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標準委、教育部、科技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全國工商聯五部門聯合印發《標準化人才培養專項行動計劃(2023—2025年)》。《行動計劃》提出,要創新標準化人才培養機制,完善標準化人才教育培訓體系,優化標準化人才發展環境,統籌推進標準科研人才、標準化
標準化人才培養專項行動計劃發布
近日,國家標準委、教育部、科技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全國工商聯五部門聯合印發《標準化人才培養專項行動計劃(2023—2025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
《行動計劃》提出,要創新標準化人才培養機制,完善標準化人才教育培訓體系,優化標準化人才發展環境,統籌推進標準科研人才、標準化管理人才、標準應用人才、標準化教育人才、國際標準化人才等各類標準化人才隊伍建設,為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強有力的標準化人才支撐。
《行動計劃》明確了到2025年的行動目標:專業化、職業化、國家化、系統化的標準化人才培養機制更加健全,真心愛才、悉心育才、傾心引才、精心用才的標準化人才培養格局基本形成,標準化人才職業能力評價機制初步建立,建成一批國際標準化人才培訓基地、國家級標準化人才教育實訓基地和全國專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實訓基地,各類標準化人才素質全面提升。其中,一批大中型企業建立標準化總監制度,納入國家企業標準化總監人才庫重點培養人才達300名以上。開設標準化工程專業的普通高等學校達15所以上。建設國際標準化創新團隊60個以上,全國專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國際標準組織注冊專家占比達到25%以上。
《行動計劃》指出,要完善標準化人才激勵機制,符合條件的標準化人才按規定享受現行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完善地方標準化人才引進配套支持政策,鼓勵有條件的地方人民政府對標準化人才在就業、購房、落戶等方面給予傾斜。
2023年,我國高校畢業生達到1158萬人。在今年的畢業季就業壓力依然存在,據媒體此前報道,黑龍江、河北、安徽、天津、重慶等多省市政府也都為畢業季“奔走”,通過走訪企業、挖掘崗位,開展校園招聘會、宣講會,組織專家參與就業輔導等多樣化措施,努力幫助大學生就業。
58同城發布《2023年畢業季調研數據報告》顯示,畢業生找工作不只“為愛發電”,薪酬待遇是求職首要考慮因素;近六成畢業生月薪超8000元,00后稅前平均月薪已超過95后。分行業來看,互聯網行業平均薪酬仍位居首位,對00后而言,研發、自媒體/網絡主播崗位是高薪、熱門崗位。
截至2022年年底,我國有超過5200萬戶中小微企業,貢獻了全國80%以上的城鎮勞動就業和90%的新增就業。可以說,數量龐大的中小企業已成為我國穩就業擴就業的基本支撐。不過,當前就業市場結構性矛盾依然突出,就業難和招工難同時存在。
從企業角度看,雖然中小企業量多面廣,但是不少中小企業走的是“專精”路線,深耕細分市場,對專業素質要求較高,畢業生往往達不到企業的技術要求,而高技能人才在人力資源市場常常可遇不可求,這加劇了中小企業招人的難度。此外,人員流失率高也是中小企業面臨的現實問題。
今年,ChatGPT引爆了全球大模型產業發展。大模型通過大數據、大算力和大算法的結合,實現了對世界的深度理解。大數據提供了豐富的知識,大算力使得模型能夠快速有效地學習這些知識,大算法則幫助模型優化參數,提取有用信息。這三個維度的結合使得大模型具有強大的理解力,能夠更好地理解和生成人類語言,處理更復雜的任務,如文本理解、圖像識別等,從而極大地提升了AI的能力。
2023年2月,ChatGPT爆火在脈脈引發職場人搜索和熱議,AI相關詞匯搜索指數達到459.31,同比增長超5.4倍,內容發布指數達到57.91,同比增長近9倍。
近期,脈脈高聘人才智庫發布《2023泛人工智能人才洞察》(以下簡稱《洞察》)顯示,2023年1-8月,新發AI崗位平均月薪超4.6萬元,人才供需比僅為0.39,相當于5個崗位爭奪2個人才。
