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對環保的重視越來越高,政策層面對于環保行業的支持力度將持續加強,環保投資規模越來越大。2022年,全國生態環境質量保持改善態勢,環境安全形勢基本穩定,但生態環境持續改善的難度明顯加大。
“十三五”以來,得益于技術的進步,中國燃煤電廠超低排放改造了9.5億千瓦,鋼鐵行業的超低排放改造產能達到6.2億噸,完成了2800余個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新建城市垃圾焚燒場240座,新增城市生活垃圾處理能力日均約64萬噸。作為保障“十四五”規劃順利起航的奠基之年,2021年還毫無疑問是沖刺碳達峰、推進碳中和的關鍵節點,意義不可謂不重大。
近些年,國家對環保的重視越來越高,政策層面對于環保行業的支持力度將持續加強,環保投資規模越來越大。2022年,全國生態環境質量保持改善態勢,環境安全形勢基本穩定,但生態環境持續改善的難度明顯加大。
2022年全國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持續下降,生態環境質量改善目標順利完成。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好于年度目標0.9個百分點,PM2.5平均濃度好于年度目標4.6微克/立方米,地表水Ⅰ—Ⅲ類水質斷面比例好于年度目標4.1個百分點;氮氧化物、揮發性有機物、化學需氧量、氨氮排放總量同比分別減少5.5%、3.7%、2.1%、6.8%,均超額完成年度目標。
面向美麗中國遠景建設目標,《“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規劃提出了環境治理、應對氣候變化、環境風險防控、生態保護四個方面的指標,明確了推動綠色低碳發展、控制溫室氣體排放、改善大氣環境、提升水生態環境等方面重點任務,部署了重點行業大氣污染治理、水生態環境提升、重點海灣生態環境綜合治理等領域的重點工程。
中國環境污染形勢依然嚴峻,霧霾天氣多發、城市河道水體黑臭、“垃圾圍城”、土壤污染、危廢處置以及農村環境污染等問題突出,污染治理任重道遠。環保產業的發展顯得尤為重要。在中央環保督察的推動下,各省相繼關停了很多排放不達標、嚴重污染環境的“小、散、亂、污”企業。
石化、鋼鐵、有色、化工、煤炭、水泥等高污染、高能耗行業污染治理需求將進一步釋放。政府投入、居民的宜居環境需求、社會關注度越來越高,由于對大氣污染防治、水質污染防治設備及固體廢棄物處理設備的投資需求巨大,環保產業發展潛力巨大。
據調查發現,近幾年受疫情防控等影響,城市環境設施運行和環衛服務項目成本激增,環保行業受到嚴重沖擊。但在國家積極踐行生態文明建設的大背景條件下,長期來看會對生態環保行業的發展產生積極促進作用。隨著市場需求的繼續釋放,2021年環保產業仍然強勢增長,環保產業規模超過2萬億元,達到約2.18萬億元,較2020年增長約11.8%。2022年中國環保產業總體營收增速放緩,利潤下降,虧損面擴大,應收賬款問題突出,部分企業經營陷入困境。2022年生態環保產業全年總營收約2.22萬億元,同比增長約1.9%。2025年環保產業營業收入有望突破3萬億元。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2023-2027年中國環保產業全景調研與發展戰略研究咨詢報告》顯示:
2021年全球環保產業規模約為12686億美元,其中水處理領域規模最大,占比高達56.29%,固廢處理和環境服務領域規模位列其后,三個領域合計規模占比達到近90%。
產業的綠色發展至少包括三個方面的含義,即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和生態保育。因此,產業的綠色轉型也要從資源、環境和生態上重點發力,在實現路徑上至少有以下四條路徑。
第一,產業的綠色發展要走資源節約的路徑。這是由我國資源國情所決定的,我國人均資源占有量相對較少,因此,要走節能、節地、節水、節糧、節礦的資源節約之路。
第二,產業綠色發展要走環境友好的道路,特別是要注意產業發展不能以進一步加重環境污染為代價,要逐步改善環境質量,包括大氣、水、人居和土壤環境等方面的改善,更不能造成新的環境赤字。
第三,產業的綠色發展要走生態保育的道路。中國在發展產業的同時,要保護好農林草水濕等生態系統,不能降低生態環境的質量和服務功能。我們“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當兩者出現矛盾時,“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
