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多年的努力,國產手機品牌打破了蘋果、三星壟斷的市場格局,這值得驕傲。然而,供應鏈體系話語權缺失的現狀,吞噬了國產手機的利潤。
供應鏈體系話語權缺失 國產手機如鯁在喉
在競爭如火如荼的國產智能手機市場,三星因Note7電池爆炸事件遭遇重創,蘋果手機的市場份額也在持續下滑。獨立分析公司Canalys最新的報告稱,國產智能手機市場排名中,前4位悉數被國產手機品牌占領,蘋果手機位列第5,三星則被擠出市場前5。對此,不少業內人士驚呼:國產手機的春天來了。
智能手機的銷售旺季即將到來,蘋果和三星也將發布2017年的旗艦,國產手機下半年必將遭遇兩大實力派的挑戰。與此同時,供應鏈體系話語權缺失的尷尬現狀,將會讓更多的國產手機品牌如鯁在喉。
國產手機利潤低迷之痛
最近兩年,國產手機勢頭很猛,中華酷聯陣營解體后,以華為、OPPO、vivo和小米為代表的國產手機品牌,銷量勢如破竹,大有超越蘋果和三星的勢頭。然而,國產手機多年奮戰之后,卻無法改變國產手機銷量第一,利潤倒數第一的殘酷現狀。
近日,多家市場研究機構發布今年第二季度國內智能手機市場統計報告,雖然數據略有差異,但都指向同一個事實:以華為、OPPO、vivo、小米為代表的國產手機廠商已經牢牢地把持住了中國市場份額前四的位置,昔日的霸主蘋果、三星則滑落到第五和第六。有研究機構數據顯示,僅領先的前四家國產手機廠商所占市場份額,已合計達到69%,創下歷史新高。
在國產手機銷量創下新高的同時,國產手機利潤就有點羞于見人了。在過去的一年里,一些國產手機品牌的銷量也能排在前五,但利潤卻非常低。市場調查機構Strategy Analytics發布的數據顯示,2016年全球智能手機全年營業利潤其中蘋果利潤占比高達79.2%;三星利潤占整體14.6%;華為OPPO、vivo加起來的利潤才占據4.4%。雖然今年國產手機品牌一直在努力提升利潤率,但仍然難以與蘋果和三星抗衡。
事實上,利潤低迷是國產手機品牌多年的痛。早在波導手機時代,國產手機盡管成功的打敗了諾基亞和三星,利潤太低讓波導們的輝煌如曇花一現。波導的慘痛教訓,時刻警醒著華為、OPPO這些國產手機品牌們。
談及國產手機品牌利潤太低的困局,很多人一致認為價格是國產手機利潤低的根源。其實不然,經歷了瘋狂的價格戰后,進入2017年后,國內市場很難找到千元機的蹤影,主流手機的市場售價已經被拉升到1500元以上的售價區間。顯然,國產手機品牌也深知價格戰的危害。那么,究竟是什么拉低了國產手機的利潤呢?
供應鏈話語缺失拉低利潤
目前,華為、OPPO和vivo三大手機品牌占據了國內手機銷量前三的位置,利潤也比其他國產手機品牌要高一些。今年第一季度,華為的銷售額為64.7億美元,OPPO銷售額54.1億美元。但值得注意一點是,OPPO的運營利潤更高,為2.54億美元,而華為僅為2.26億美元。
OPPO銷量不如華為,利潤為何高于華為?手機行業內的資深人士稱,在單臺機器售價相當的情況下,OPPO利潤能夠超過華為,主要是因為OPPO在智能手機供應鏈體系的話語權要高于華為。在供應鏈體系的差異,表現在消費者能夠感知的就是,華為Mate 9旗艦機型經常缺貨,而OPPO的旗艦機型R9s和R11基本是敞開銷售。如果與蘋果和三星對比,我們就可以發現供應鏈體系對智能手機利潤的影響了。
先說一下蘋果,在全球手機供應鏈體系中,供應鏈都要看蘋果的臉色。據蘋果的一些供應商透露,無論是充電器還是數據線,抑或是蘋果的外殼,蘋果都擁有絕對的議價權。也就是說,在采購手機配件時,蘋果能夠把價格壓到最低。既便是面對競爭對手三星,蘋果也能拿到一個不錯的價格。更重要的是,蘋果每一個手機配件都擁有多家供應商,多家競爭的優勢,讓蘋果手機的硬件成本在業內始終保持一個很低的水平。
再看三星,全球90%以上的OLED屏幕都是由三星供應,華為Mate 9曲面屏版本之所以缺貨,就是因為三星拒絕給華為供貨。反觀國產手機品牌,華為目前研發了手機處理器麒麟,其他核心部件仍然依賴供應鏈體系提供。最近幾年,華為手機銷量迅速崛起,但供應鏈并沒有隨之成熟。相比之下,OPPO和vivo由于單品出貨量大,在供應鏈體系的話語權相對高一些,手機硬件成本可控性更強,這也是OPPO銷量不如華為,但手機利潤要高于華為的重要原因。
還有不容忽視一點就是,智能手機核心配件多在日韓地區,外匯匯率和貿易政策都會影響國產手機配件的采購成本。一旦上游供應鏈產能縮小,在供應鏈體系沒有太多話語權的國產手機品牌,要么用高價購買,要么等。正因于此,在供應鏈體系擁有絕對話語權的蘋果才能擁有如此高的利潤,甚至超過了三星。
結語:
經過多年的努力,國產手機品牌打破了蘋果、三星壟斷的市場格局,這值得驕傲。然而,供應鏈體系話語權缺失的現狀,吞噬了國產手機的利潤。國產手機要想崛起,一是要加大自主研發的力度;二是要團結起來,全面提高供應鏈體系的話語權。
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智能手表行業毫無起色 或已走上滅亡之路 財報季已于本周結束,有一點令人印象深刻。三年前,市場對于可穿戴設備和智...
東芝將切斷西數芯片供應 雙方沖突再次升級 據彭博社北京時間8月5日報道,東芝公司對其合資公司伙伴西部數據再次出招...
谷歌Pixel真機照曝光 并未搭載全面屏 谷歌的新一代Pixel和Pixel XL預計會在幾個月之內正式發布。繼Pixel XL(代號...
Galaxy X現身藍牙認證中心 或在韓國本土限量發售 本周,三星一款神秘的設備現身藍牙認證中心,并且之前該機還獲得F...
美停用中國無人機 大疆回應:令人失望 據美國科技網站報道,某網站獲得的一份備忘錄顯示,美國軍隊將立即停止使用大...
美圖解禁遭集體減持 蔡文勝稱不會拋售股份 美圖解禁期剛過后,創新工場、Tiger Global Management、啟明創投、ID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