由于人工智能技術在各行業、各場景應用廣泛,《洞察》根據人工智能崗位標簽來做底層分析數據的篩選。其中“人工智能人才”的篩選標準為標簽中帶有AI、算法、數據、深度學習、自然語言處理等關鍵詞的崗位或人才履歷。對“AIGC(人工智能生成內容)人才”的篩選標準為:帶有AIGC、詞性標注、情感分析、文法規則、語義分析等關鍵詞的崗位或人才履歷。
國際勞工組織(ILO)近期發布研究報告就人工智能對就業市場的影響發表了樂觀的看法,稱生成式人工智能更有可能增加就業機會,而非沖擊就業市場。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2023-2028年中國人才招聘行業市場前瞻與未來投資戰略分析報告》分析:
2023年,ChatGPT的走紅引發AI創業狂潮,自3月開始,AIGC新發崗位量出現大幅增長,尤其是在大模型創業潮的推動下,大廠、獨角獸公司紛紛進場,爭搶人才,使得4月AIGC新發崗位量暴漲近2倍。到了下半年,新發AIGC崗位量趨于平穩。
2023年1-8月,AIGC新發崗位平均薪資呈現出上漲趨勢。到了2023年3月,AIGC新發崗位的平均月薪已經超過5萬,達到了52472元,這比1月的47015元上漲了11.6%。從6月開始,AIGC新發崗位平均月薪穩定在6萬左右。
由于AI人才供不應求,人才緊缺度隨之增加。《洞察》數據顯示,2022年,人工智能人才供需比為0.63。2023年1-8月,該比例降低至0.39,相當于5個崗位爭奪2個人才。在緊缺度最高的10個崗位中,智能駕駛系統工程師憑借0.38的人才供需比位居首位。2023年,大模型的火爆讓ChatGPT研究員崗位需求大幅增長,也躋身進入緊缺度TOP10崗位。
受供需關系影響,近兩年新發人工智能崗位平均薪資水平也顯著提升。從平均薪資來看,2022年人工智能新發崗位平均薪資為43817元,2023年前8個月,這一數字上漲到46518元,提升6.16%。
在未來的幾年中,這個行業將會面臨哪些新的挑戰和機遇?報告結合人才招聘行業的背景,深入而客觀地剖析了中國人才招聘行業的發展現狀、發展規模和競爭格局;分析了行業當前的市場環境與行業競爭格局、產品的市場需求特征、行業領先企業的經營情況、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與前景;同時,佐之以全行業近5年來全面詳實的一手連續性市場數據,讓您全面、準確地把握整個行業的市場走向和發展趨勢。
想要了解更多人才招聘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3-2028年中國人才招聘行業市場前瞻與未來投資戰略分析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中國人才招聘行業市場前瞻與未來投資戰略分析報告
在一個供大于求的需求經濟時代,企業成功的關鍵就在于,是否能夠在需求尚未形成之時就牢牢地鎖定并捕捉到它。那些成功的公司往往都會傾盡畢生的精力及資源搜尋產業的當前需求、潛在需求以及新的...
查看詳情
冶煉是指用焙燒、熔煉、電解以及使用化學藥劑等方法把礦石中的金屬提取出來,減少金屬中所含的雜質或增加金屬中某種成...
北京在全國低碳城市試點評估中排名第一排碳有成本,減碳有收益。今天上午,北京市生態環境局召開應對氣候變化新聞發布...
加快打造全國具有重要影響力的新一代信息技術創新策源地和產業聚集地,安徽加強技術攻關,創新能力持續攀升。近年來,...
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發布嚴正聲明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微信公眾號11月25日發布嚴正聲明,近期,有不法分子假冒中國電力企...
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會長、工業和信息化部原部長李毅中表示,我國要保持制造業占比基本穩定。韓國制造業占比是27.5%,...
訂單腰斬 部分跨境商家感嘆史上最慘淡黑五每年十一月的第4個星期五,是美國年末購物季的開始。這一天,美國各大商家2...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