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茶店在大街小巷隨處可見,最近記者市場調查發現,隨著天氣變冷,既養生又好喝的中藥茶飲銷量大增。不少城市,都刮起了一陣養生茶飲開店風。
奶茶店在大街小巷隨處可見,最近記者市場調查發現,隨著天氣變冷,既養生又好喝的中藥茶飲銷量大增。不少城市,都刮起了一陣養生茶飲開店風。
在廣東深圳福田區的一家養生茶飲店,前來取餐的外賣小哥絡繹不絕。店長告訴記者,工作日的中午到下午時段是養生茶飲店一天里最忙的時候。
廣東深圳某連鎖茶飲店車公廟分店店長 謝泳鑫:從12點到16點多,外賣單基本上都能做到90多單。 記者看到,這家店里有養生枸杞牛乳茶、熬夜人參水、新會陳皮雪梨湯、五黑精華水等,定價在15元到30元之間。在短短兩年的時間里,這個連鎖品牌已經開了近10家連鎖店。
不僅是街邊的店鋪,社康醫院也推出養生茶飲。記者走訪了解到,不同的社康中心會根據自己醫生的經驗,以及居民的需求,調制不同的養生茶飲。
廣東深圳某社區健康服務中心中醫全科醫生 詹里成:中醫生在日常診療過程中跟居民接觸的時候發現居民有這些需求,我們就根據居民的需求做一些不同的養生茶飲,居民容易接受的茶飲會留下來,其它口感不好的我們逐漸淘汰掉了。
數據顯示,截至10月底,國內奶茶、茶飲相關企業現存量達40萬家,主要集中分布在廣東、江蘇、廣西、湖南等地。今年前三季度,奶茶、茶飲相關企業注冊量達5.3萬家,同比增長4.76%。
國內養生茶飲相關企業主要集中在廣東、山東等地。其中,廣東省養生茶飲相關企業今年前三季度注冊數量是去年同期2.25倍。 好喝又健康
為什么這些帶有中藥屬性的茶飲開始受到大家的喜歡?誰又是中藥茶飲購買的主力軍?記者走訪了解到,這些中藥茶飲店主要是開在寫字樓商圈,中青年成為主要購買主力軍。
從保溫杯里的枸杞開始,養生成了這代年輕人的新追求。藥食同源加滋補類成為新生代消費選擇。數據顯示,今年10月16日以來,關鍵詞帶有“養生”的外賣餐品銷量對比去年同期增長了372.20%。
廣東省食品安全保障促進會副會長 朱丹蓬:消費者對于產品的要求進入全方位、多維度的需求。既要產品好喝,也要有品牌的調性,但是他們追求的是整個產品大健康的屬性。
受到追捧的這些養生茶飲真的養生嗎?而開這些具有中藥成分的茶飲店,在食品安全規范上是否會比普通的茶飲店要求更多一些?記者瀏覽了一些養生茶飲店的產品介紹,看到里面的主要材料包括枸杞、紅棗、羅漢果、人參、陳皮、黃芪等,這些藥材是否真的合適使用在茶飲之中呢?專家稱,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明確界定了“既是食品又是中藥材的物質”的范圍,這類中藥屬于食藥同源,是可以被添加到日常的食品和飲品中。但超出了這個范圍,就不能日常使用了。
記者在網上查到了食藥同源的中藥名單,像羅漢果、紅棗、枸杞等材料屬于食藥同源,是可以使用的材料。但是,像黨參、鐵皮石斛、西洋參、黃芪、靈芝等物質并不是適合全國使用,只有山東、四川、廣東等省份結合本地情況選擇9種物質中的部分品種發布試點通知方可使用。
此外,由于中藥材的使用十分講究,如果搭配不好,或者調配方式不對,還有可能產生副作用。因此醫生也提醒消費者,不要過分迷信中藥茶飲的養生功能,如果覺得身體不適,還是要前往醫院進行檢查治療。
廣東深圳某社區健康服務中心中醫全科醫生 詹里成:如果癥型對的話,這個是有幫助的,如果癥型不對,可能沒有起到養生的作用,反而有害。比如這個居民是個脾胃虛寒的人,如果他吃了一些清熱的涼茶可能脾胃更虛寒,對他體內造成其他的反應,就不適合了。
借助國粹與茶飲融合,一批中藥茶飲品牌正從眾多奶茶店里“殺出重圍”,掀起藥食同源的養生“颶風”。一批背靠中醫館或藥企跨界開設的品牌門店頻現網友打卡筆記,釋放出中藥茶飲賽道火熱的信號。
《Z世代營養消費趨勢報告》顯示,中國18至35歲的年輕消費人群占健康養生消費人群的83.7%,藥食同源+滋補類成為新生代消費選擇。
市場上的中藥茶飲店幾乎都強調“藥食同源”的理念,店里售賣的產品,大部分都加入了中藥的原材料,比如當歸、金銀花、陳皮、烏梅、等大眾常見的中藥材。
店里除了售賣中藥奶茶外,還有中藥咖啡、中藥點心等產品,有的門店還推出了其它配套的養生系列產品,比如養生包、養生茶、姜茶等固體/瓶裝飲料產品,有的中藥茶飲品牌還推出了推拿、中醫坐館把脈,提供月服、季服等個性化服務,與傳統的奶茶店有比較明顯的差異化區隔。
如今,在國家提出打造“健康中國”戰略背景下,根植于傳統中醫藥文化的藥食同源理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注。大健康產業已成為全球最具增長潛力的新興產業之一。受政策驅動和市場需求雙重影響,中國的大健康行業正迎來深度調整與升級。
