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教育行業現狀如何?AI教育,是指人工智能多層次教育體系的全民智能教育,涵蓋在中小學階段設置人工智能相關課程。從教育教學活動的角度來看,當前的教育場景可劃分為教、學、管、考。
AI教育行業現狀如何?AI教育,是指人工智能多層次教育體系的全民智能教育,涵蓋在中小學階段設置人工智能相關課程。不少地方都已經開始探索在義務教育階段開展人工智能教育,但各地基礎和條件各不相同,也面臨缺少智能裝備支撐、缺少地方教育行政部門、教育教研部門共同參與的頂層設計等難點和問題,通過“政產學研用”的合力嘗試,有望能推動人工智能教育朝著更加系統化、科學化的方向發展。
AI教育概念盤中走強,佳發教育漲近10%,傳智教育、世紀天鴻漲超6%,國新文化、科德教育、榮信文化等跟漲。消息面上,近日,國內首個教育領域垂直大模型網易有道“子曰”已通過相關備案,該大模型及其應用產品將對公眾開放,新應用也將于近期發布。官方表示,該大模型將搭載在更豐富的智能硬件產品及App中,可為全年齡段學習者持續提供高效學習體驗。
“AI+教育”是指在人工智能與教育深度融合與發展的條件下,以基于教育場景的人工智能應用為路徑,促進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質量,實現教育個性化。具體來看,“AI+教育”是人工智能在教育領域中創新應用的技術、模式與實踐的集合,可劃分為“計算智能+教育”、“感知智能+教育”和“認知智能+教育”,即AI+教育正從“能存會算”向“能聽會說與能看會認”發展,最終實現“能理解與會思考”。
從教育教學活動的角度來看,當前的教育場景可劃分為教、學、管、考。其中,“教”和“管”的主體是教育者,前者負責執行教學任務,主要工作包括教研、備課、授課、答疑、出題、閱卷等,工作內容繁瑣,核心需求是減輕負擔,實現精準化教學。后者負責統籌教務環節,主要工作包括教職工招募、師生督導、招生、分班排課、校園建設等,決策環節考慮因素較多,核心需求是提高效率,實現科學化管理。“學”與“考”的主體是受教育者,“學”的場景下,學生的主要任務包括預習、聽課、看書、做作業、復習、考試、實習等,由于學生個體差異大,核心需求是自適應,實現個性化學習。“考”的場景下,主要面向大規模標準化測試,組卷閱卷的工作龐大,部分測評環節勞動力密集且效率底下,核心需求是保證準確性的前提下,實現自動化評閱。
從2000-2020年全球AI 期刊出版文獻數據來看, AI相關的文獻數量在20年間增長了約3.5倍,按照地理區域分布來看,自2017年以來,中國在人工智能期刊出版文獻中所占份額居世界首位, 2020年為18.0% ,其次是美國( 12.3% )和歐盟( 8.6% )。據微軟學術圖譜2020年數據顯示,從人工智能期刊引|用比例的角度, 2020年中國(20.7%)首次超過美國(19.8%)。
全球截至2021年6月30日, 在中國、美國、印度融資金額超過一億美元的AI教育企業共有60家,歐洲地區單個AI教育企業融資金額相對較小,而中國AI教育企業受到了資本更多關注,融資金額相對較大,印度的AI教育企業近兩年出現了不少大型的AI教育公司。
美國和印度的AI教育企業相對更為看重能力評測領域。印度的AI教育企業也更關注個人的人生規劃管理領域;中國AI教育企業更看重教學領域的技術應用,對能力評測方向關注度較低。從具體的落地應用場景來看,從簡單替代教師重復性勞動轉向主動為學習者的潛在需求提供解決方案,更講求精準化與個性化。對于個性化教學、智慧課堂、自適應學習、智能職業生涯規劃等需要大量用戶數據信息的應用場景越來越廣泛。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8年中國AI教育行業市場現狀調查及未來發展趨勢預測報告》顯示:
中國AI教育企業融資輪次目前多處于C, D , E輪,占比為46% ,同時融資輪次在F輪以上公司占比同樣高達23% ,歷經至少三輪融資的AI教育企業在中國占比接近十分之七,反映出中國AI教育產業已趨于成熟,成長及成熟型公司已占據市場。融資輪次在A , B的中國AI教育企業占比約為31%,占比數額同樣不小,說明中國AI教育行業競爭依然激烈,仍有大量創業者看好并涌入該行業。
