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1年吡唑醚菌酯登記并上市,至2017年,其單劑及復配產品已在全球80多個國家登記,用于180多種作物上的病害防治。據農業部藥檢所的信息,截至2017年7月9日,在中國該產品原藥登記證達53個,制劑登記證208個(單劑77個,復配131個),已有接近70%的企業進入該產品的市場競爭。未來2~3年,還將有一批企業繼續進入這個市場,據統計,吡唑醚菌酯2015年全球銷售額超過10億美元,且連續10年保持增長態勢。權威機構分析顯示,在2004~2013年間,該產品的復合年增長率高達13.61%,是此期間全球作物用農藥市場6.51%復合年增長率的兩倍有余。
據中國農藥工業協會副秘書長曹承宇介紹,在甲氧基丙烯酸酯類殺菌劑中,吡唑醚菌酯活性最高。自2002年推廣上市以來銷售額迅速上升,很快加盟到全球過億美元產品俱樂部。2014年、2015年和2016年連續3年進入到10億美元俱樂部,國內外登記仍呈現增長勢頭。2014年銷售突破的10億美元,在南美和北美占71%,亞洲僅占3%,這對于占全球50%以上農業面積的亞非來說,銷售市場仍有很大的增長空間。
沈陽化工研究院總工程師劉長令表示,吡唑醚菌酯市場需求和增長如此之快,主要是由于專利期一過國內產能迅速增加。其原材料相對便宜,使該產品的性價比高。殺菌譜廣的特性對多種作物的大多數真菌病害都有很好的作用,且對作物的產量和品質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隨著該系列產品的保健、抗逆和增產等功能逐步被開發,市場使用量也迅速增加,但市場終端使用不規范,已導致該產品的抗藥性在部分病害上十分明顯。如果繼續保持嚴重供大于求,再好的產品也會被市場做爛。他建議合理使用,并輔以不同作用機理的有效成分復配,可緩解抗性。
山東康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營銷中心總經理祝青波表示,2015年6月20日,吡唑醚菌酯在中國的專利保護到期后,國內單劑和相關復配產品的登記一直呈現加速狀態。由于吡唑可加工性較好,能做成多種制劑,又可與不同作用機理的殺菌劑混配,在多種作物的多種病害上推廣使用,預防、治療與增產效果非常明顯。目前公司在全國6省市的620個試驗結果顯示,作物平均增產率高達11.2%,增產最高達30%以上,可有效防治小麥白粉病、銹病,對小麥干熱風和雨后青枯都有很好的抵抗作用,還可以有效防控玉米銹病、褐斑病、紋枯病等,以及香蕉葉斑病和黑星病、黃瓜灰霉病和霜霉病、葡萄霜霉病、蘋果炭疽病和斑點落葉病等多種作物病害,未來還有許多應用領域有待開發。
康喬董事長李寧則表示,由于吡唑醚菌酯可在多種作物的多個生長時期使用,隨著成本的下降,該產品的市場需求還將釋放并擴大2~3倍。另外,隨著多菌靈等傳統品種的退出,吡唑有望替代其中大部分市場份額,未來國內吡唑市場需求有望超過50億!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
尋求報道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注明"轉載來源"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中研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
煩請聯系: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精彩推薦
圖片資訊
行業研究院
科教玩具行業研究報告主要分析了科教玩具行業的國內外發
養生型酒店行業研究報告旨在從國家經濟和產業發展的戰略
城市管網建設行業研究報告中的城市管網建設行業數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