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設備行業在光伏產業鏈中起著重要的支撐作用,較大程度上決定了光伏電池生產工藝的技術水平及生產成本。光伏設備行業主要包括硅料生產設備、硅片生產設備、光伏電池和組件生產設備以及光伏系統支持部件生產設備等一系列光伏設備的研發制造。
在全球越來越多的國家加入碳中和的一致共識下,風力發電、光伏發電等可再生能源在電力結構中的比重有望快速提升。而其中,由于光伏發電成本的持續大幅下降、以及地面電站、分布式光伏、BIPV等應用場景的不斷拓寬,未來全球光伏發電的裝機容量有望持續快速增加。根據中國光伏行業協會(CPIA)的預測,保守情況下2025年我國新增光伏裝機容量將達到90GW,相比2020年48.2GW,復合增速為13.3%。而2025年全球新增光伏裝機容量為270GW,相比2020年130GW,復合增速為15.7%。
光伏設備行業作為光伏產業的支撐行業而存在,我國作為全球最大的太陽能電池生產國,太陽能電池行業發展帶動了光伏產業的整體興起,進而催生了我國的光伏設備行業。
光伏設備行業在光伏產業鏈中起著重要的支撐作用,較大程度上決定了光伏電池生產工藝的技術水平及生產成本。光伏設備行業主要包括硅料生產設備、硅片生產設備、光伏電池和組件生產設備以及光伏系統支持部件生產設備等一系列光伏設備的研發制造。
光伏設備行業的發展與光伏行業的發展景氣度密切相關。數據顯示,我國2021年新增光伏發電并網裝機容量5297萬千瓦,連續9年穩居世界首位。截至2021年底,光伏發電并網裝機容量達到3.06億千瓦,突破3億千瓦大關,連續7年穩居全球首位。據預測,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到2030年,我國光伏發電裝機需要達到9~10億千瓦;到2060年,則需要達到30~35億千瓦。光伏發電在迎來空前發展機遇與發展空間的同時,也面臨諸多挑戰。
經過多年發展,我國光伏設備行業已基本具備太陽能電池制造設備的整線裝備能力。我國光伏設備企業制造的設備應用包括從硅材料生產、硅材料加工、硅片加工到太陽能電池芯片的生產以及相應的純水制備、環保處理、凈化工程的建設。其中,晶體硅生長設備發展最為迅速。國產單晶硅生長爐以優良的性價比占據了國內市場的絕對統治地位,并批量出口亞洲,而國產多晶硅鑄錠爐在產品主要性能指標上和國外設備相差無幾,已經開始在國內光伏企業中大量使用。
近年來,國家相繼發布了“中國制造”和《智能光伏產業發展行動計劃》,推動了光伏產業智能化升級加快了先進太陽能電池及部件的智能化制造,推動了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與光伏產業的深度融合,發展智能光伏集成運維。未來,光伏智能制造工廠要求全面部署MESERP等智能化制造管理系統,生產投料、設備狀態、質量控制、環境監測等將實現全程的自動監測和調度。智能化發展將有效提升生產效率、設備性能質量同時能提高光伏產品全周期信息化管理水平。
據國家能源局數據統計,2013 年以來,我國光伏發電累計裝機量增長迅速,從 2013 年的 19.42GW 增長至 2021 年的 306GW,全國光伏發電累計裝機量已超過 15 倍增長。據《中國光伏產業發展路線圖 2021》顯示,預計在“十四五”期間,全球每年新增光伏裝機規模將超過 220GW,我國每年新增光伏裝機規模將超 75GW。我國光伏發電累計裝機量將進一步擴大,樂觀情況下 2025 年有望達到 700GW。光伏產業景氣度的增加肯定會擴大配套設備的需求。
2022年我國光伏設備產業發展情況
2022年,我國主要光伏企業均發布了規模宏大的光伏產能擴張計劃,并覆蓋到硅棒、硅片、電池、組件等各產業鏈環節。在此擴產勢頭的拉動下,相關設備廠商訂單不斷增長。2022年我國光伏設備產業規模超過650億元,同比增長62.5%。在產業方面,我國光伏設備企業銷售收入持續保持增長,大尺寸、薄片化、SMBB等先進技術迭代,以及資本對于TOPCon、HJT等高效電池技術的關注也成為行業產能擴張的主要邏輯,我國市場上已經難覓非國產化光伏制造設備。同時,光伏設備企業的海外出口快速增長,印度、美國、土耳其等海外市場迎來了新一輪擴產潮及我國多家頭部光伏企業在東南亞等地區加速進行一體化產能建設為我國光伏設備制造企業帶來大量海外訂單。設備企業的盈利水平有一定修復,企業間出現一定分化。更多的設備企業開始采取多元化技術路線,向著跨環節、多路線、一體化解決方案供應商的方向發展。部分硅材料設備廠商持續拓展硅片代工等新業務,并取得較多營收。
