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改造傳統化工行業,延長產業鏈,產業向高端化、精細化發展。圍繞電石、焦炭、焦爐煤氣、煤焦油和焦化副產品及甲醇、工業硅等產品,構建高附加值的精細化工產業鏈。
“十四五”是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好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的基礎上,銜接我國“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和向2035美麗中國目標邁進的第一個五年,具有不同以往的新形勢和新要求。
“十四五”時期,我國從構建現代能源體系、合理控制煤炭開發強度,推進能源資源一體化開發利用、支持特殊類型地區發展、大力發展綠色經濟和實施能源安全戰略五個方面對煤化工行業進行指導。
隨著煤炭消耗重頭的燃煤發電在國內受到限制,煤炭企業發展自身的煤化工業務才復合自身需求。因此我國的煤化工行業主要以央企和地方國企為主,它們手中握有上游原材料,可以根據下游需求和煤炭價格的變化靈活調整煤化工業務發展。
圖表:2023-2028年中國煤化工市場規模預測
數據來源:中研普華研究院
根據中研研究院《2023-2028年煤化工行業深度分析及投資戰略研究咨詢報告》分析得知,我國煤化工行業的供給能力完全能夠滿足下游需求,為我國經濟的穩定發展提供能源及原材料的基礎保障,2028年中國煤化工市場規模達到34945億元。
隨著內蒙古自治區現代煤化工產業的蓬勃發展,對于緩解我國石油、天然氣的供求矛盾,促進化工、鋼鐵、輕工和農業的發展,必將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
為了適應內蒙古煤化工產業快速發展的需要,并為之提供應有的技術保障,2007年,內蒙古自治區政府向國家質檢總局提出申請,在內蒙古自治區石油化學工業檢驗測試所的基礎上籌建國家天然氣煤化工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獲得批準。
內蒙古自治區煤化工標委會順應產業需要成立,是內蒙古區經濟工作中的一件大事。委員會成立后一定要抓住國家天然氣煤化工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設在內蒙古區的大好機遇,發揮各位委員的專業技術優勢,制定好煤化工方面的地方標準,使內蒙古區的煤化工標準化走在全國的前列,積極爭取參與行業標準和國家標準的制定工作,為自治區煤化工產業的發展與升級保駕護航,為全國的煤化工標準化工作做出貢獻!
標準是企業乃至地區的綜合實力、核心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的核心要素。要夯實質量技術基礎,促進產業水平提升,就必須大力實施技術標準戰略。產業發展,標準先行。標準高,則質量高。李克強副總理曾經講到,每當產品出現質量問題,一追溯,都是沒有標準的緣故,三聚氰胺就是最好的例證。不能都等國家標準,沒有國家標準的,可以先制定地方標準。內蒙古區產業發展的戰略定位是“國家重要的能源基地、新型化工基地、有色金屬生產加工基地和綠色農畜產品生產加工基地。”質監部門的標準化工作就要緊跟內蒙古區產業發展需要,完善產業技術標準體系、管理標準體系,為產業優勢轉化為產品優勢和市場優勢,做大做強內蒙古區特色產業、優勢產業和支柱產業提供標準化支持。積極引導和支持企業開展標準化工作,鼓勵并支持企業積極參與行業標準、國家標準和國際標準的制訂,搶占技術標準制高點,提高產品質量,增強市場競爭力,突破貿易技術壁壘。
隨著內蒙古區煤化工產業的進一步發展壯大,產業的持續發展、新產品的不斷開發,對煤化工標準化工作提出了相當高的要求,也為煤化工標準化事業的發展創造了機遇,奠定了基礎。自治區煤化工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的成立,將有利于促進內蒙古區煤化工行業的標準化工作,對自治區境內相關產業的健康發展起到有效的促進與規范作用。地方標準的先行出臺,可以使內蒙古區在相關產業的標準化方面走在全國前列,掌握話語權,對促進產業發展與升級具有戰略意義。
內蒙古區煤化工標準化研究工作要堅持引進與自主開發并重的原則,產、學、研相結合,適時頒布煤化工基礎標準、管理標準、產品標準及檢測方法等地方標準,力爭參與行業標準、國家標準和國際標準的制訂,確保內蒙古區煤化工標準化工作走在全國的前列,為自治區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做貢獻。
內蒙古自治區煤化工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主要負責煤化工基礎標準、管理標準(工程質量、工藝、操作規程、裝備技術要求、安全、環保、能源資源消耗等)、產品標準(煤制油產品、煤制烯烴產品、煤制甲烷氣產品、煤焦化產品、甲醇下游產品、二甲醚下游產品等)、檢驗檢測方法等領域的地方標準制修訂及審定工作,并積極爭取承擔行業標準、國家標準制修訂任務,積極參加國內外標準化活動,為政府、行業和企業提供標準化技術服務。
內蒙古煤化工產業加強對外合作
內蒙古加快建設能源化工循環產業體系,促進轉型升級。
一要提升改造傳統化工行業,延長產業鏈,產業向高端化、精細化發展。圍繞電石、焦炭、焦爐煤氣、煤焦油和焦化副產品及甲醇、工業硅等產品,構建高附加值的精細化工產業鏈。
二要做強現代煤化工。國家把內蒙古規劃為重要的現代煤化工生產示范基地,煤直接液化、煤間接液化、煤制烯烴、煤制乙二醇、煤制天然氣等五大示范工程基本建成,要在示范的基礎上加快推進后續項目建設。
三要推動鹽堿化工與煤基化工深度融合。利用新技術構建鹽堿、煤基化工融合多聯產循環低碳化工園。將煤化工、氯堿化工(600618,股吧)等產業鏈有效銜接,實現產業間的大循環和資源的綜合利用,綜合解決濃鹽水、CO2排放等問題。
同時,內蒙古加快構建2條產業鏈,一條是煤炭—電力—多晶硅—單晶硅—光伏制造循環產業鏈,建成以光伏產業為重點的新型光伏材料產業集群。另一條是煤炭—電力—稀土新材料產業鏈,建成建以稀土磁性材料、稀土儲氫材料、稀土催化、功能陶瓷等為核心的產業鏈。全面形成以傳統產業新型化、新興產業規模化、支柱產業多元化為特征的現代能源化工產業體系。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煤化工行業深度分析及投資戰略研究咨詢報告
煤化工是指以煤為原料,經化學加工使煤轉化為氣體、液體和固體燃料以及化學品的過程。主要包括煤的氣化、液化、干餾以及焦油加工和電石乙炔化工等。煤化學加工過程。煤中有機質的化學結構,是以...
查看詳情
目前,我國能源化工領域的領軍企業——中煤集團正在內蒙古投入巨資,打造國內具有影響力的煤化工集群。中煤集團是國務...
煤炭不僅是能源資源,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資源,更是發展新興產業的資本。近年來,自治區黨委、人民政府把煤炭作為繼石...
小麥是小麥屬植物的統稱,小麥是世界三大糧食作物之一,也是我國最主要的糧食作物,在我國具有悠久的栽種歷史。據國家...
前三季度安徽省綠色食品十大產業全產業鏈產值8563億元今年以來,安徽深入推進綠色食品十大產業高質量發展。今年前三季...
有色金屬是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材料,航空、航天、汽車、機械制造、電力、通訊、建筑、家電等絕大部分行業都以有色金屬...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物流術語》(GB/T 18354 — 2021),物流是指 " 根據實際需要,將運輸、...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