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之后一些快遞員沒有返回工作崗位,有的快遞網點出現了爆倉問題,圓通、申通、百世等多家快遞公司均有出現大量快件積壓、無法及時派送的問題。同時,丟件、假簽收、無視消費者投訴等侵害消費者權益的不規范行為屢屢發生。僅在上海,"12345"市民服務熱線一周內接到的相關投訴就將近700起。
快遞員去哪兒了?一些快遞員轉型送外賣去了。對快遞員來說,轉型送外賣比較容易,因為對區域道路情況比較了解,最重要的是一些快遞新手客戶資源有限,轉型可以提高待遇。收入上可能半斤八兩,據記者在廣州的抽樣調查,多數人收入在4000-6000元之間,但外賣網站福利更好,比如可以給派送員交五險一金。更有業內人士“爆料”,在100多萬快遞從業人員中,有90%的人沒有勞動合同和五險一金,有的連底薪也沒有。
本來,快遞作為勞動密集型行業,年初出現用工荒是很常見的現象,報告顯示,有44.2%的站點快遞員平均工作年限在1-3年之間。可今年似乎更為突出,社會反響也更大。部分快遞員轉型送外賣,固然是再正常不過的個人選擇,但這種選擇背后既有員工個人對有所提高、有所保障的渴求,更有行業積弊的暴露。
留住快遞員,首先需要提高待遇。電商這個風口養大了快遞行業,在野蠻生長過程中,很多行業性的問題被高速的增長所掩蓋,隱而未發,但隨著行業內外競爭局勢的加劇,過去那些懸而未決的問題亟待解決。在快遞業務量全國排名第一的廣州,打開招聘網站查詢當地快遞員招聘信息,抽取的50條中僅有11條承諾提供社保,崗位主要來自順豐、德邦、世紀卓越等,其他公司一般僅提供吃住。勞動合同缺失,五險沒有保障,對于這些快遞員而言,將來的命運唯有交給運氣。
值得注意的是,無論是快遞派送不到位還是快遞行業的用工亂象,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監管乏力問題。大量的市民投訴沒有下文。按照法律規定,建立勞動關系,就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對于不依法簽訂勞動合同、繳納社保等行為,勞動保障監察機構理應監督到底。然而現有的勞動保障監察力量難以有效承擔執法任務,這種監管目前還停留在依賴舉報的初級階段。如何夯實監管,是擺在各級監管部門面前的一道緊迫的考題。
留住快遞員,還需審視發展模式。目前除了順豐、EMS等直營公司,大部分快遞公司的網點都采取加盟模式,而在加盟網點工作的快遞員,勞動權益往往很難得到保障。加盟式的快遞公司普遍存在問題。頗有快遞員吐槽,加盟店的員工干得多賺得少,直營店的員工干得少賺得卻多。快遞業招不到人的大都是加盟店。劉強東稱這是電商十幾年高增長隱藏起來的毒瘤,“以克扣配送員和賣家從業人員的福利帶來的快遞業、電商表面‘繁榮’該停止了!”
快遞公司總部對下屬加盟商的管理以罰款為主,未完成公司總部的派件比要被罰,被客戶投訴也要被罰。加盟模式的弊病最終都會傳導到快遞員。快遞員實際上承受了來自總部和加盟商的雙重壓力,并且在這三方的利益格局中最為弱勢,很多時候快件的遺失、破損甚至連工作中的交通事故都需要快遞員自行承擔。一旦三方利益失衡,受傷的總是快遞員和客戶。
2016年10月,韻達快遞廣西分公司20家網點拒絕送件,導致5萬個包裹延遲配送。2016年底,圓通速遞寶雞分公司網點發生“停工事件”。2017年2月初,圓通速遞合肥分公司被曝十余個網點集體商討停工。快遞的用工荒和爆倉背后,凸顯的是行業模式的問題,快遞企業要么需要打造和升級新的合伙合作加盟體系,要么干脆像順豐那樣盡早廢除加盟制,把直營做到底。
早在2014年,經濟觀察報刊文《快遞員改變中國》指出,這些普普通通的快遞員、客服、IT、小網店主,他們正在改變商業模式,改變中國。遺憾的是,這股改變中國的力量做大了快遞公司的市值,仍似乎難以改變自身的命運。對于快遞員來講,他們需要找到自己的發展道路,無論送快遞送外賣或者從事其他工作。而對于各行各業來講,也需要在合法用工的前提下,適應這個變動的新時代,并根據新形勢及時作出反應。比如,節約運營成本并非只有克扣員工一條道,還可以通過優化管理和升級技術等等途徑,未來,無人機快遞勢必重新改寫這個行業的版圖,那時候的快遞員和快遞配送模式也一定和今天不一樣。但愿快遞業的用工問題不要拖到無人機時代。
?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
尋求報道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注明"轉載來源"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中研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
煩請聯系: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精彩推薦
圖片資訊
行業研究院
房地產行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一個國家和地區
當下的裝配式建筑涉及的方面非常廣,影響的產業鏈的鏈條
智能馬桶蓋(也稱智能潔身器)起源于美國,最初用于醫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