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海岸線長達18000多公里,四大海域面積達473萬平方公里,內陸水域面積約17.6萬平方公里,再加上遍布全國的水域網絡,這為水產養殖行業的發展創造了先天有利條件。擁有豐富海洋和內陸水域資源的我國,具備長期規?;l展水產養殖業的優勢條件。
全世界每5條魚中有3條以上由中國人養殖,中國水產養殖產量連續32年穩居世界第一,人均占有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在為中國消費者提供1/3以上動物蛋白的同時,對保障國家糧食安全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我國海岸線長達18000多公里,四大海域面積達473萬平方公里,內陸水域面積約17.6萬平方公里,再加上遍布全國的水域網絡,這為水產養殖行業的發展創造了先天有利條件。擁有豐富海洋和內陸水域資源的我國,具備長期規?;l展水產養殖業的優勢條件。
水產養殖業是人類利用可供養殖的水域,運用水產養殖技術和設施,從事水生動植物養殖的行業。行業歷史悠久,細分賽道眾多。根據水域環境條件的要求,可以分為淡水養殖、海水養殖、淺海灘涂養殖三類;按照養殖對象,更是細分為魚類、蝦類、蟹類、貝殼類、龜鱉類、藻類等;按照養殖方式,可分為精養、粗養、單養、混養、靜水式、流水式等多種形態。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8年中國水產養殖行業深度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顯示:
2022年,全國水產品總產量6865.91萬噸,比上年增長2.62%。其中,養殖產量5565.46萬噸,同比增長3.17%,捕撈產量1300.45萬噸,同比增長0.35%,養殖產品與捕撈產品的產量比例為81.1∶18.9;海水產品產量3459.53萬噸,同比增長2.13%,淡水產品產量3406.38萬噸,同比增長3.13%,海水產品與淡水產品的產量比例為50.4∶49.6。
水產養殖行業發展現狀
近年來,除了餐飲消費市場與家庭餐桌兩大主力消費場景之外,以養殖業與深加工行業的融合發展為契機,經過冷凍、腌制、干制、熏制、熟制、罐裝和綜合利用的水產加工產品不斷涌入市場,營養豐富、風味各異的深加工產品進一步豐富了我國居民的膳食營養結構,創造了更大市場價值。
隨著國內居民食物消費持續升級,結構不斷優化,水產品高蛋白、低脂肪的特性將受到更多的青睞。調研數據顯示,58.3%消費者購買水產品單次金額多集中在51-200元。隨著食品安全、健康飲食等成為關注熱點,以及擴內需、促消費相關政策的頒布,餐飲市場逐漸回暖,居民對于新鮮、健康、高品質食材需求也在增加,水產行業中低端市場剛需性明顯,將推動水產品消費量持續走高。
環保政策倒逼水產養殖產業升級、水產加工能力擴張因素推動水產飼料需求空間打開。國家禁養限養政策實施導致淡水養殖水域縮減和塘租大幅上漲,倒逼養殖戶尋求適合高密度養殖的模式和品類,養殖戶轉養畝產高、價格高的特種水產將是水產養殖業重要的發展趨勢。
《農業農村部關于加快推進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到2022年,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取得明顯進展,生產空間布局得到優化,轉型升級目標基本實現,人民群眾對優質水產品的需求基本滿足,優美養殖水域生態環境基本形成,水產養殖主產區實現尾水達標排放;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達到550個以上,國家級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場達到7000個以上,健康養殖示范縣達到50個以上,健康養殖示范面積達到65%以上,產地水產品抽檢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到2035年,水產養殖布局更趨科學合理,養殖生產制度和監管體系健全,養殖尾水全面達標排放,產品優質、產地優美、裝備一流、技術先進的養殖生產現代化基本實現。
水產養殖行業市場困境
水產種業是種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漁業的戰略性、基礎性核心產業,2022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大力推進種源等農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而水產種業正是現代漁業的“芯片”。
農業農村部印發的《“十四五”全國漁業發展規劃》提出,到2025年,漁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67%,力爭到2035年基本實現漁業現代化。
漁業科技攻關中,新品種的選育,為我國魚類養殖業的快速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截至2021年,我國共審定水產新品種240個,其中魚類新品種121個。
中國水產種業底子薄、起步晚,仍然面臨著很大挑戰。新品種的數量仍然不足,100多種養殖魚類中只有28種魚有新品種。此外,缺乏突破性新品種,大多以快速生長為選育目標,而具有抗病、抗逆、優質、高產優良性狀的突破性新品種少之又少。同時,品種進口依賴大,適合深遠海、鹽堿地、工廠化等新型養殖方式的品種缺乏。
水產養殖行業市場格局
中國水產養殖企業多以分散的個體經營模式為主,大型企業較少。隨著中國國際地位的提高和“一帶一路”戰略的推進,中國水產行業將進一步加強對國際市場的開拓和擴張。
目前,在水產養殖業各個細分賽道,以國聯水產、獐子島、好當家、大湖股份等為代表的頭部企業,已經在細分賽道構筑起完整的產業鏈與品牌壁壘,市場主導優勢非常突出。隨著相關技術的不斷提升,特別是智能化水平不斷提高,水產養殖業的產量規模得到充分保障,也為產業的不斷延伸帶來了助力。
隨著養殖技術的不斷進步和綠色健康養殖持續推進,水產品養殖產量將繼續提高。預計2026年水產品養殖產量5684萬噸,比基期增長8.7%;2031年養殖產量5860萬噸,比基期增長12.0%;養殖產量年均增長1.1%,養殖產量占總產量的比例將提高至82.2%。
《中國水產品展望報告(2022—2031)》報告指出,未來10年,中國漁業將堅持數量和質量并重,不斷提高綜合生產能力,增強競爭力和質量效益,推動高質量發展,產量將平穩發展。隨著國內居民食物消費持續升級,結構不斷優化,水產品高蛋白、低脂肪的特性將受到更多的青睞,市場規模具有較大增長空間。
更多行業詳情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8年中國水產養殖行業深度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中國水產養殖行業深度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水產養殖是人為控制下繁殖、培育和收獲水生動植物的生產活動。一般包括在人工飼養管理下從苗種養成水產品的全過程。廣義上也可包括水產資源增殖。水產養殖有粗養、精養和高密度精養等方式。粗養...
查看詳情
培育鉆石,指的是由人工合成的鉆石。前兩年在高額利潤驅動下,培育鉆石行業一度成為“香餑餑”,大小企業紛紛入局試水...
生物醫用材料及植入器械產業是學科交叉最多、知識密集的高技術產業,其發展需要上、下游知識、技術和相關環境的支撐,...
近年來,山東省按照農業農村部要求,多措并舉節流開源,飼用豆粕減量替代穩步推進,飼料糧節約降耗成效顯著。山東拓展...
眼科高值醫用耗材主要包括人工晶狀體、人工視網膜、人工玻璃體、人工角膜、硬性角膜接觸鏡等。國內眼科器械市場需求大...
日前,工商銀行、農業銀行、建設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和郵儲銀行分別發布公告,從6月8日起下調存款掛牌利率,而上...
隨著AI應用場景的逐步落地,圖像、游戲、機器視覺等領域均迅猛發展,承擔服務器芯片基座、數據傳輸和連接部件功能的AI...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