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投資銀行摩根大通在其投資報告中稱,憑借GPU和網絡產品等硬件產品,英偉達今年將在人工智能(AI)產品市場中占據高達60%的份額。
今年以來,中國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迅猛,包括百川在內的多家人工智能大模型產品陸續上線。人工智能技術,特別是大模型技術不僅將重塑現有產業,更將創造全新價值。
中國人工智能大模型“百花齊放”,產業落地已過“嘗鮮期”,產業落地實效成為大模型價值的重要評估維度。
生成式人工智能帶來的安全挑戰巨大。如果說搜索引擎是一個有限責任公司的話,人工智能大模型產品就是一個無限責任公司,因為前者輸出的結果都是有記錄,出了問題也是可溯源的;后者輸出的內容都是自己生成的,容易出現所謂“一本正經胡說八道”等風險問題。
面對挑戰,中國已經開展了相關探索,加強技術理論研究,持續構建第三代人工智能,加強技術手段建設,提升訓練數據質量和安全評測能力,并在人工智能安全靶場等方面取得實踐成果。
近期投資銀行摩根大通在其投資報告中稱,憑借GPU和網絡產品等硬件產品,英偉達今年將在人工智能(AI)產品市場中占據高達60%的份額。
據悉,由于游戲部門的周期性放緩,該公司2024財年第一財季的營收同比下降13%,至71.9億美元。但同期,其數據中心業務營收達到創紀錄的42.8億美元,同比增長14%,這部分營收占其總營收的60%;游戲業務營收為22.4億美元,同比下降38%,占其總營收的31%。
目前,英偉達在AI領域處于領先地位,它在AI處理器市場上占據大約80%的份額,其高端處理器已被用于訓練和運行各種聊天機器人。該公司備受投資者青睞,被認為是滿足AI計算能力需求的關鍵供應商。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2023-2027年中國人工智能行業全景調研與發展戰略研究咨詢報告》顯示:
AI產業鏈通常由上游的數據和算力層、中游算法層和下游應用層構成。近期,市場更為關注上游產業鏈,尤其是算力板塊。AI硬件涌現出很多新的投資機會,AI軟件應用的背后靠硬件的算力支撐。
國內AI算力需求將保持增長勢頭
在ChatGPT持續催化下,國內AI算力需求將保持增長勢頭,算力服務器廠商有望受益。據估算,ChatGPT的總算力需要7個至8個投資規模30億元、算力500P的數據中心支撐運行。在數字經濟時代,全球數據總量和算力規模將呈現高速增長態勢。
隨著AI服務器與AI芯片需求同步看漲,預計2023年AI服務器(包含搭載GPU、FPGA、ASIC等主芯片)出貨量將接近120萬臺,年增38.4%,占整體服務器出貨量近9%,至2026年占比將進一步提升至15%,該機構同步上修2022-2026年AI服務器出貨量年復合增長率至22%,而AI芯片2023年出貨量預計將增長46%。
該機構表示,英偉達GPU已成為AI服務器所搭載芯片的主流,市占率約60-70%,其次為云計算廠商自主研發的ASIC芯片,市占率逾20%。
相比通用服務器,AI服務器使用多張加速卡,其PCB采用高多層HDI結構,價值量較高,而且主板層數也遠高于通用服務器,AI服務器PCB價值量是普通服務器的價值量的5-6倍。
英偉達創始人兼CEO黃仁勛在NVIDIA Computex2023演講中宣布,生成式AI引擎NVIDIA DGXGH200現已投入量產。從演示中可以觀察到新發GH200服務器架構相對DGXH100有較大變化。GH200相對DGXH100的PCB變化,減少的是1張UBB和1張CPU母板,增加的是3張NVLink模組板,同時加速卡性能大幅度提升,PCB單機價值量應當有所增加,由此可見AI升級將持續帶動PCB板塊價值增值。
算力資源作為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底座,數字化新事物、新業態、新模式推動應用場景向多元化發展,算力規模的不斷擴大帶動算力需求持續攀升。據工信部數據披露,2022年全國在用數據中心機架總規模超過650萬標準機架;近5年,算力總規模年均增速超過25%。當算力在千行百業落地應用時,不同精度的算力需要“適配”多樣化的應用場景。特別是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高速發展,算力結構隨之演化,對智能算力的需求與日俱增。
