氫能源行業前景及現狀如何?未來氫能源市場投資趨勢怎么樣?大型企業陸續跟進帶動產業發展,目前已基本形成氫能研發、制備、儲運、應用等完整產業鏈,上下游協作意識增強,企業間戰略合作行動顯著增加。
氫能源行業前景及現狀如何?未來氫能源市場投資趨勢怎么樣?大型企業陸續跟進帶動產業發展,目前已基本形成氫能研發、制備、儲運、應用等完整產業鏈,上下游協作意識增強,企業間戰略合作行動顯著增加。從技術層面看,氫燃料電池汽車已進入商業化導入期,可在低速短程乘用和遠距離商用方面與純電動汽車互為補充。目前,我國乘用車燃料電池壽命超過5000小時,商用車燃料電池壽命已超過10000小時,基本滿足車輛運行條件;氫燃料電池汽車發動機功率密度達到傳統內燃機水平,電堆比功率達到3.0千瓦/升,多項性能指標接近國際先進水平。
經過十余年的長足發展,我國氫氣年產量已逾千萬噸規模,位居世界第一大產氫大國;同時,我國金屬儲氫材料產銷量已超過日本,成為世界最大儲氫材料產銷國。氫氣產量和儲氫材料產銷量兩項世界第一,為我國開發利用新能源、加快邁入氫能經濟時代創造了有力條件。
中研研究院出版的《2024-2029年氫能源產業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顯示
氫能產業鏈包括制氫、儲運、加氫站、氫燃料電池應用等多個環節,已初步建立起氫能全產業鏈,其中制氫端我國擁有豐富的氫能供給,約占全球氫能供給三分之一,儲、運、加氫等基礎設施建設有序進行,氫燃料電池性能已滿足商業化需求,按照白皮書發展規劃,未來我國氫能發展將分階段穩步進行:1)制氫端短期優先選用工業副產氫,中期采用化石能源制氫結合碳捕捉技術,長期采用可再生能源電解水制氫;2)儲運端將按照“低壓到高壓”“氣態到多相態”的技術發展方向,逐步提升氫氣的儲存和運輸能力;3)燃料電池系統端將持續圍繞功率、性能、壽命、成本四大要素而發展。具體應用集中在交通領域,從商用車切入、乘用車跟進。預計到2050年氫能在中國能源體系中的占比約為10%,氫氣需求量接近6000萬噸,年經濟產值超過10萬億元,全國加氫站達到10000座以上,燃料電池汽車年產量達到520萬輛。
涵蓋能源和化工領域的氫能利用是推動氫能全面發展的重要途徑,其主要包括在清潔能源、能源載體以及化工原料三個方面的應用。(1)氫作為清潔能源的利用是當今世界上發展最快、環境效益最佳的氫能利用途徑,也是目前推動氫能快速發展的主要動力。(2)氫作為能源載體用來消納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已在全球開始推廣,有助于可再生能源和氫能的協同發展,利用前景廣闊;太陽能、風能、地熱、核能、電能等等均可以轉化成氫加以儲存、運輸或直接利用,是一種理想的載能體。氫能還是目前唯一可利用的循環能源,可取自于水,燃燒后又變成無任何污染的純凈水,循環往復以至無窮。由此,很多專家盛贊氫能為21世紀的綠色能源(包括熱核能,氫的同位素氕、氘、氚)。(3)最后,氫氣作為化石能源清潔利用的重要原料,需求量巨大,是現有條件下加速氫能規模化利用的關鍵。
氫能與燃料電池行業屬于前瞻性新興產業,投資規模大。中國氫能戰略聯盟成立后,將一方面通過集聚相關產業在產、學、研各方面的技術資源,加強協同創新,統籌推動包括制氫、儲運氫、加氫基礎設施、燃料電池應用的全產業鏈技術突破,加快掌握更多關鍵核心技術;另一方面,加強產業及市場協同,統籌指導聯盟成員凝練自身研發與產業優勢,在氫能利用技術、安全技術、氫能技術標準上開展深度合作,推動氫能和燃料電池在國防、分布式能源、汽車動力、儲能裝備等方向的跨領域應用,建立融投資機制以吸引風險投資和發起基金,加速推廣中國的氫能產業布局,共同推進中國氫能社會的構建。
目前,制氫環節基本不存在什么問題了,卡脖子問題出現在了中游的儲氫、運氫上,氫氣主要以高壓氣態、低溫液態等方式存儲和運輸,這種危化品的屬性也制約著產業發展。加氫站和下游的應用端體量小和數量少,分布不均衡,造成氫能供需體系不健全、不完善。氫氣管道基礎設施幾乎空白,氫氣液化儲存技術有待提高。目前加氫站的投資成本是普通加油站的5倍以上,如何促進加氫站投資成本降低,也是當務之急。從發展階段來看,氫能目前所處階段類似于鋰電池在 2010 年的階段,尚屬于整個行業的導入階段。未來隨著技術的不斷突破和規模化降低成本,氫能源商業化進程將會加快,現在超過三分之一的中央企業已經在制定包括制氫、儲氫、加氫、用氫等全產業鏈的布局。
氫能首次寫進了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要求“推動充電、加氫等設施建設”。這表明國家將更加重視氫能發展。地方政府積極探索實踐,制定地方規劃和扶持政策,建設氫能小鎮或產業園區,形成以北上廣為中心的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三大氫能產業先發區域。在政策的引領下,多地規劃氫能產業發展提速。
