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網聯汽車數據治理創新中心成立,標志著業內首個統籌數據安全合規與技術研發創新的專業平臺正式成立。未來,創新中心將打造智能網聯汽車行業數據安全治理與應用方面的城市樣板,助力首都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為國家智能網聯汽車數據治理提供北京參考與經驗。
近年來,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化進展明顯。2022年,新車L2級乘用車滲透率已經接近35%。盡管產業的發展速度有所提升,但仍需客觀看待。目前,高級別自動駕駛商業化進展不及預期,現有的高級別自動駕駛探索仍局限于封閉的特定場景。
近年來,隨著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的發展及車路協同技術路線的升級,數據既是汽車產業發展的核心驅動要素,也受到相關法律體系的嚴格規范,智能網聯汽車數據呈現“規模大、增長快、種類多、風險高”等特點。面向示范區企業發展需求,北京市高級別自動駕駛示范區嚴格遵從上位法指引,充分利用產業創新治理資源,在數據分類分級、安全能力評估等方面形成了一定成果,為創新中心的發起設立提供了充分的試驗平臺與管理經驗。
作為北京智能網聯汽車數據治理創新的“孵化平臺”,創新中心聚焦探索智能網聯數據合規治理模式,提高企業數據安全合規意識與管理能力,開展全局性、戰略性、前瞻性研究與跨行業交流合作,構建智能網聯及相關產業創新發展格局。通過開展數據安全監管沙盒等工作,協助支撐產業管理部門探索創新型數據治理路徑及管理政策、協助企業形成可落地的數據合規解決方案。
未來,創新中心將打造智能網聯汽車行業數據安全治理與應用方面的城市樣板,助力首都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為國家智能網聯汽車數據治理提供北京參考與經驗。
汽車智能化發展有望超出預期
智能網聯汽車數據治理創新中心成立,標志著業內首個統籌數據安全合規與技術研發創新的專業平臺正式成立。未來,創新中心將打造智能網聯汽車行業數據安全治理與應用方面的城市樣板,助力首都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為國家智能網聯汽車數據治理提供北京參考與經驗。
近年來,國內高度重視智能汽車及智慧交通的發展,從國務院至各部委相繼出臺并實施智能網聯汽車建設相關政策。人工智能技術的新進展對智能汽車具有賦能作用,目前國內多家企業已將大模型應用于汽車領域。大模型接入汽車,重新定義了智能座艙;機器視覺技術在分割和語言方面的突破推動了自動駕駛的發展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2022-2027年中國智能汽車(智能網聯汽車)行業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顯示:
由國家智能網聯汽車創新中心、中國汽車工程學會、中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創新聯盟聯合行業編制的《城市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綜合評價指數與最佳實踐(2022年)》近日發布。該研究顯示,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長沙、重慶位處城市智能網聯汽車競爭力第一梯隊,其中長沙在“政策競爭力”“產業競爭力”“融合發展支撐力”等評價維度相對最強。
據了解,該研究基于“鉆石模型”,從政策競爭力、產業競爭力、創新競爭力、示范競爭力、消費推廣支撐力、融合發展支撐力等6個維度出發,選取17個重點城市形成量化指數評價,設計城市智能網聯汽車城市發展評價模型。在上年度評價的基礎上,本研究將評價范圍擴大到56個城市。智能網聯汽車是與信息通信、交通、能源等深度融合下的新產品、新模式與新業態。
近年來,長沙以湖南湘江新區為核心,構建智能網聯汽車創新應用示范區,智能網聯千億級產業集群加速崛起。目前,長沙已拿到4塊智能網聯領域國家級牌照,成為國內唯一;匯集智能網聯汽車領域上下游企業400余家,年產值逾800億元。
輔助自動駕駛系統搭載比例達48%
2022年我國搭載輔助自動駕駛系統的智能網聯乘用車新車銷售量達700萬輛,同比增長45.6%,市場滲透率提升至34.9%;新能源汽車輔助自動駕駛系統搭載比例達48%。他坦言目前,智能網聯汽車已從小范圍的測試驗證轉入技術快速發展、生態加速構建的新階段。
