中,企業將水產養殖作為兩大核心業務之一,旗下“大湖”品牌榮膺“中國農產品百強標志性品牌”,系列產品如鳙鰱魚、甲魚、烏龜以及大閘蟹在市場銷售火爆。目前,企業已經形成“自營種苗繁育—科學化養殖—專業化捕撈—水產深加工—銷售一體化+柔性物流供應鏈系統”的淡水漁業發展全產業鏈,預制菜業務成為產業延伸的新熱點。
隨著市場需求持續擴大,國內水產養殖業市場規模也在不斷擴大,以保證食品安全、品質與市場供應量為前提,人工智能、物聯網等高新技術的深度應用,進一步讓水產養殖市場進入智能化發展時代,多個細分賽道迎來了黃金發展機遇。行業評估顯示,2022-2027年期間,我國水產養殖業產值年均復合增速將保持在4%左右,預計到2027年,市場規模將超過1.3萬億元。
我國水產養殖產業發展智能化時期
作為傳統農林牧副漁五大產業中的一部分,水產養殖業是人類利用可供養殖的水域,運用水產養殖技術和設施,從事水生動植物養殖的行業。行業歷史悠久,細分賽道眾多。根據水域環境條件的要求,可以分為淡水養殖、海水養殖、淺海灘涂養殖三類;按照養殖對象,更是細分為魚類、蝦類、蟹類、貝殼類、龜鱉類、藻類等;按照養殖方式,可分為精養、粗養、單養、混養、靜水式、流水式等多種形態。
我國作為全球水產養殖業的主導市場,行業發展歷程已經經歷了四個時期。其中,傳統漁業時期跨度最長。該時期內,受到經濟、技術等因素影響,行業主要以手工勞動為主,養殖規模和收益受到自然條件影響很大,養殖方式主要為粗放式;進入設施漁業時期,行業基本實現了設施化、機械化和工廠化,機械與人力的結合更為緊密,水產規模收益不斷提升;進入21世紀,到了信息漁業時代,信息化技術在養殖場景中的應用越來越普遍,水產養殖效率進一步提升;如今,在政策和市場驅動下,我國水產養殖業已經全面邁入智能化發展時代,物聯網技術、大數據應用成為常態,進一步彌補了傳統養殖模式的不足和短板,在提升養殖規模的同時,進一步確保水產品的安全和質量,行業也全面迎來了高質量發展。
結合相關行業數據可以發現,自2017年以來,受到健康消費升級和政策賦能影響,我國水產養殖業產值規模和水產品產量連年穩步提升。在產業形態和產品品類方面,除了魚類和貝類依然是市場供給主力之外,蝦類、藻類等產量也在全面提升,從側面反映了目前我國居民消費需求日趨多樣化和膳食結構升級的特點。隨著食品安全、品質營養等成為關注熱點后,大量中高端產品逐步成為市場剛需,也推動水產品消費量持續走高。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2023-2028年中國淡水養殖產品行業發展分析與投資前景預測報告》顯示:
今年以來,預制菜受到多重政策利好加持。繼2月首次被寫入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后,7月31日,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家發改委關于恢復和擴大消費措施的通知,要求加快推進預制菜基地建設;近期三部門印發的《輕工業穩增長工作方案(2023—2024年)》中,工信部等多部門將“預制化食品”納入培育壯大的新經濟增長點。
作為預制菜的熱門概念股,國聯水產也持續受到資本市場的高度關注。近年來,國聯水產通過聚焦水產預制菜細分賽道,全面向食品公司轉型取得重大成效。目前公司在水產預制菜領域龍頭地位穩固,市場占有率處于行業領先地位。
水產預制菜作為預制菜的重要品類,一直是各方高度關注的領域,也是不斷有新產品涌現的領域。
數據顯示,2022年水產預制菜規模1047億元,同比增長22.3%。水產預制菜食材品種廣泛,消費場景廣、空間大,開發價值高,預計中國水產預制菜市場將保持較高增長速度,2026年水產預制菜市場規模將達2576億元。
水產預制菜推動冷水魚產業
預制菜按主要原料分為肉類、水產類、糧食類、果蔬菌四類,其中肉禽類占比最高,其次是水產類。渤海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李學鵬指出,我國水產資源豐富,水產品消費大有可為,預制加工潛力巨大。
中國是水產生產和貿易大國,撫遠也是我國冷水魚大市,具有品種豐富的原材料和獨具特色的加工工藝,冷水魚預制菜將成為撫遠最有活力的預制菜。
中國預制菜產業聯盟理事長、一畝田集團CEO鄧錦宏致辭中表示,聯盟將依托自身行業融合優勢,不斷延伸冷水魚產業鏈條,深耕預制菜產業細分市場,形成優勢突出、特色鮮明、競爭有力的“冷水魚預制菜”產業體系,以差異化、生態化、品牌化、國際化為發展路徑,最終打造“全國冷水魚預制菜之都”。
水產品的運輸離不開冷鏈物流技術的發展。中國工程院趙春江院士介紹了水產品的冷鏈物流技術,包括智能網箱技術、水產物流路徑優化、魚類貨架期預測技術等,通過創新技術的落地,為冷水魚產業快速發展保駕護航。
《2023-2028年中國淡水養殖產品行業發展分析與投資前景預測報告》由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本報告對該行業的供需狀況、發展現狀、行業發展變化等進行了分析,重點分析了行業的發展現狀、如何面對行業的發展挑戰、行業的發展建議、行業競爭力,以及行業的投資分析和趨勢預測等等。報告還綜合了行業的整體發展動態,對行業在產品方面提供了參考建議和具體解決辦法。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中國淡水養殖產品行業發展分析與投資前景預測報告
中研普華的整份研究報告向您詳盡描述您所處的行業形勢,為您提供詳盡的內容。中研普華在其多年的行業研究經驗基礎上建立起了完善的產業研究體系,一整套的產業研究方法一直在業內處于領先地位,...
查看詳情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加快玉米大豆生物育種產業化步伐,有序擴大試點范圍,規范種植管理。目前時間過半,這項工作進...
據南方+8月23日消息,雖然日本政府一再宣稱排放核污染水是安全的,但人們依然普遍擔心這會影響到日本進口食品的安全2...
據中證報8月23日報道,國資委正積極部署央企產業煥新行動和未來產業啟航行動,同時,將大力支持“科改企業”“雙百企2...
玩具制造指以兒童為主要使用者,具有娛樂性、教育性和安全性三個基本特征的娛樂器具的制造。我國玩具制造業持續發展零...
兒童用藥未來分析:我國發布第四批鼓勵研發申報兒童藥品清單國家衛生健康委會同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醫保局和...
近幾年來,得益于全球風靡的減肥風潮,減肥食品理念也得以發揚光大。減肥代餐食品具有高纖維、低熱量、易飽腹等特點,...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