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公立醫療為主體,民營醫療作為有效補充。長期以來,中國的醫療體系以公立醫療機構為主體,民營醫療機構是公立醫療體系外的有效補充。隨著人口老齡化問題的出現,中國醫療服務供需關系將面臨較大錯配,公立醫療體系 的運轉相對復雜,擴張受限,民營醫療的靈活性可以提
欲了解更多中國民營醫療行業的未來發展前景,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產業院研究報告《2023-2028年中國民營醫療行業市場現狀調查研究與發展戰略預測報告》。
以公立醫療為主體,民營醫療作為有效補充。長期以來,中國的醫療體系以公立醫療機構為主體,民營醫療機構是公立醫療體系外的有效補充。隨著人口老齡化問題的出現,中國醫療服務供需關系將面臨較大錯配,公立醫療體系 的運轉相對復雜,擴張受限,民營醫療的靈活性可以提供更多支持。
?
民營醫院數量高速增長,高等級醫院不足。根據中國衛生統計年鑒,過去十年間中國的公立醫療體系保持穩定,公立醫院的數量基本維持在 1.2 萬家左右;民營醫療高速發展,民營醫 院的數量從 2012 年的 9,786 家增長至 2021 年的 2.48 萬家,年復合增長率達到 10.87%。 從醫院等級來看,民營醫院數量雖然較多,但是仍然以二級醫院和一級醫院為主,三級醫院 占比不到 2%左右。2021 年全國三級醫院共有 3,275 家,其中公立三級醫院 2,789 家,民營 三級醫院只有 486 家。
?
民營醫療對于醫生資源的吸引力不足。我們認為,民營高等級醫院的缺失,主要是因為對于 頂級醫生資源的吸引力不足,長期以來,公立醫療體系的學術資源豐富、職稱評定占優、職 業發展路徑清晰,民營醫院只能通過市場化的薪酬體系吸引醫生。根據中國衛生統計年鑒, 2021 年公立醫院衛生技術人員 553 萬人,其中職業醫師 180 萬人;2021 年民營醫院衛生技 術人員 159 萬人,其中職業醫師 44 萬人。
?
與公立醫院相比,民營醫院的業務量有較大差距。過去十年,公立醫院的診療人次從 22.9 億 人次增長至 32.7 億人次,年復合增長率為 4%,手術量從 3,034 萬人次增長至 6,549 萬人 次,年復合增長率為 9%;民營醫院的診療人次從 2.5 億人次增長至 6.1 億人次,年復合增長 率為 10%,手術量從 408 萬人次提升至 1,025 萬人次,年復合增長率為 11%。與公立醫院相比,民營醫院的診療人次和手術量還有較大差距,充分體現公立醫療的主體地位和民營醫 療的有效補充地位。
?
從需求端來看,人口老齡化大勢所趨,醫療需求面臨較大增長壓力。根據國家統計局,2000- 2021 年,中國 65 歲及以上人口數量從 8821 萬人增長至 2.1 億人,占比從 7.0%提升至 14.9%,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抽樣調查,未來 10 年預計將有 12.9%(55- 64 歲)的人群進入老齡化階段,人口老齡化問題將進一步加重。考慮到老年人的心腦血管、 內分泌、腫瘤等疾病的發病率顯著高于年輕人,我們預計中國醫療需求未來 10 年將面臨較 大的增長壓力。
?
從支付端來看,預計未來 10 年醫保基金運行壓力較大。過去 20 年間醫保基金整體運行穩 定,根據國家統計局,2000-2021 年中國城鎮基本醫療保險收入從 170 億增長至 2.9 萬億, 中國城鎮基本醫療保險開支從 125 億增長至 2.4 萬億,截至 2021 年底,醫保基金累計結余 3.6 萬億。未來 10 年醫保基金運行壓力較大,根據國家統計局,未來 10 年預計將有 14.52% (男性 55-64 歲+女性 45-54 歲)的人口進入退休階段,預計將有 10.49%(15-24 歲)的人 口成為新增就業人群,由于退休人群高于新增就業人群,我們預計未來 10 年醫保基金的整 體運行壓力較大。
?
