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監管趨嚴,融資環境寬中帶緊,財產險企業如何實現有效投資?
《2018-2023年版財產險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為中研普華公司獨家首創針對行業投資可行性研究咨詢服務的專項研究報告。報告分為:行業通用版、專業定制版。行業通用版是中研普華根據行業一般水平1...
此次個稅專項扣除將為民眾帶來力度頗大的“稅收獲得感”。
近期向社會公開發布的《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辦法》),堪稱中國個稅改革進程中一個里程碑式的進展,其深遠意義不僅在于為民眾提供了力度頗大的“稅收獲得感”,更在于從法律上確立了全面的稅收抵扣權,并為將這項至關緊要的“納稅人權利”擴展開辟了道路,納稅人權利保護也因此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此次個稅專項扣除將為民眾帶來力度頗大的“稅收獲得感”。
《辦法》通過將專項抵扣制度首次引進所得稅制,使之成為個稅的內在組成部分,深刻地挑戰了傳統的稅收給付觀。此前這種稅收觀片面地強調民眾對政府的“稅收給付”,即強制性、無償性和固定性的稅收給付;幾乎未能顧及到稅收給付的另一面,即政府對民眾的人性化和制度化的稅收給付。
實際上,在那些“稅收痛苦指數”很高的國家中,采納雙向的稅收給付觀尤為重要。在雙重稅收給付觀下,民眾對政府的給付和政府對民眾的給付相輔相成,兩者均應作為評判稅制優劣的重要標準。其中,政府對民眾的稅收給付應采取制度化給付的形式,而不僅僅是政策層面的稅收減免優惠。政府對民眾的這兩類稅收給付中,制度性給付的地位高于政策性給付(稅收優惠),兩者之間存在基本的區別,不應混為一談。
以此言之,《辦法》創設了政府對民眾的制度化稅收給付的嶄新標桿——在納稅義務發生的源泉環節實施專項扣除,從而將民眾的“稅收獲得感”從統一抵扣和政策性減免擴展到制度化的專項扣除,而且力度之大出乎意料,足以為納稅人尤其是工薪階層帶來實實在在的利好。
《辦法》確立的專項扣除共有6項: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住房租金和贍養老人,涵蓋納稅人“后顧之憂”的所有關鍵方面,得以成為中國特色的社會福利與保障體系的關鍵一環。數據顯示,受到專項扣除保護的收入水平已經接近多數工薪階層的收入水平。許多人不太可能同時享受所有專項扣除這一“稅收盾牌”的保護,但總體的保護水平仍然相當可觀,如果再加上全國統一的個稅統一抵扣額(5000元),這樣的保護水平相對于作為中低收入國家的中國而言,足以給人留下深刻印象。若以流行語言來表達,就是民眾的“稅收獲得感”堪稱“滿滿的”。
此次個稅專項扣除,從法律上確立了完整的稅收抵扣權。《辦法》的發布和預期實施,預示著納稅人權利概念和保護體制的全面進步。相對于“利益獲得感”而言,納稅人的“權利獲得感”更為深遠。
政治學的一項根本課題是探討如何“以權利制約權力”。稅收概念不僅代表政府的一項巨大權力,也代表了納稅人固有的一項對稱性權利。只講權力忽視權利,或者以強勢權力壓制弱勢權利,將帶來權力濫用的高風險,尤其是行政部門的自由裁量權。因此,確立完整的納稅人權利概念并以健全的法律體系予以保護,就變得必不可少并且極端緊要。
納稅人權利概念包含了豐富的內容,抵扣權正是其中的關鍵方面,其優先性高于稅收減免優惠。與后者相比,抵扣權具有即時性(與納稅義務同時產生)、完整性(按上限抵扣)、全面性(所有相關事項均可行使權利)。這意味著在等額獲益的情況下,抵扣制度提供的權利保護程度是稅收優惠政策難以企及的。
中國的個稅一開始就確立了全國統一的抵扣制度,通常稱為標準扣除或免征額。這項制度源于稅收原則中的“橫向公平”概念,即征稅應平等地對待本質上境況相同者。在這里,“境況”指稅收不得侵蝕納稅人的生存底線,這一生存底線所有人都適應,并以標準扣除額加以計量。
然而,統一的標準抵扣制度無力顧及稅收原則中的“縱向公平”概念,即本質上境況不同者應合理地區別對待。標準抵扣額雖然是普適性的,但其實質意義因人而異。舉例來說,對于沒有贍養老人、子女教育等“特殊事項”的人而言,5000元標準抵扣額的經濟價值相對更高。這意味著抵扣權的因人而異非常重要,否則,表面上的稅收平等將掩蓋實質上的不平等。
《辦法》確立專項抵扣權的意義大于“可以少交稅”的意義。前者采納“權利”視角,后者采納“收益”視角。然而,要有效實施這項權利仍有許多困難和挑戰需要克服。另外,專項抵扣的細節仍有待完善和細化,比如,學前教育的抵扣地位應優先于職業教育。此外,虧損抵扣制度不應僅限于個稅,也應一并擴展到增值稅和其他所有的重要稅種。如此,實質性的稅收平等觀和納稅人權利保護觀才能更好地融入到整體稅制中。 (作者為中央財經大學教授)
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羊絨皮草外貿服裝暨生活用品大集在通州耿莊東都國際盛大開市2018年11月4日上午9點,羊絨皮草外貿服裝暨生活用品大集在...
中國輕紡城:滌棉面料動銷品種繼續增加近期中國輕紡城市場,秋用T/C滌棉布動銷品種繼續增加,梭織與針織面料互動。針...
近日,石油板塊相關企業三季報陸續披露完畢,石油與天然氣開采及配套油服、油氣設備制造企業的業績繼續回升,國內外主...
11月5日上午,全球貿易界的精彩看點,將在上海虹橋國家會展中心精彩呈現——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如期拉開大幕,這3...
中研網訊:據國研網統計數據顯示2004年全國銅出口創匯額為185456萬美元。2005年全國銅出口創匯額為263279萬美元。2006...
11月5日上午,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式在上海舉行。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開幕式并發表主旨演講。習近平表示,為了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