據中研普華產業院研究報告《2023-2028年中國藥食同源市場現狀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分析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更多人開始追求健康養生,“藥食同源”已成為國人養生的重要方式,“藥補不如食補”的意識已深入人心,“藥食同源”產品發展已步入快車道,成為當下熱門的大健康產業,并已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
藥食同源物質是人類在長期生產和生活實踐中逐漸發現的一些既能果腹,又能調節機體狀態、預防疾病的物品。這些物質兼具有藥食兩用的特點,《黃帝內經太素》一書中寫道:“空腹食之為食物,患者食之為藥物”,即反映出“藥食同源”的思想。藥食同源行業發展至今,已有數千年歷史,目前已形成了一個既傳統又現代、頗具有中國特色的行業。
藥食同源產品形態包括藥食同源類的中藥飲片、初加工農產品、保健食品和健康食品,分別具有相應的流通管理規定,有著相適應的流通渠道,可非常方便地觸達廣大消費者。
有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城市實體藥店終端中藥飲片的銷售規模同比增長3.8%,已超過250億元,在藥食同源目錄擴容預期下,未來此類飲片銷售額增長有望進一步提速。
從年齡來看,54-64歲人群滋補養生滲透率達29%,24歲以下人群滲透率達19%。從性別來看,女性人群占比略高,占整體用戶的54.2%。從城市來看,一線城市和新一線城市藥食同源產品需求旺盛,占整體七成。
淘寶天貓藥食同源市場2021.9-2022.8銷售額近234億元,市場規模同比增長22.3%,銷售量3.2億件,同比下滑15.0%;受中藥原材料價格上漲影響,藥食同源市場產品均價翻1.5倍;市場規模仍持續上漲,傳統滋補需求增加。
藥食同源行業前景
去年,僅淘寶天貓藥食同源市場銷售額近234億元,市場規模同比增長22.3%;中國社科院預測,2023年底我國大健康產業規模將達到14萬億元,其中,藥食同源產業占比將會持續上漲。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更多人開始追求健康養生,“藥食同源”已成為國人養生的重要方式,“藥補不如食補”的意識已深入人心,“藥食同源”產品發展已步入快車道,成為當下熱門的大健康產業,并已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
藥食同源行業研究報告旨在從國家經濟和產業發展的戰略入手,分析藥食同源未來的政策走向和監管體制的發展趨勢,挖掘藥食同源行業的市場潛力,基于重點細分市場領域的深度研究,提供對產業規模、產業結構、區域結構、市場競爭、產業盈利水平等多個角度市場變化的生動描繪,清晰發展方向。
欲了解更多關于藥食同源行業的市場數據及未來行業投資前景,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產業院研究報告《2023-2028年中國藥食同源市場現狀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中國藥食同源市場現狀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藥食同源”指,許多食物即藥物,它們之間并無絕對的分界線,古代醫學家將中藥的“四性”、“五味”理論運用到食物之中,認為每種食物也具有“四性”、“五味”。“藥食同源”是說中藥與食物是...
查看詳情
對近期萬科債券的非理性波動,6日,萬科與境內外金融機構舉行三季度業績說明會。深圳市國資委黨委委員葉新明在會上表1...
結核病是全球十大死因之一,中國是結核病高負擔國家。中國的估算結核病新發患者數為88.9萬,約占全球的8.9%,僅次于6...
市場需求對工業設計行業的影響工業設計專業在國內還是一個非常年輕剛剛起步的專業,還未能引起足夠的重視,在目前多人...
11月2-4日,第六屆中醫藥文化大會暨首屆銀發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在陜西省歷史文化名城渭南市舉行。大會圍繞“中醫藥與銀...
11月6日,第九批國家組織藥品集中帶量采購在上海產生擬中選結果。此次集采有41種藥品采購成功,擬中選藥品平均降價581...
小米14Pro推出鈦合金特別版,伴隨蘋果、三星、國產小米、華為鈦合金材料加速導入,建議關注3C行業相關產業鏈機會。116...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