此外,苗長興表示全國已建設17家國家級測試示范區,7個國家級車聯網先導區,16個智慧城市基礎設施與智能網聯汽車雙智示范城市,各地加快測試示范部署與基礎設施建設,約50個省市發布《道路測試實施細則》,全國累計開放超過1500公里測試道路,發放測試牌照超過2800張,道路測試總里程達6000多萬公里,部署路測網聯基礎設施超過7000套。
苗長興表示下一步工信部將強化頂層戰略謀劃,深入貫徹實施《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組織編制《智能網聯汽車車路云一體化推進方案》。
他表示工信部還將支持技術融合創新,如搭建綜合測試驗證公共服務平臺,推動汽車與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領域的深入融合發展;同時將完善標準和準入管理,近期將正式發布實施《智能網聯汽車標準體系》,加快啟動智能網聯汽車準入和上路推行試點,支持L3級以上自動駕駛功能商業化應用,推動提升C-V2X終端搭載率。
此外,苗長興稱下一步工信部還將深化開展試點示范,落實《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與示范應用管理規范》,也將推動加快建設C-V2X、北斗定位、路測感知、邊緣計算等智能化基礎設施,探索開展智能網聯汽車車路云一體化應用示范,支持車輛、設施、平臺協同發展,推動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示范案例;同時進一步加強國際交流合作。
根據會上數據,2022年我國新車網聯功能搭載率66.7%,L2級自動駕駛滲透率已達33.6%,智能網聯化水平不斷提升。
如何讓更高效、更可靠的自動駕駛盡快落地?除常見的單車智能感知以外,融合車車、車路主動協同技術的C-V2X方案給出了一個可能的解。
“就像給汽車裝上‘天眼’,賦予它超視距感知的能力。”中信科智聯首席技術官張杰介紹。
有了這套設備和方案,配合路側感知裝置,小車在上路后,即便視線受到遮蔽,前方百米外發生的意外、自身探測盲區內的危險都能盡入駕駛員眼底,避免事故發生,同時還能為車輛提供路線優化建議。
“在之前的試驗中,針對路上較多出現的‘鬼探頭’,我們專門和單車智能的競品做了對比。”張杰說,加裝了C-V2X方案的小車明顯有更好的避讓能力,并能做到在緊急情況前勻速剎停。
從智能出行出發,借助當下光通信網絡低時延、高速率、大連接的特點,這套方案還能加速城市智能交通系統落地。
目前,該公司C-V2X車聯網領域的發明專利數量全球排名第3,主導并參與全國超60個車路協同項目部署和建設,相關方案、技術正加速“上車”“上路”。
《2022-2027年中國智能汽車(智能網聯汽車)行業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由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本報告對該行業的供需狀況、發展現狀、行業發展變化等進行了分析,重點分析了行業的發展現狀、如何面對行業的發展挑戰、行業的發展建議、行業競爭力,以及行業的投資分析和趨勢預測等等。報告還綜合了行業的整體發展動態,對行業在產品方面提供了參考建議和具體解決辦法。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2-2027年中國智能汽車(智能網聯汽車)行業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
智能車輛是一個集環境感知、規劃決策、多等級輔助駕駛等功能于一體的綜合系統,它集中運用了計算機、現代傳感、信息融合、通訊、人工智能及自動控制等技術,是典型的高新技術綜合體。目前對智能...
查看詳情
近日,阿聯酋阿布扎比未來能源公司(Masdar)同馬來西亞投資發展局(MIDA)簽署諒解備忘錄,將投資80億美元建設至多10...
我國芯片領域獲重大突破國內芯片行業發展趨勢近日,清華大學研制出全球首顆全系統集成的、支持高效片上學習(機器學習...
互聯網保險,指實現保險信息咨詢、保險計劃書設計、投保、交費、核保、承保、保單信息查詢、保全變更、續期交費、理賠...
大容量注射液俗稱大輸液,通常是指容量大于等于50ml并直接由靜脈滴注輸入體內的液體滅菌制劑。按其臨床用途,大輸液大...
質譜就是使樣本中各組分電離生成不同荷質比的離子,經加速電場的作用,形成離子束,進入質量分析器,利用電場和磁場使...
電解液作為鋰電池的四大主材之一(另外三者為正極、負極、隔膜),是電池中離子傳輸的載體,在正負極之間起傳導鋰離子...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