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池片出口保持增長。數據顯示,1-7月,中國電池片出口額為27.26億美元,同比增長35.42%,出口量為22.65GW,同比增長80.86%。目前,土耳其、印度和柬埔寨成為中國電池片的前三大出口市場。數據顯示,1-7月,中國電池片對土耳其出口額為9.04億美元,同比增長107.74
中國光伏產品出口成績亮眼。數據顯示,2023年1-7月,中國光伏產品出口額達320億美元,同比增長約6%,再創歷史新高。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光伏分會秘書長張森預計,受東南亞、歐美、拉美等地區對光伏裝機量需求加大,企業海外布局進程加快,N型電池供不應求以及國際能源署對全球光伏裝機量預期的大幅上調等因素的影響,2023年全年中國光伏產品出口額有望接近600億美元,同比增長20%左右。
中國光伏出口額再創歷史新高
今年以來,中國硅片出口額實現穩定增長。數據顯示,1-7月,中國光伏硅片出口額達到30.74億美元,同比增長15.04%。從出口市場來看,中國硅片出口市場主要集中在東南亞國家。其中,越南位列中國硅片出口市場的第一位,1-7月,中國硅片出口越南的金額為7.81億美元,同比增長16.15%;泰國位列中國硅片出口市場的第二位,1-7月,中國硅片出口泰國的金額為7.80億美元,同比增長79.25%;馬來西亞位列中國硅片出口市場的第三位,1-7月,中國硅片出口馬來西亞的金額為7億美元,同比下降1.97%。
中國電池片出口保持增長。數據顯示,1-7月,中國電池片出口額為27.26億美元,同比增長35.42%,出口量為22.65GW,同比增長80.86%。目前,土耳其、印度和柬埔寨成為中國電池片的前三大出口市場。數據顯示,1-7月,中國電池片對土耳其出口額為9.04億美元,同比增長107.74%;對印度出口額為5.81億美元,同比增長40.13%;對柬埔寨出口額為4.22億美元,同比增長132.99%。
中國光伏組件出口增速減緩。數據顯示,1-7月,中國光伏組件出口額為261.2億美元,同比增長2.1%;出口量為123GW,同比增長30.4%。荷蘭、巴西、西班牙成為中國光伏組件的前三大出口市場。數據顯示,1-7月,中國光伏組件對荷蘭出口額為72.13億美元,同比上漲5.08%;對巴西出口額為22.80億美元,同比下降22.15%;對西班牙出口額為15.39億美元,同比下降18.18%。
中國逆變器出口額保持高速增長。數據顯示,1-7月,中國逆變器出口額為69.17億美元,同比增長71.51%。荷蘭、德國、南非成為中國逆變器的前三大出口市場。數據顯示,1-7月,中國逆變器對荷蘭出口額為22.78億美元,同比增長126.98%;對德國出口額為6.86億美元,同比增長181.06%;對南非出口額為4.5億美元,同比增長453.22%。
目前,主流電池與組件廠商產能處于較為滿開狀態,整體看,光伏設備的產、銷量充足,但考慮到當下由PERC向TOPCon和HJT轉變以及落后產能淘汰,設備需求空間依然巨大。據披露,今年一季度,不少企業的訂單依然旺盛。
去年,中國新增和累計光伏裝機量繼續保持全球第一。同時,硅料價格持續高漲后急劇下跌震蕩,今年整體來看,光伏主鏈價格再次進入緩降通道。成本的降低將會極大釋放終端裝機需求,傳統企業及新進入者擴產節奏加快,增加設備的增量需求。
京山輕機通過重大資產重組收購蘇州晟成100%股權,新增光伏組件自動化生產線設備產品,營業收入規模有較大提升。
2023年一季度內,晟成光伏已連續簽下3個大單,銷售對象包括國內龍頭晶澳科技、通威股份的旗下公司與印度光伏企業信實新太陽能。3個大單累計金額高達18.99億元,已占到京山輕機2021年度經審計營業收入的46.48%。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2023-2027年中國光伏設備行業市場全景調研與競爭格局分析報告》顯示:
而其他光伏設備相關廠商均披露去年業績呈現高速增長。其中,高測股份公司人士向記者表示,這主要得益于公司的產能規模效益顯現。羅博特科公司人士表示,由于下游旺盛的設備需求,公司TOPCon電池自動化設備訂單充足。
作為上游切割設備供應商,高測股份的切割設備迎來旺盛需求。財報顯示,2022年高測股份實現營業收入35.7億元,同比增長127.92%,實現歸母凈利潤7.5億元,同比增長356.66%。
