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衛生健康人才培養、醫療衛生機構能力建設,提升醫療服務能力。下達重大傳染病防控經費208.81億元,開展艾滋病防治、擴大國家免疫規劃、結核病防治等。推動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和村衛生室實施基本藥物制度。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加力提效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完善稅費支持政策,切實提高精準性和有效性,大力優化支出結構,著力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增強國家重大戰略和重點民生保障,財政改革發展各項工作扎實推進。上半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19203億元,同比增長13.3%,31個省份收入同比均實現正增長。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33893億元,同比增長3.9%,支出結構不斷優化,基本民生、鄉村振興、區域重大戰略、教育、科技攻關等重點領域支出得到有力保障。
第一階段(6月16日前)由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對轄區衛生室(社區衛生服務站)全面檢查,6月16日前將檢查結果錄入考核系統,以備區級抽查;第二階段(6月19日-6月28日)區衛健委組織考核組,檢查各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區人民醫院、中醫院、區婦計中心。檢查考核采取現場查看、走訪核查和查閱資料、信息系統相結合的方法,分3組同時進行。
醫療衛生服務保障精準有力
一是促進衛生健康服務水平穩定提升。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人均財政補助標準提高至89元。下達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補助資金725.09億元,支持開展0-6歲兒童、孕產婦、老年人等重點人群健康管理、預防接種服務、農村婦女“兩癌”檢查等項目。繼續支持實施公立醫院改革與高質量發展示范項目,激勵引導一批地區推廣三明醫改經驗。
推動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衛生健康人才培養、醫療衛生機構能力建設,提升醫療服務能力。下達重大傳染病防控經費208.81億元,開展艾滋病防治、擴大國家免疫規劃、結核病防治等。推動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和村衛生室實施基本藥物制度。
二是推動醫療保障事業高質量發展。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人均財政補助標準達到每人每年640元,中央財政已下達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補助資金3519.52億元。夯實醫療救助托底保障,中央財政下達醫療救助補助資金296.51億元,支持各地資助符合條件的困難群眾參保,對其難以負擔的基本醫療自付費用給予補助。支持各地醫保信息化標準化、基金監管、醫保支付方式改革、藥品和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等工作,提升醫療服務與保障能力。支持實施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示范試點項目,促進中醫藥振興發展。
中研研究院出版的《2023-2028年中國醫療衛生市場深度全景調研及投資前景分析報告》顯示
2023醫療衛生行業市場深度調研與發展現狀
互聯互通、信息資源共享是醫療衛生行業中的重要任務。盡管目前醫療信息化發展迅速,但在此過程中,醫院的信息化系統之間信息資源不能整合、信息不能互聯互通等現象依然嚴重,“十三五”期間,醫療衛生行業的一個重要發展方向即是互聯互通、融合發展。未來,隨著技術的快速發展、新產品開發的加快和企業經營實力與創新能力的不斷增強,醫療產業鏈將向縱深方向發展。
全國醫療衛生機構總數1030935個,比上年增加8013個。其中:醫院36570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977790個,專業公共衛生機構13276個。與上年相比,醫院增加1176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增加7754個。全國共設置10個類別的國家醫學中心和兒童類別的國家區域醫療中心。
醫院中,公立醫院11804個,民營醫院24766個。醫院按等級分:三級醫院3275個(其中:三級甲等醫院1651個),二級醫院10848個,一級醫院12649個,未定級醫院9798個。
全國衛生總費用初步推算為75593.6億元,其中:政府衛生支出20718.5億元,占27.4%;社會衛生支出33920.3億元,占44.9%;個人衛生支出20954.8億元,占27.7%。人均衛生總費用5348.1元,衛生總費用占GDP的比例為6.5%。
2022年末,全國共有醫療衛生機構103.3萬個,其中醫院3.7萬個,包括公立醫院1.2萬個,民營醫院2.5萬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98.0萬個,其中鄉鎮衛生院3.4萬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3.6萬個,門診部(所)32.1萬個,村衛生室58.8萬個;專業公共衛生機構1.3萬個,其中疾病預防控制中心3385個,衛生監督所(中心)2796個。
在改革的推動下,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新中國成立初期,全國只有醫療衛生機構3670個,醫療衛生機構床位8.5萬張,衛生技術人員54.1萬人。醫療設備極其簡陋,醫療技術水平低下。
在中國這個有著13億多人口的發展中大國,醫療衛生關系億萬人民健康,是一個重大民生問題。中國高度重視保護和增進人民健康。憲法規定,國家發展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現代醫藥和傳統醫藥,保護人民健康。圍繞憲法,中國逐步形成了相對完善的衛生法律法規體系。
到2025年,醫療衛生服務體系進一步健全,資源配置和服務均衡性逐步提高,重大疾病防控、救治和應急處置能力明顯增強,中西醫發展更加協調,有序就醫和診療體系建設取得積極成效。
到2035年,形成與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相適應,體系完整、分工明確、功能互補、連續協同、運行高效、富有韌性的整合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醫療衛生服務公平性、可及性和優質服務供給能力明顯增強,促進人民群眾健康水平顯著提升。
未來,繼續推動落實已出臺的醫療衛生、交通運輸、自然資源等領域中央與地方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方案,進一步合理確定中央與地方支出責任,明確中央與地方職責范圍。完善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體系,規范相關轉移支付資金使用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益。落實《關于進一步推進省以下財政體制改革工作的指導意見》,指導地方推動完善省以下財政體制,建立健全權責配置更為合理、收入劃分更加規范、財力分布相對均衡、基層保障更加有力的省以下財政體制。
醫療衛生行業研究報告旨在從國家經濟和產業發展的戰略入手,預測未來業務的市場前景,以幫助客戶撥開政策迷霧,尋找行業的投資商機。醫療衛生報告在大量的分析、預測的基礎上,研究了行業今后的發展與投資策略,為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洞察先機,根據市場需求及時調整經營策略,醫療衛生為戰略投資者選擇恰當的投資時機和公司領導層做戰略規劃提供了準確的市場情報信息及科學的決策依據。
未來醫療衛生行業行情如何,請點擊中研研究院出版的《2023-2028年中國醫療衛生市場深度全景調研及投資前景分析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版鋼鐵行業兼并重組機會研究及決策咨詢報告
企業并購包括兼并與收購。公司兼并是指經由轉移公司所有權的形式,一家或多家公司的全部資產與責任不需經過清算都轉移為另一公司所有,而接受全部資產與責任的另一公司仍然完全以自身名義繼續運...
查看詳情
海帶食品需求旺,從而促進了海帶精深加工的發展。“綠色”的海帶正逐漸長成“藍色”大產業,形成了海洋食品由簡單粗加...
近期,全球最大的鎳生產國印尼推遲了采礦配額的發放,導致礦端供應緊張且價格上漲。進入“金九銀十”鎳市場將走向何方...
2.5米口徑墨子巡天望遠鏡正式投入觀測并發布仙女座星系照片9月17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紫金山天文臺大視場巡天望遠鏡...
桑葚在中國的市場規模龐大,每年都有大量的桑葚銷售和消費。特別是在桑葚豐收季節,各地的農民和果農都會將新鮮的桑葚...
今年受河南等地“爛場雨”天氣影響,小麥單產水平下降,但種植面積增加,小麥總產略降,整體保持較高水平。據國家統計...
國內全屋定制家具細分程度較為充分,定制家具主要包括柜體、五金、柜門、臺面等等家裝產品,另外也包括整合起來的全屋...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