中國人工智能企業融資額在1億美金以上的企業多達29家,其中好未來作為教育行業龍頭,融資額高達38億美金。中國人工智能教育企業融資額普遍分布在1千萬以上,遠高于其他地區的融資額展現出中國資本方對智能教育行業的熱衷和中國政府對教育改革的決心和教育信息化發展的大力推動。
中國AI教育企業多于近十年成立,占比接近行業企業總數的90%,而這是由于中國14年開始的AI教育布局, 14年各地陸續將信息技術納入高考, 15年國家發布《關于“十三五”期間全面深入推進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指導意見》,使的信息化教育企業在中國開始萌生, 16年國家教育部在16, 17 , 18陸續印發《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規劃》, 《義務教育小學科學課程標準》和《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智能教育企業達到了發展高峰。由于近年行業的逐漸飽和及愈發嚴格的監管政策的出臺,使的智能教育行業企業增速較前幾年逐漸放緩。
國務院印發的《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明確利用智能技術加快推動人才培養模式、教學方法改革;教育部出臺《高等學校人工智能創新行動計劃》,并先后啟動兩批人工智能助推教師隊伍建設試點工作;中央網信辦等八部門聯合認定一批國家智能社會治理實驗基地,包括19個教育領域特色基地,研究智能時代各種教育場景下智能治理機制;科技部等六部門聯合印發通知,將智能教育納入首批人工智能示范應用場景,探索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經驗……“人工智能+教育”不斷碰撞出新的火花,為教育變革創新注入強勁動能。
著眼未來,應攜手打造高質量、有溫度的人工智能教育生態。人機協作如何更聰明,人機對話如何更友好,是“人工智能+教育”的長期課題。一方面,技術應服務育人,在讓其“授業”“解惑”的同時,必須堅持教師“傳道”的主體地位。另一方面,人也要理解、善用技術,努力提升信息應用能力,讓人工智能更好輔助教學。
中研普華通過對市場海量的數據進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傳遞,為客戶提供一攬子信息解決方案和咨詢服務,最大限度地幫助客戶降低投資風險與經營成本,把握投資機遇,提高企業競爭力。想要了解更多最新的專業分析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2023-2028年中國AI教育行業市場現狀調查及未來發展趨勢預測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中國AI教育行業市場現狀調查及未來發展趨勢預測報告
AI教育,是指人工智能多層次教育體系的全民智能教育,涵蓋在中小學階段設置人工智能相關課程。不少地方都已經開始探索在義務教育階段開展人工智能教育,但各地基礎和條件各不相同,也面臨缺少智...
查看詳情
智慧鐵路是將現代信息技術與傳統鐵路運輸相結合,通過建設智能化的鐵路系統,實現對列車運行、安全監測、設備維護和乘...
隨著天氣轉冷,各式各樣的羽絨服迎來了銷售旺季。今年的羽絨服市場熱度如何,有哪些新的潮流風向?浙江義烏:羽絨服批1...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消費觀念逐漸從“吃飽”到“吃好”轉變,食品種類的不斷豐富,制作工藝的不斷創新...
素食是一種不食肉、家禽、海鮮等動物產品的飲食方式,有時也戒食或不戒食奶制品和蜂蜜。一些嚴格素食者極端排斥動物產...
據中證報11月3日報道,為實現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所提及的“培育一流投資銀行和投資機構”的目標,證監會將支持頭部證券2...
據央視新聞報道,11月3日,國常會研究推動稀土產業高質量發展有關工作。會議指出,稀土是戰略性礦產資源。要統籌稀土2...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