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日,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發布公告:2016年12月26日、31日,旅居上海野生動物園的大熊貓“幗幗”與“花生”母女先后因病救治無效死亡。
“幗幗”與“花生”這對母女在不到一周時間內相繼死亡,公眾的質疑未能消除:是誰造成這對母女相繼離世?責任誰來承擔?異地飼養的大熊貓該如何保護?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陸續設立北上廣三大基地,又有哪些依據?
大熊貓母女在上海死亡的三個追問
異地飼養大熊貓誰來管護?
對于大熊貓“幗幗”母女染病雙亡,相關專家表示,從上海動物園發布的信息看,“幗幗”出現了腸胃系統疾病及胰腺炎,而“花生”的死因同樣是腸胃系統疾病,“沒有看到具體的材料,不好說這兩者有無關聯,但母子都出現腸胃疾病并致死,確實罕見。”
去年10月,有網友爆料蘭州動物園虐待大熊貓“蜀蘭”,導致其全身多處受傷;去年12月初,有網友反映濟南動物園投喂大熊貓的食物量不足及食材不新鮮,懷疑受虐。那么對于異地飼養的大熊貓,到底誰來負責管護?據了解,每只借展、異地飼養的大熊貓,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都會派出對應的專業人員參與日常管理,實際飼養方也要承擔日程體檢、環境維護等職能。但如何阻止意外受傷、死亡?相關人士以“不方便”為由,拒絕了記者的采訪。
大熊貓屢次死亡誰來負責?
“幗幗”母女先后離世,該如何追責?
1月19日,川報觀察記者先后聯系國家林業局、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及上海野生動物園,均未得到明確回復。不過,記者梳理發現國內借展及異地飼養期間,導致大熊貓死亡事件時有發生,其處理模式也大體一致。
根據2011年國家林業局發布的《大熊貓國內借展管理規定》,借出方或者借入方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國家林業局1年內不予批準開展大熊貓借展活動:申請行政許可過程中隱瞞有關情況或者提供虛假材料的;擅自借出或者轉借大熊貓的;重大過失造成大熊貓死亡的;拒不配合各級人民政府野生動物行政主管部門監督檢查或者拒不執行野生動物行政主管部門處罰決定的。
圈養大熊貓能否大規模外遷?
其實,“花生”是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上海基地誕生的首只大熊貓寶寶。
公開報道顯示,上海基地坐落在上海野生動物園內。此前,一直有傳聞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擬在上海、北京、廣州建設研究機構和基地的消息,塵埃落定。而相關外遷的消息,川報觀察記者也通過不同渠道,得到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及國家林業局相關負責人的確認。
對此,眾多大熊貓保護專家也紛紛表達質疑:建立北上廣永久性的研究機構和基地,科學嗎?
“北上廣地區沒有野生大熊貓種群,也沒有野生環境。在那邊建基地的意義是什么?能否適應?”一位要求匿名的專家表示,北上廣的科研力量較四川強大,這是毋庸置疑的事實。但圈養大熊貓大規模外遷,卻值得商榷,“這是搞科研,最終目的是野化放歸,這些地方沒這個條件。”
公開資料顯示,目前國內僅有四川從事大熊貓野化放歸工作,放歸區域選擇在雅安市石棉縣栗子坪自然保護區。
“圈養大熊貓外遷不是沒有,有的是因為科研,但規模少。有的是因為災害,但那時臨時性的。比如‘5·12’,有一部分圈養種群就去了云南、廣東、福建等地。”前述知情人表示,不在棲息地內的圈養現象較為普遍,“例如香港,‘佳佳’在那活到38歲多,創造了吉尼斯紀錄。”川報觀察記者王成棟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
尋求報道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注明"轉載來源"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中研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
煩請聯系: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精彩推薦
圖片資訊
行業研究院
中研普華通過對準分子激光器行業長期跟蹤監測,分析準分
煤田地質勘探研究報告對煤田地質勘探行業研究的內容和方
過氧化二異丙苯又稱硫化劑DCP、過氧化二枯茗。白色結晶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