從供給端來看,公立醫院擴張受到限制,民營醫院有望發揮有效補充價值。考慮到人口老齡化帶來的需求端壓力,我們認為醫療供給端的擴張刻不容緩,然而公立醫院的擴張受到多方 面的限制,前文分析指出過去 10 年幾乎沒有增長,預計未來 10 年也很難形成擴張趨勢,主 要原因包括:1)公立醫院對于財政的依賴程度較高,近年來國家財政支出的增速明顯放緩, 預計未來對于公立醫院的財政補貼很難長期維持;2)公立醫院對于醫保基金的依賴程度較高,隨著醫保基金控費壓力的增大,公立醫院的擴張難度增大。對比來看,民營醫院對于財政和醫保的依賴程度相對較低,存量醫院的病床使用率存在提升空間,新建醫院的投入建設更為靈活,未來有望更多發揮有效補充價值。
?
經過近10年的市場運作成熟和政策方針鼓勵,社區全科、兒科、中醫領域出現了一批處于發展早期的新興醫療機構,在婦產、眼科、口腔、醫美等領域已經出現了一大批集團化、連鎖化的社會辦醫機構,同樣在心血管、腫瘤、腦科、精神等復雜專科,社會辦醫也出現了一些運營優秀的頭部醫療集團。
?
“差異化、補充發展”依舊是民營醫療形態的發展核心。經歷了疫情三年的診療量下降和存量客戶競爭,公立醫療服務在體量、資金、人才上的優勢持續膨脹,特需門診與就醫流程的持續優化,非公醫療在專科專病、特色需求、區位便捷度、診前中后服務關懷、家庭式健康管理、保險支付平臺成為更明顯的差異化方向。
?
擁有巨大醫療服務網絡的大型醫療集團正加快形成。隨著更多私立上市醫療集團的組建和籌備(如愛爾眼科、海吉亞、錦欣醫療等),加上中央企業同政府辦醫同等待遇等“第二國家隊”的整合趨勢明顯,華潤系、通用系、國藥系有機會發揮供應鏈和醫聯體的協同優勢,更強勢地布局,但當前階段重點仍在基層醫療和縣域綜合醫療、常見重癥醫療中。
?
全面診所備案制的推行,是為了更快擴大社會辦醫在基層的力量,一方面擴大基礎型、常見型的社區醫療服務供給,如山西衛健委發布的“支持社會辦醫療機構向基層延伸設置門診部或診所”。另一方面也強調基層醫療聚焦優勢專科,“推動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提供特色化的社區專科診療服務”。基層尤其是縣域市場缺醫少藥仍然亟待解決。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中國民營醫療行業市場現狀調查研究與發展戰略預測報告
本報告利用中研普華長期對民營醫療行業市場跟蹤搜集的一手市場數據,同時依據國家統計局、國家商務部、國家發改委、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行業協會、中國行業研究網、全國及海外專業研究機構提供...
查看詳情
受北向資金連續流出及市場情緒持續低迷影響,化工板塊隨市震蕩。9月以來,化工ETF(516020)標的指數細分化工指數區間...
馬鈴薯除了作為食物,還在醫學和生物研究中具有廣泛應用。馬鈴薯的塊莖中含有大量的淀粉和糖分,因此在工業上可用于制...
我國通用汽油發電機組產品主要面向海外市場,2020 至 2022 年總出口額分別為 15.50 億美元、20.77 億美元、21.0...
據了解,雖然今年楊梅產量減少,個頭較小,但少而精,質量好,甜度高。價格方面和往年相差不大。無錫馬山楊梅往年價格...
申昊科技公司自 2007 年介入智能電網監測設備領域,先后研制了智能電力監測及控制設備、智能巡檢機器人(含智能硬件...
欲了解更多中國機器人行業的未來發展前景,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產業院研究報告《2023-2028年中國機器人行業競爭分析3...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