到2035年,中國氫能供給量將達到4000萬噸,在終端能源體系中占比5.9%。
在工業領域,氫氣可以代替焦炭和天然氣作為還原劑,消除煉鐵、煉鋼過程中的大部分碳排放,同時氫作為十分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于合成氨、甲醇、煉化、煤制油氣等生產過程,生成綠色甲醇和綠氨,帶動相關生產過程中二氧化碳的顯著減少和排放。國際氫能源委員會預測, 2050年全球氫能源需求將增至目前的10倍,同時2050年全球氫能產業鏈產值將超過2.5萬億美元。
基于氫能的寬闊使用場景以及龐大的產業鏈價值,氫能的開發與利用不僅成為了多個經濟體實現能源轉型的重要路徑,而且上升為國際競爭的重要部位。按照美國能源部發布的《國家清潔氫能戰略與路線圖》,2030、2040和2050年美國內氫需求將分別升至1000、2000和5000萬噸/年,同時2030年與2035年前分別將制氫成本降至2美元/千克和1美元/千克;同樣,歐盟Repower EU規劃提出到2030年要實現自產和進口各1000萬噸/每年的可再生氫目標,為此歐盟將通過歐洲氫能銀行、投資歐洲計劃等多個項目對氫能提供融資支持。緊隨歐美的腳步,日本“2050碳中和綠色增長戰略”計劃于2030年實現國內氫產量達到300萬噸/年,2050年達到2000萬噸/年,而韓國的《促進氫經濟和氫安全管理法》也提出了2050年實現進口氫替代進口原油的目標。初步統計,目前全球已有42個國家和地區發布了氫能政策,36個國家和地區的氫能政策也正在籌備中。
從商業層面看,迄今全球已經啟動的680多個大型氫能項目絕大部分都是由企業直接出資開發,包括埃克森美孚在得克薩斯州開發的全球最大低碳制氫設施、西班牙伊比德羅拉電力公司在普埃托里亞諾建設的歐洲最大工業用氫能工廠,法國企業Lhyfe正在籌建的全球首個海上氫氣工廠等。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年底全球氫能領域的直接投資額近2500億美元,而據國際氫能委員會預測,到2030年該投資總額將升至5000億美元。
從氫能建設方向看,綠氫成為了各國一致性的開發重點。美國的《通脹削減法案》提出為綠氫提供最高3美元/千克的稅收抵免,而按照啟動不久的歐盟綠色交易工業計劃,歐盟創新基金將為綠氫提供8億歐元的專項補貼,同時日本也推出了2萬億日元的綠色創新基金用以建設大規模的綠氫供應鏈。
與發達國家搶奪全球綠氫市場相競爭,新興市場國家也不約而同地瞄準了氫能源,包括印度政府撥款23億美元用于支持綠氫產業,沙特超級未來城市工程NEOM的目標就是要在境內建成一個超過2吉瓦的水電解制氫工廠,阿聯酋計劃五年內每年斥資4000億美元擴展綠氫市場,另外,南美洲的巴西、智利以及非洲的埃及、納米比亞等都宣布了綠氫投資計劃。受到多元力量驅動,國際能源組織預測,2030年全球綠氫產量將達3.6萬噸,2050年達到3.2億噸。
中國氫能源行業市場的發展現狀,通過公司資深研究團隊對市場各類資訊進行整理分析,氫能源行業研究報告可以幫助投資者合理分析行業的市場現狀,為投資者進行投資作出行業前景預判,挖掘投資價值,同時提出行業投資策略和營銷策略等方面的建議。
中國氫能源行業的內外部環境、行業發展現狀、產業鏈發展狀況、市場供需、競爭格局、標桿企業、發展趨勢、機會風險、氫能源發展策略與投資建議等進行了分析。
據了解,該行業發展空間極大,未來氫能源市場現狀如何呢?請查看,中研研究院出版的《2024-2029年氫能源產業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4-2029年蝦青素產業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
蝦青素行業研究報告旨在從國家經濟和產業發展的戰略入手,分析蝦青素未來的政策走向和監管體制的發展趨勢,挖掘蝦青素行業的市場潛力,基于重點細分市場領域的深度研究,提供對產業規模、產業結...
查看詳情
智能制藥行業前景及現狀如何?未來智能制藥市場投資趨勢怎么樣?從制藥裝備生產企業分布看,我國制藥裝備企業主要集中在...
我國數字化產業發展迅速我國數字經濟疫情中逆勢崛起。2020年,我國數字經濟延續蓬勃發展態勢,規模由2005年的2.6萬億3...
湖南稀土新材料產業園項目總投資約100億元,目前已簽約項目8個,生產的產品可廣泛應用到冶金、軍工、石油化工、玻璃陶...
深中通道迎歷史性進展今天(11月28日)上午,國家重大工程粵港澳大灣區核心交通樞紐深中通道主線正式貫通。深中通道橫...
機電安裝就是通過設計、制造、運輸等活動,利用現代化技術手段預埋、測量、安裝、保護各種電氣等設備設施,同時確保機...
公路工程承包行業市場現狀及前景分析公路工程指公路構造物的勘察、測量、設計、施工、養護、管理等工作。 公路構造物...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