政策層面看,我國高度重視AI產業發展,智能算力發展的基礎逐漸夯實。2022年2月,四部委再次聯合印發通知,同意在8地啟動建設國家算力樞紐節點,并規劃10個國家數據中心集群。至此,全國一體化數據中心體系完成總體布局設計,隨著“東數西算”工程全面實施,智算中心建設也進入了加快發展的新階段。數據中心作為數據樞紐和應用載體,是人工智能發展的基礎,長期來看數據中心需求有望恢復。預計2024年IDC市場規模達6123億元,2022-2024年復合增速達15.9%,數據中心將進入新一輪上升期。
人工智能的未來發展方向
人工智能屬于很多概念的總和,但其中有些概念很難被測量和驗證,例如讓機器理解什么是社會、什么是責任,雖然能輸出一個表征,但很難檢驗機器是否真正理解這些概念,因此可在一些可驗證、可測量的概念上做出一個閉環,而具身智能剛好是這樣的閉環,是邁向通用智能很好的起點。
不斷高速發展的AI大模型,有望突破局限,讓機器人生“智”。
機器人的大模型包含LLM(大語言模型)、VLM(視覺-語言模型)、VNM(視覺導航模型)。機器人的“大腦”AI域不局限于ChatGPT運用的語言大模型,谷歌在LM-Nav的研究中提到,LLM+VLM+VNM三個模型相互結合,從自然語言(冗余口語化描述)到文本(地標的字符串)到圖像(根據文本找圖像中的物體),能夠最終生成機器人的路徑規劃。以此行為模式為基礎,機器人能進行人機互動,同時實現一定程度的“隨機應變”。
不久前,上海交通大學盧策吾教授在機器之心AI科技年會上發表主題演講《具身智能》,提出PIE方案,認為具身智能包括3個模塊:具身感知(Perception)、具身想象(Imagination)和具身執行(Execution),有望加速推動具身智能落地。
目前看來,AI+機器人或許正是“具身智能”當前的落點。
由于具身智能相較于非智能普通人形機器人有更高的工作效率,其具備的理解力、交互力、規劃能力等,在機器人進入千行百業后,擁有極強的落地實用性。同時其能夠用自然語言控制的特性,是未來規模化協助普通工作人員的必要條件。
因此,未來可關注目前可用大模型進行改造的硬件機器人類型及應用場景,例如對話為主的服務機器人、工業機器人、復雜場景下的人形機器人等領域。
諸多大廠已在具身智能領域進行布局,谷歌發布史上最大通才模型PaLM-E;微軟探索如何將ChatGPT擴展到機器人領域;阿里巴巴-千問大模型正在實驗接入工業機器人等。
《2023-2027年中國人工智能行業全景調研與發展戰略研究咨詢報告》由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本報告對該行業的供需狀況、發展現狀、行業發展變化等進行了分析,重點分析了行業的發展現狀、如何面對行業的發展挑戰、行業的發展建議、行業競爭力,以及行業的投資分析和趨勢預測等等。報告還綜合了行業的整體發展動態,對行業在產品方面提供了參考建議和具體解決辦法。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4-2028年中國人工智能行業全景調研與發展戰略研究咨詢報告
產業介紹人工智能覆蓋的產業相對較廣,主要包括基礎層、技術層和應用層,涵蓋多個不同的技術及應用場景。當前中國人工智能領域產業格局尚未成熟,上中下游具有較大的發展空間。目前,人工智能行...
查看詳情
薄膜電容器是以金屬箔或金屬化膜作為電極,以有機塑料薄膜作為介質,通過卷繞方式制作成的電容器。按照電容器內部電極...
變頻器是一種把電壓和頻率固定不變的交流電變成電壓和頻率可變的交流電的裝置,即通過改變電機工作電源電壓和頻率的方...
2023年上半年,規模以上鋰離子電池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9.7%。以鋰電池、太陽能電池、電動載人汽車為代表的“新三樣...
煤焦油供應增量。焦企基本處于盈虧邊緣,較前期有所好轉,焦炭市場存推漲意愿,整體開工逐步有所提升,后期或仍有提高...
據中證報12月17日報道,智能手機芯片巨頭聯發科已拿下全球平板龍頭美系品牌(疑似蘋果)、英特爾筆記本電腦平臺、各大...
水果種植行業是重要的農業生產行業,它的發展對促進農業生產具有重要的意義。它不僅使人們能夠吃到新鮮的水果,而且還...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