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 6s推出后,采用兩家不同的芯片廠商供應A9芯片,一家是三星,提供14nm制程,另一家是臺積電16nm制程。但大家都鐘愛臺積電芯片,因為續(xù)航長,性能好。換句話說,制程不一定會制約芯片的發(fā)揮。
小米澎湃S1處理器,采用的28nm制程的A53。這一制程下,讓大家最為熟悉的應該是,驍龍中端處理器652和MTK 28nm,去年不少中端機器都選擇了這些Soc。
對于小米而言,沒有首先搶占10nm潮流,恐怕是受限于各家廠商對于這一領域的爭奪罷了。量產從來都是小米最大的瓶頸,雖然能夠推出創(chuàng)新性產品,但總是被網友扣上“饑渴營銷”的大帽子。小米并不是有意進行如此的營銷策劃,但在無意中成就了事實上的饑渴營銷。
而28nm制程工藝完善,A53架構又能夠使小米做到小米能夠實現(xiàn)大規(guī)模量產,在發(fā)布會上發(fā)出的性能對比圖中,這款澎湃S1從綜合性能考量,也沒有輸給驍龍625。
小米深知,自己的芯片剛剛起步,不可能馬上就能做到比肩世界一流芯片的成就,但如果是僅僅進行一個供應鏈的補充,完全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聯(lián)想到小米5的處理器芯片受巨頭三星的壟斷,直接導致供應鏈缺貨的影響。小米是無論如何都不愿意再邁入這個坑。既然有一個成熟的芯片方案,作為小米的首款芯片,應該打響這漂亮的第一槍。
有了芯片,做系統(tǒng)的更好前提
最喜歡小米手機的那一批米粉,一定最喜歡的是小米的高度定制系統(tǒng)——MIUI。在安卓剛剛進入中國人眼中的那些年,一個并不完善的系統(tǒng),依靠刷機的方式能夠獲得諸多功能,甚至比肩iPhone,對于任何一個國人而言都是無比神奇的事情。而小米也是依靠它的系統(tǒng)——MIUI贏取種子用戶,在圈內形成口碑,發(fā)展壯大的。隨著安卓的不斷迭代,MIUI也在不停的增加功能。
但小米用戶會發(fā)現(xiàn),其實在小米手機上,高通芯片的功能較MTK芯片的功能要更為豐富。一方面高通芯片提供的驅動和配套框架更有利于小米研發(fā)人員進行開發(fā),另一方面因為多年合作,雙方的溝通更為暢快,很容易就找到合適的點進行突破。
如果拋開功能不說,但從系統(tǒng)層面,你如何更好的讓毫無利潤可賺芯片廠商,持續(xù)提供支持最新操作系統(tǒng)的驅動?對于芯片廠商來說,這就是一錘子生意,提供持續(xù)的芯片更新傷害的更多的是它們自己的利益。因為旗艦芯片都是由最好的團隊打造,他們一旦開發(fā)完成,就要被調用到新的芯片研發(fā)之中。
況且用戶體驗與芯片廠商無關,而大部分的小白消費者,即使發(fā)現(xiàn)手機不好用,也絕不會說芯片廠商有問題,而是直接怒懟廠商。
現(xiàn)在手機廠商之間的競爭已經進入下半場淘汰賽階段,“忘記參數(shù),注重用戶體驗”成為每一家廠商的至理名言。只是大多數(shù)人都不知道,注重用戶體驗的前提是重視參數(shù),重視參數(shù)的結果是了解芯片,挖掘芯片潛能。這并不是一個通過購買芯片就能做到的。
廠商想要偉大,芯片只是第一步
對于小米來說,一個供應鏈的問題始終縈繞在額頭上的焦慮。正如前文所言,28nm制程就現(xiàn)在來說,并不是一個特別先進的制程,但卻是最務實貼切的選擇。畢竟可量產才不是一款PPT級的手機芯片。
可如果放眼回到小米的手機加工上,不是一個簡單的芯片加工就可以完成。正如,庫克之所以成為蘋果的CEO,關鍵在于他將供應鏈一環(huán)環(huán)管理的條條順順的。如今,小米拿到了解決供應鏈問題的第一張入場券,剩下的機器組件依舊會制約著小米造機之路。
小米發(fā)布的澎湃S1,是小米從0到1的開始,并不是從1到100的奔跑。從雷軍所展示的PPT就能夠看出,小米雖然內心澎湃,但依舊腳踏實地。沒有一上來就和芯片廠商的旗艦芯片對比,而是先從中高端做起。至少,從今往后,大家會將小米只是一家會做互聯(lián)網營銷的帽子摘掉,開始認識這是一家踏實做事的科技公司。
小米創(chuàng)造的互聯(lián)網神話,最大的反彈就是,它的成長過于迅速。雷軍坦言自己的芯片,需要10年才能產出一個優(yōu)良的果實。
反觀當下,不少人認為OPPO與VIVO既不用高端處理器,又不自研芯片,依然打出了中國市場占有率第一的好成績。
渠道能夠迅速下沉固然是好事,有自己獨特特色的技術實力也是亮點(OPPO的低壓快充和VIVO的HiFi音質)。但OV用戶終究有一天也會被互聯(lián)網信息對稱的扁平化抹平。到那時,他們還愿意繼續(xù)為OV手機買單嗎?當有一天,他們發(fā)現(xiàn)其實其他廠商都有快充功能,聽歌音質也不錯,拍照的美顏甚至比自己原來手機還厲害,屏幕更加清晰真實。他們真的會多花2000元買一部OV嗎?
手機的品牌忠誠度,無法用兩三款爆品圈住,更不會被“鐵打的娛樂圈,流水的小鮮肉”留住。況且,有多少人會一年換一臺手機呢?目前為止,還沒有聽說OV的利潤率有多高,但以OV這樣的滿屏都是導購廣告,恐怕并不會比華為利潤率高出多少。
燒在營銷上的錢,終究會被進行技術創(chuàng)新的手機廠商追平。依靠渠道下沉做到的市場占有率,也會隨破解瓶頸后的電商經濟繼續(xù)摧毀。能夠繼續(xù)在未來的 業(yè)內闖蕩的只會也只能是堅持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的廠商。
畢竟,這只是小米邁出的第一步,但澎湃的浪花,不止有一波。
?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yè)、科技、創(chuàng)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yè)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yè)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yè)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yè)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
尋求報道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注明"轉載來源"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中研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fā)現(xiàn)本站文章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
煩請聯(lián)系: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精彩推薦
圖片資訊
行業(yè)研究院
中國企業(yè)國內外并購現(xiàn)狀及并購策略研究預測
2016年中國并購市場共完成交易3,105起,同比提高15.3%
助聽器(Hearing Aid)是一個有助于聽力殘疾者改善聽覺
2017年春節(jié)期間,國內航空公司共執(zhí)行航班8萬余班,同比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