在技術發展領域,我國光伏設備企業從硅材料生產、硅片加工、光伏電池片、組件設備的生產到相應的純水制備、環保處理、凈化工程的建設、以及與光伏產業鏈相應的檢測設備、模擬器等,已經具備成套供應能力,部分產品如清洗設備、制絨機、擴散爐、氧化退火爐、LPCVD、管式PECVD、印刷機、單晶爐、串焊機、層壓機、檢測及自動化設備等已基本實現全國產化,并進行不同程度的出口。2022年,光伏行業逐步確定了以n 型大尺寸硅片、TOPCon電池片為主要技術路徑的新趨勢,由此帶來相關設備領域的變革,包括TOPCon電池產線產能累計投產約80GW,規劃產能達到190GW,TOPCon電池產線投資成本快速降低至約19萬元/MW,下半年以來新建TOPCon電池整線而非由PERC產線升級改造成為主流選擇。此外,HJT、鈣鈦礦等新型電池技術路線也有較大進展,設備國產化比例迅速提高,成本顯著下降。
據中研普華產業院研究報告《2023-2027年中國光伏設備行業市場全景調研與競爭格局分析報告》分析
我國光伏設備行業發展,與下游光伏行業的發展密切相關。提高光電轉換效率 、降低生產成本是近些年光伏行業發展的主題,并推動行業技術快速成熟并迅速推廣,某項新工藝成熟后,其市場滲透率將迅速提高,從而要求光伏設備供應商及時推出適應下游行業技術發展路線的新產品,以實現工藝進步。
隨著光伏行業工藝水平不斷提高,對降低使用成本和維護成本的需求不斷增強,光伏設備行業不斷往精細化、智能化的高端路線發展,低端設備逐漸被淘汰。同時,TOPCon電池、HJT 電池等新型技術路線的變革提速帶動擴產節奏加速,也帶來了新型光伏設備的需求,與之相應生產線的新增與更新換代為光伏設備行業打開了新的市場。
目前,光伏設備行業已經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從原材料的開采、加工到太陽能電池和組件的生產、安裝和維護,各個環節都有專業的企業和人才從事相關工作。
提高光電轉換效率、降低生產成本不僅是光伏行業過去幾年的技術發展主題,也是未來幾年的發展思路。相應地,光伏設備行業需持續推出新產品,以滿足光伏行業的技術進步需求。
市場規模
在內需和出口增長的雙重作用下,光伏設備市場將繼續健康向好發展,根據中國光伏行業協會預測,2025年全球光伏設備市場規模將達到701.84 億元。
隨著全球范圍內對清潔能源的需求不斷增加,光伏設備行業的前景非常廣闊。目前,全球光伏發電的總裝機容量已經超過1.5億千瓦,預計到2030年將達到3.6億千瓦以上。同時,政府政策的支持和鼓勵也為光伏設備行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光伏設備行業研究報告旨在從國家經濟和產業發展的戰略入手,分析光伏設備未來的政策走向和監管體制的發展趨勢,挖掘光伏設備行業的市場潛力,基于重點細分市場領域的深度研究,提供對產業規模、產業結構、區域結構、市場競爭、產業盈利水平等多個角度市場變化的生動描繪,清晰發展方向。
欲了解更多關于光伏設備行業的市場數據及未來行業投資前景,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產業院研究報告《2023-2027年中國光伏設備行業市場全景調研與競爭格局分析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7年中國光伏設備行業市場全景調研與競爭格局分析報告
在全球越來越多的國家加入碳中和的一致共識下,風力發電、光伏發電等可再生能源在電力結構中的比重有望快速提升。而其中,由于光伏發電成本的持續大幅下降、以及地面電站、分布式光伏、BIPV等應...
查看詳情
蘋果稱iPhone12在中國大陸符合標準報道稱,有媒體人士致電蘋果技術支持熱線,接線技術顧問表示,相關報告屬于第三方提...
首批 iPhone 15 Pro 系列機型狀態已經更新為“準備發貨”,預計 9 月 22 日送達。蘋果 iPhone 15 Pro Max...
牧草,一般指供飼養的牲畜食用的草或其他草本植物。牧草再生力強,一年可收割多次,富含各種微量元素和維生素,因此成...
調味醬行業作為一項具有重要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行業,在國內外市場經濟發展迅速的今天得到了高度重視。作為消費品,...
據商務部網站,2023年1-8月,全國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33154家,同比增長33%;實際使用外資金額8471.7億元人民幣,同比...
在需求的拉動下,9月中上旬山東雞蛋價格仍小幅上漲。隨著雞蛋供應量增多,同時高價位抑制終端需求,近期蛋價小幅回落9...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