對此,高測股份公司人士表示,去年除了設備訂單大幅增加以外,公司亦對市場結構進行調整,金剛線產能及出貨量大幅提升,毛利率有所改善;同時,公司創新業務領域內,切割設備及切割耗材產品競爭力在業內較為領先,訂單穩步增長。
高測股份年報中提到,去年公司與晶澳、晶科、高景、天合光能等光伏企業均簽訂了大額設備銷售訂單,公司光伏切割設備類產品共實現營收14.74億元,同比增長50.41%。公司光伏切割設備類產品在手訂單合計金額14.74億元,同比增長74.03%;硅片切割加工服務業務共實現收入9.29億元,同比增長778.15%。
羅博特科預計,2022年全年盈利2400萬元至3600萬元,同比增151.2%至176.8%。近期,公司還公告稱,與鈞達集團下兩家控股子公司在連續12個月內簽訂日常經營合同累計金額約1.65 億元,合同標的為工業自動化設備及改造。其中,2023年內簽訂合同約9000萬元。
羅博特科公司人士表示,目前公司的訂單量比較充足,訂單總體仍以光伏電池片自動化業務為主,結構上看,大部分為TOPCon方面的訂單。今年TOPCon的擴產規模尤其大,為公司后續業績增長帶來動力。
晶盛機電2022年實現營收106.38億元,同比增長78.45%;歸母凈利潤29.24億元,同比增長70.80%,公司表示,業績增長主要系光伏新增裝機持續增長,帶動單晶爐業務快速增長等的推動。
N型TOPCon技術迭代窗口
光伏電池處于P型轉N型的技術迭代窗口期。主流P型電池效率幾近理論極限,N型TOPCon可以和現有PERC產線相兼容,具備商業可行性,是目前產業化較快的新技術。
今年以來,已經有多家光伏企業計劃擴大一體化產能。
4月4日晚,上機數控發布公告稱,公司擬在江陰臨港經濟開發區投資建設年產16GW光伏組件項目。項目總投資預計50億元。上機數控表示,待組件產能建設完畢,公司的產能將覆蓋光伏產業鏈中硅料、硅片、電池、組件四個主要環節,形成產業鏈一體化格局。
晶澳科技多次出手加碼一體化產能。公司2月24日晚公告稱,擬發行不超89.6億元可轉債,用于包頭晶澳(三期)20GW拉晶切片項目、年產10GW高效電池和5GW高效組件項目、年產10GW高效率太陽能電池片項目,并補充流動資金;1月19日晚,公司公告稱,擬在鄂爾多斯市建設光伏全產業鏈低碳產業園項目,涉及光伏原材料、拉晶、硅片、電池等環節,總投資約400億元。
今年以來,光伏巨頭擴產更多是沿著產業鏈垂直方向,通過覆蓋產業鏈多環節,擴大利潤空間。目前,光伏龍頭企業的發展戰略基本一致,未來光伏企業可能需要在各個環節都具備一定實力。
《2023-2027年中國光伏設備行業市場全景調研與競爭格局分析報告》由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本報告對該行業的供需狀況、發展現狀、行業發展變化等進行了分析,重點分析了行業的發展現狀、如何面對行業的發展挑戰、行業的發展建議、行業競爭力,以及行業的投資分析和趨勢預測等等。報告還綜合了行業的整體發展動態,對行業在產品方面提供了參考建議和具體解決辦法。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7年中國光伏設備行業市場全景調研與競爭格局分析報告
在全球越來越多的國家加入碳中和的一致共識下,風力發電、光伏發電等可再生能源在電力結構中的比重有望快速提升。而其中,由于光伏發電成本的持續大幅下降、以及地面電站、分布式光伏、BIPV等應...
查看詳情
據中國石化涪陵頁巖氣田消息,該氣田作為我國首個投入商業開發的大型頁巖氣田,累計產氣量日前已突破600億立方米。涪2...
9月22日,國務院國資委研究中心在第六屆中國企業論壇上發布了《中央企業高質量發展報告(2023)》(下稱《報告》)。2...
拍賣是專門從事拍賣業務的拍賣行接受貨主的委托,在規定的時間與場所,按照一定的章程和規則,將要拍賣的貨物向買主展...
掩膜版,又稱光罩、光掩膜、光刻掩膜版、掩模版等,是下游行業產品制造過程中的圖形“底片”轉移用的高精密工具,是承...
目前我國的氫燃料電池仍處于發展初期,核心技術尚未成熟,發展形式呈現多元化。行業的上游主要分為氫氣供給和組件材料...
玉器,即使用天然玉石加工制成的器物。中國早在八千多年前就有了玉器,并不間斷地延續到現在。玉器的出現是遠古石器的...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