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聯合天貓國際共同發布了進口消費洞察報告。報告顯示,天貓國際自2014年初上線以來,銷售額呈顯著的周期性增長。其中,食品、美妝護理和母嬰用品是拉動銷售的主營品類。
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以來,當大家還覺得奶粉、紙尿褲是跨境硬通貨的時候,美妝護理品類占比飆升,反超母嬰成為跨境銷售新寵。從美妝消費特點看來,年輕化、高端化、細分化趨勢明顯,由此,磨砂膏、頸霜等小眾品類甚至小眾品牌獲得迅速增長。

>>>年輕一代加入海淘生力軍,00后對美妝產品的熱情更勝一籌 天貓國際美妝品類銷量占比的飆升跟年輕用戶的迅速增加不無關聯。從2014年初上線以來,天貓國際給國內大眾消費者提供了接觸進口品牌和產品的機會,避免了因為代購信息不對稱可能會帶來的產品質量、物流等風險。尤其在2016年,天貓國際發展進一步成熟,眾多品牌第一次進入中國,吸引了大量初次購買進口產品的消費者。
數據顯示,2016年,大量新增顧客涌入天貓國際,客群總數較2015年翻倍。新增用戶中,泛90后及95后占比超過五成,年輕人群成為平臺新銳力量。
不過,由于職場身份的不同,不同年齡段的人群在消費力上的表現大相徑庭。泛90后職場身份蛻變,消費力在天貓國際平臺得到釋放,客單價增速最高,而95后及00世代學生黨零花錢有限,仍處于海淘成長期。
有趣的是,更加年輕的00世代對美妝產品的熱情更勝一籌。2016年,美容護膚、美體、精油、彩妝、香水、美妝工具等品類占到天貓國際00世代年度消費中的半數以上。這一現象不僅在00世代的女性消費者中表現明顯,在男性人群中也意外突出。數據顯示,五分之一的00后男生在天貓國際的第一單買的是彩妝。
>>>留存用戶護理需求高,小而美產品受追捧 隨著天貓國際美妝銷量占比的提高,1000-2000元的高價商品也在2016年出現銷量的大幅提升,這也代表著進口消費群體的消費能力仍有高端化趨勢。
而且,這些已經養成進口消費習慣的留存顧客對身體和護膚的保養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一二級城市的80后,對于細分化護膚產品的需求均十分旺盛,足膜、頸霜、浴鹽、手工皂、精油皂、男士沐浴露等產品的銷量增速顯著。
而對這些具有一定消費能力的海淘原住民來說,傳統大牌已經完全無法滿足他們的需求,思妍麗、蒂佳婷、jayjun、Iclovecosmetic、城野醫生等小眾品牌出現了明顯的增長。又比如,日本品牌雅萌在過去一年成長速度迅猛,成為電子美容儀中最受歡迎的品牌,僅HRF-10T這一款產品就給電子美容儀市場貢獻了一半的銷售。
當然,除了追求小而美產品之外,進口消費者們其實也與線下消費者一樣,受到國際大事、娛樂文化等對消費決策的影響。比如6月23日,英國公投脫歐后英鎊暴跌,之后幾天,英國商品銷售暴漲,女王梳和lush躍升為中國消費者最愛的英國品牌。
再如《太陽的后裔》大火,蘭芝雙色唇膏隨之走紅,銷售額一路飆升;另一大贏家還有10月中旬刷爆朋友圈的YSL星辰。有意思的是,這兩支口紅營銷事件覆蓋人群架構大不相同,YSL的購買人群以男性為主,而且八成是泛90后及更年輕群體。少男們是買唇膏自己用,還是送女友呢?這就不得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