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產業是生態文明建設和污染防治攻堅戰的中堅力量,是統籌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著力解決突出環境問題、實現綠色轉型發展的重要支撐。近年以來,環保產業雖面臨著諸多困境,但仍處于大有可為的戰略機遇期。
隨著環境保護意識逐漸深入人心,國內外生產環保產品的企業大量涌現,環保市場的競爭也日趨激烈。如何提高和增強中國環保產業的整體競爭能力,是擺在各級政府、行業組織和企業界面前現實而緊迫的問題。
環保產業是生態文明建設和污染防治攻堅戰的中堅力量,是統籌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著力解決突出環境問題、實現綠色轉型發展的重要支撐。近年以來,環保產業雖面臨著諸多困境,但仍處于大有可為的戰略機遇期。隨著環境保護意識逐漸深入人心,國內外生產環保產品的企業大量涌現,環保市場的競爭也日趨激烈。如何提高和增強中國環保產業的整體競爭能力,是擺在各級政府、行業組織和企業界面前現實而緊迫的問題。
近年來,中國環保產業實現較快發展,中國環保產業協會數據顯示,2020年環保產業市場規模2.03萬億元,比2019年增加了10.74%,呈兩位數的增長。截至2020年末,我國環保相關企業有27000多家,其中環保上市公司(含A股、H股及新加坡股市)已超過百家,總市值超過1.1萬億元人民幣,并且繼續呈現健康、快速發展的良好勢頭。
合同環境服務模式越來越被業界有識之士認為是環保企業商業模式升級的主要著力點。這種模式具體到環境監測領域,就表現為引入第三方運營模式。引入獨立于被檢測企業及環保部門的第三方實體,不僅使得以往環境監測領域存在的業主與監測設備提供商在數據準確性問題上的互相扯皮現象不復存在,更重要的是讓環境監測設備商轉而升級為環境監測綜合服務商,比單純賣監測產品更具競爭力和盈利空間。
數據顯示,2013年到2022年,我國在GDP翻了一番的情況下,PM2.5平均濃度下降了57%,重污染天數減少了93%。今年上半年全國PM2.5濃度上升了6.2%,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下降了3.2個百分點,主要有三個方面原因:去年同期基數較低,今年以來氣象條件極為不利,排放有所增加。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8年中國環境保護行業發展前景及投資風險預測分析報告》顯示:
全面推進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在強化項目環評保障、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同時,嚴格生態環境準入管理。健全生態環境法規政策標準,加強生態環境督察執法,堅決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的項目盲目發展。截至去年底,全國共淘汰落后和化解過剩產能鋼鐵約3億噸、水泥4億噸、平板玻璃1.5億重量箱。
全國燃煤鍋爐和窯爐從近50萬臺降低到目前不足10萬臺,減少燃煤使用量4億多噸。北方地區完成農村散煤治理3700萬戶左右,減少散煤消費量7000多萬噸。全國10.3億千瓦煤電機組完成了超低排放改造,6.8億噸鋼鐵產能完成或正在完成超低排放改造。淘汰老舊及高排放機動車超過3000萬輛。
大力推動環境基礎設施建設、開展以生態環境為導向的項目開發(EOD)創新試點,大力發展生態環保產業。去年,全國環保產業營業收入達到2.22萬億元。修復城市水生態系統,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黑臭水體基本消除。
2023年以來,針對重點地區和空氣質量改善壓力比較大的城市,抽調全國生態環境系統執法骨干累計2400多人,組織“專業組+常規組”兩支隊伍,開展空氣質量改善監督幫扶,圍繞排放大戶和重點領域專項任務深挖細查,共發現各類涉氣問題3.2萬個,地方已經整改完成2.6萬個。
保護生態環境有利于改善人民群眾的生活質量。環境質量直接影響著人們的生活品質和身體健康。只有保護好生態環境,才能夠保障人民的身體健康和良好的生活環境。同時,生態環境的改善也將為旅游業和健康產業提供廣闊的發展空間,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當前環保"督察高壓"步入常態化,環保產業市場需求逐步釋放;宏觀政策逆周期調節,助推增加環保產業投資,降低環保企業經營成本;國企改革再出發,紛紛布局環保產業,加速行業整合,環保產業正向品質化、集中化轉型升級。根據我國環保投資規模來測算,預計2026年中國環保產業營業收入最高可達到2.5萬億元,最低也可以達到2.23萬億元。
"十四五"發展規劃,節能環保、生態文明建設的高度不斷被提高,節能環保不僅是是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之首、國民經濟新的支柱產業,生態文明已經上升到與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并列"五位一體"的國家政策高度,前所未有。
泛環保領域涵蓋傳統的污染治理,更包括資源節約、循環經濟等領域。泛環保領域體現經濟結構的變化,與七大新興戰略產業與多領域有交集,相關產業不僅可以得到國家政策層面的支持,個中企業更可以取得長足的發展。得益于國家的政策支持及經濟穩定增長,我國環境保護市場需求持續增長。隨著行業并購重組的推進,未來行業市場集中度將有所提高。
綠色發展是《中國制造2025》指導思想的核心內容之一。《中國制造2025》指出,加強節能環保技術、工藝、裝備推廣應用,全面推行清潔生產;發展循環經濟,提高資源回收利用效率,構建綠色制造體系,走生態文明的發展道路。隨著《中國制造2025》戰略的實施,我國將利用先進節能環保技術與裝備,組織實施傳統制造業能效提升、清潔生產、節水治污、循環利用等專項技術改造,開展重大節能環保、資源綜合利用、再制造、低碳技術產業化示范,必將大幅提高節能環保產業的滲透力。
中研普華利用多種獨創的信息處理技術,對市場海量的數據進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傳遞,為客戶提供一攬子信息解決方案和咨詢服務,最大限度地降低客戶投資風險與經營成本,把握投資機遇,提高企業競爭力。想要了解更多最新的專業分析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2023-2028年中國環境保護行業發展前景及投資風險預測分析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中國環境保護行業發展前景及投資風險預測分析報告
中研普華通過對環境保護行業長期跟蹤監測,分析環境保護行業需求、供給、經營特性、獲取能力、產業鏈和價值鏈等多方面的內容,整合行業、市場、企業、用戶等多層面數據和信息資源,為客戶提供深...
查看詳情
辦公椅是指日常工作和社會活動中為工作方便而配備的各種椅子。Office Mate辦公伙伴將辦公椅分為狹義和廣義,狹義的辦...
微電網是指由分布式電源、儲能裝置、能量轉換裝置、相關負荷和監控、保護裝置匯集而成的小型發配電系統,是能夠實現自...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飛速發展,我國的汽車行業也迎來了長達幾十年的增長期,這同時也推動著駕駛汽車的前市場——駕...
電解水技術與光解水、熱化學制氫的不同特點:電解水技術成熟、設備簡單、無污染,所得氫氣純度高、雜質含量少,適用于...
“醫養結合”一直備受各方關注,具有典型的中國特色。近年大熱的“醫養結合”是將現代醫療服務技術與養老保障模式有效...
寧波市2023年第一批淡水魚魚苗已放流寧波市駱駝街道箭港河,區農業農村局漁業科的工作人員正向河道內放入魚苗。本次放...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