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基本面穩定,但動力和質量較為不足,房地產投資行業發展如何受限?
企業并購包括兼并與收購。公司兼并是指經由轉移公司所有權的形式,一家或多家公司的全部資產與責任不需經過清算都轉移為另一公司所有,而接受全部資產與責任的另一公司仍然完全以自身名義繼續運...
今年以來,我國主要城市房地產調控累積次數多達300多次。嚴厲調控下,土地市場呈現供應與流拍均創新高的獨特現象,特別是三四線城市,更是成為供應與流拍的主戰場。
“有利可圖的地塊越來越少”
針對土地流拍頻發的現狀,業內人士分析認為,持續嚴格調控影響房企預期、融資環境收緊房企回避風險、土地出讓條件更加苛刻,是導致當前土地市場流拍現象增加的三大因素。
持續嚴格調控影響著房企預期。根據中國指數研究院數據,2012年以來百城住宅用地成交樓面均價持續上漲,2017年達到歷史最高值,超過5000元/平方米。在嚴格限價背景下,偏高的地價壓縮了企業的盈利空間,降低了企業拿地積極性。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副院長楊紅旭等人士認為,開發企業對后市判斷由過去的樂觀轉為謹慎,甚至悲觀。土地流拍也意味著開發商不看好未來市場,不敢貿然加大房地產市場投資。
當前,由于融資環境收緊,房企主動規避風險。中信建投研報認為,此輪流拍的動因與上一輪不同,2014年是因為銷售市場低迷,導致開發商拿地能力與意愿均十分疲弱,然而這一輪,在需求端銷售市場穩定的情況下,流拍蔓延主要是房企基于利潤率以及去杠桿背景之下的主動理性選擇。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當前房地產企業債務重壓在身。據恒大研究院資料顯示,截至2018年6月底,除民間融資和類金融機構貸款,房企有息負債余額約19.2萬億元,其中規模最大的是房地產開發貸,為9.6萬億元。具體看,從2018年下半年到2021年,房企集中兌付的有息債務規模分別為2.9萬億元、6.1萬億元、5.9萬億元和3.4萬億元,2022年及以后共0.9萬億元。從今年下半年到2021年,房企即將進入償債高峰,房企現金流面臨考驗。一位業內人士說,截至9月10日,A股總市值為5.73萬億美元,也就是說,房企未來的債務總額將相當于A股總市值的近一半。
易居企業集團副總裁于丹丹等業內人士表示,面對國內趨緊的融資環境、調控高壓下的銷售受阻和集中的償債壓力等,企業資金進一步承壓,拿地積極性減弱,土地流拍數量增加。
與此同時,部分地塊出讓條件嚴苛,也是流拍現象增加的一個重要原因。天津自今年4月以來住宅用地流拍地塊全部要求限地價、競自持、競配建,總規劃建筑面積189萬平方米。北京今年1月至今住宅用地共流拍六宗,其中四宗地塊為限競房,兩宗地塊為共有產權住房。
對于今年土地流拍加劇的原因,中國指數研究院分析認為,限地價、限房價、競自持、競配建、共有產權用地等成為熱點城市推地的重要要求,對于企業來說,這些限制條件給項目盈利和周轉帶來了壓力,對企業資金支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業拿地更加謹慎。
“房企在計算了成本、收益之后,覺得有利可圖的地塊越來越少,所以拿地的積極性越來越低。”正榮集團投資部相關負責人說,“在銷售端,政府給開發商規定了價格,實行限價;在供應端,政府的起拍價定得比較高,給開發商留下的盈利空間非常低。”
張大偉則認為,許多地塊處于遠郊區,而且地塊有多重復雜的屬性,土地配建復雜,導致房地產企業拿地意愿不強烈;房企資金壓力越來越大,非優質地塊對企業吸引力下降;2018年樓市繼續嚴格調控,房企對未來房地產市場看法出現分化,大部分房企拿地積極性持續下調。
土地市場現回歸理性信號
業內人士認為,一方面,地價不斷下行將引導消費者預期,促使房價進一步回歸理性;另一方面,土地供應大增折射地方政府財政壓力不斷加大,尤其需要警惕三四城市因供應增加帶來新的庫存。