第四,產業的綠色發展要走產業結構優化調整的路徑。要調整優化產業結構。當前我國產業結構偏“重”,“三高”(高消耗、高污染、高排放)產業占比還比較大,綠色發展要減少“三高”產業的占比。要大力推動傳統產業的綠色轉型。同時,要大力培育生態環保產業。生態環保產業有助于生態環境的改善改良,比如環保產業和生態修復產業等,這些產業本身既有產業發展也有改善環境質量的需求。
環保產業規模突破2萬億
近年來,我國生態環保產業快速發展,產業規模持續擴大,生態環境領域科技創新取得進展。美麗中國建設為生態環保產業發展賦能,綠色低碳發展成為產業再次騰飛、實現跨越發展的新突破口。
2022年全國生態環保產業營業收入約2.2萬億元,近三年平均增速為7.6%。生態環境部有關負責人表示,美麗中國建設為生態環保產業發展賦能,生態環保產業將迎來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
近幾年,生態環保產業的規模持續擴大,形成了涵蓋污染治理和生態修復、技術研發、裝備制造、設計施工、運行維護、投資運營、綜合咨詢等全鏈條的生態環保產業體系。
同時,生態環境領域重大的科技創新成果不斷涌現,火電廠的超低排放,大型垃圾焚燒,燃煤煙氣治理,重點行業廢水處理等技術裝備達到了先進的水平。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新一代的技術,正加速向環保領域滲透融合。
生態環境部有關負責人表示,生態環境部將扎實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全力支撐服務環保產業。
科技創新是環保產業扎實發展的核心驅動力,經過這些年的發展,我國的環保科技創新逐漸形成體系,并且在各個領域都實現了重大突破。
中國科學院黨組成員、副院長張濤院士在發言中講到,中國科學院高度重視生態環境領域的科技創新工作,特別是2014年啟動了率先行動計劃以來,在水體污染控制、國家重大專項、典型脆弱生態環境保護與修復、重點研發計劃等國家重大科技任務支持之下,在中國科學院自主部署的美麗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科技工程、變革性潔凈能源關鍵技術與示范、煤炭清潔燃燒與低碳利用等先導專項的支持之下,在節能減排、清潔能源、水土氣污染治理、生態保護與恢復等方面產出了一大批重大成果,突破了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培養了一批科技領軍人才,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和相關產業轉型升級提供了堅實的科技支撐。
《2023-2027年中國環保產業全景調研與發展戰略研究咨詢報告》由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本報告對該行業的供需狀況、發展現狀、行業發展變化等進行了分析,重點分析了行業的發展現狀、如何面對行業的發展挑戰、行業的發展建議、行業競爭力,以及行業的投資分析和趨勢預測等等。報告還綜合了行業的整體發展動態,對行業在產品方面提供了參考建議和具體解決辦法。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7年中國環保產業全景調研與發展戰略研究咨詢報告
“十三五”以來,得益于技術的進步,中國燃煤電廠超低排放改造了9.5億千瓦,鋼鐵行業的超低排放改造產能達到6.2億噸,完成了2800余個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新建城市垃圾焚燒場240座,新增城市生活6...
查看詳情
一、管線鋼的概念管線鋼是指用于輸送石油、天然氣等管道所用的一類具有特殊要求的鋼種,根據厚度和后續形成等方面的不...
據新聞5月11日消息,繼片仔癀大幅漲價后,有北京銀河SOHO門店店員表示“過不了多久安宮牛黃丸也可能漲價。”券商研報9...
精品酒店是指位于大型商業圈內,配置一整套高標準硬件設施和酒店服務系統,聘請專業酒店服務公司經營和管理,為城市高...
公路運輸(highwaytransportation)是在公路上運送旅客和貨物的運輸方式。是交通運輸系統的組成部分之一。主要承擔短1...
電力信息化是指應用通信、自動控制、計算機、網絡、傳感等信息技術,結合企業管理理念,驅動電力工業舊傳統工業向知識...
一、代理記賬的定義代理記賬的定義 《會計法》第36條明確規定:“不具備設置條件的應當委托經批準設立從事會計代理記...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