新城控股集團高級副總裁歐陽捷表示,流拍土地增多,并非是樓市下行的預兆,更多是土地市場回歸理性的信號。“過去20多年,地價的不斷上漲傳導至新房房價,進而影響周邊二手房價格,構成了中國房價不斷上漲的邏輯鏈條。”他說。
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旅游與地產研究中心主任宋丁說,從成本法的角度來說,地價下跌對房價的回調是一個有利的條件。同時,還要看市場的因素,供需關系和調控也會影響房價的最終定價。
此外,一些業內人士指出,要關注地方財政壓力。相關研究表明,土地出讓收入作為政府性基金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地方財政制約作用顯著。
東吳證券研究數據認為,國有土地使用權土地出讓收入占全國政府性基金收入的比重,2015年以來上升趨勢明顯,進入2018年,此數值均在85%以上,近幾個月雖然略有下降,但仍處于高位。為了解決吃緊的地方財力,地方政府只能出讓土地彌補缺口,從而造成土地成為地方財政融資的重要資源。土地流拍或將成為地方財力制約因素。
中原地產數據顯示,今年前8個月50大城市累計賣地2.47萬億元,同比上漲28%,再創歷史新高。申萬宏源研究報告認為,今年上半年土地出讓創新高與地方財政緊張存在一定關系。
廣東省政府研究中心巡視員李惠武表示,當前國家正在加快推進社會治理能力現代化,就必須讓資源下沉基層,解決中央與地方財稅分配矛盾,讓地方事權與財權相匹配,最終破解“土地財政”。
此外,需要提升供應,科學性防止“新庫存”。國家統計數據顯示,8月末,全國商品房待售面積70870萬平方米,比7月末減少512萬平方米,連續6個月減少,去化周期處于歷史低位。
受產業環境、人口凈流入規模、家庭收入等影響,三四線城市一直是房地產高庫存“重災區”,為了增加財政收入,三四線城市已經開啟新一輪加大供應。根據中國指數研究院數據,2018年上半年,各類用地推出量增加,其中住宅用地推出量同比增長超三成。2018年上半年,全國300個城市共推出各類用地10.8億平方米,同比增長34.2%,其中住宅用地推出5.0億平方米,同比增長30.4%;商辦用地推出1.2億平方米,同比增長15.6%。
分線來看,各線城市住宅用地推地均加速,其中一二線城市推出量同比分別增長12.6%、29.5%,三四線城市共推出2.9億平方米,同比增長32.9%,增幅最大。
受中國指數研究院監測的三四線城市在7月共成交土地1384宗,成交土地面積5880平方米,環比增加20%,同比增加21%。此外,這些城市共完成土地出讓金1497億元,同比大漲41%。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說,房地產去庫存供給側改革成果來之不易,要防止三四線城市迫于財政壓力大幅增加土地供應,造成“水多了加面,面多了加水”的死循環。
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北京時間10月11日早間消息,在對谷歌基于Linux的Android系統發動多年的專利戰之后,微軟周三宣布加入“開放創新網絡”...
甘肅張掖市對飼料生產企業進行專項檢查甘肅省張掖市獸藥飼料監察所在全市范圍內開展了飼料生產企業產品質量安全和生產...
9月30日,2018金麥品質獎頒獎典禮在杭州白馬湖國際會展中心隆重舉行,電商家具品牌林氏木業摘得“2018金麥品質獎家居2...
目前從國內購買美股有三種方式。第一種通過國內券商開通,滬港通,深港通,這一正規渠道,購買港股。開通條件:1.你需...
日前,鏈家地產旗下的貝殼研究院發布的十一黃金周北京二手房成交大數據顯示,和去年黃金周相比,今年黃金周二手房成交...
近日,Netlify宣布獲得了3000萬美元的B輪融資,凱鵬華盈領投。Netlify希望改變開發人員搭建網站的方式,將web服務器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