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金融是指以依托于支付、云計算、社交網絡以及搜索引擎等互聯網工具,實現資金融通、支付和信息中介等業務的一種新興金融。
互聯網金融是指以依托于支付、云計算、社交網絡以及搜索引擎等互聯網工具,實現資金融通、支付和信息中介等業務的一種新興金融。互聯網金融不是互聯網和金融業的簡單結合,而是在實現安全、移動等網絡技術水平上,被用戶熟悉接受后(尤其是對電子商務的接受),自然而然為適應新的需求而產生的新模式及新業務。是傳統金融行業與互聯網精神相結合的新興領域。
疫情對全球經濟的影響
據彭博社報道,新冠疫情恐在未來兩年造成全球經濟損失逾5萬億美元,超過日本的年產值。
這是華爾街銀行發出的警告,在疫情迫使各國政府相繼要求企業停產、居民呆在家中之后,全球陷入了1930年代以來最嚴重的和平時期衰退。
盡管經濟滑坡持續的時間預計不會太長,但各大經濟體需要一定時間才能收復失地。即使出臺了史無前例的貨幣和財政刺激措施,GDP至少也要到2022年才有可能恢復危機前的水平。
這與十年前全球金融危機過后的恢復期相似,不過復蘇的速度有可能比經濟學家預期得還要慢。這凸顯出決策者面臨的艱巨任務,他們必須拿出足夠的刺激措施來推動反彈,但又要避免因為過早解封經濟而帶來病毒卷土重來的風險。
摩根大通的經濟學家估計截至明年底,全球產值損失將達到5.5萬億美元,相當于全球GDP的8%左右。僅發達經濟體的損失就能與2008-2009年以及1974-1975年衰退時相提并論。摩根士丹利表示,盡管采取了積極的政策應對措施,但要到2021年第三季度,發達市場的GDP才能恢復到疫情爆發前的水平。
互聯網金融風險大體現在哪些方面
一是信用風險大。現階段中國信用體系尚不完善,互聯網金融的相關法律還有待配套,互聯網金融違約成本較低,容易誘發惡意騙貸、卷款跑路等風險問題。特別是P2P網貸平臺由于準入門檻低和缺乏監管,成為不法分子從事非法集資和詐騙等犯罪活動的溫床。去年以來,淘金貸、優易網、安泰卓越等P2P網貸平臺先后曝出“跑路”事件。
二是網絡安全風險大。中國互聯網安全問題突出,網絡金融犯罪問題不容忽視。一旦遭遇黑客攻擊,互聯網金融的正常運作會受到影響,危及消費者的資金安全和個人信息安全。
互聯網金融的特點
互聯網金融是數據產生、數據挖掘、數據安全和搜索引擎技術,是互聯網金融的有力支撐。社交網絡、電子商務、第三方支付、搜索引擎等形成了龐大的數據量。云計算和行為分析理論使大數據挖掘成為可能。數據安全技術使隱私保護和交易支付順利進行。而搜索引擎使個體更加容易獲取信息。這些技術的發展極大減小了金融交易的成本和風險,擴大了金融服務的邊界。其中技術實現所需的數據,幾乎成為了互聯網金融的代名詞。
互聯網金融與傳統金融的區別不僅僅在于金融業務所采用的媒介不同,更重要的在于金融參與者深諳互聯網“開放、平等、協作、分享”的精髓,通過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等工具,使得傳統金融業務具備透明度更強、參與度更高、協作性更好、中間成本更低、操作上更便捷等一系列特征。
可以通過互聯網技術手段,最終可以讓金融機構離開資金融通過程中的曾經的主導型地位,因為互聯網的分享,公開、透明等等的理念讓資金在各個主體之間的游走,會非常的直接,自由,而且低違約率,金融中介的作用會不斷的弱化,從而使得金融機構日益淪落為從屬的服務性中介的地位。不在是金融資源調配的核心主導定位。也就是說,互聯網金融模式是一種努力嘗試擺脫金融中介的行為。
互聯網金融發展趨勢
近年來,以第三方支付、網絡信貸機構、人人貸平臺為代表的互聯網金融模式越發引起人們的高度關注,互聯網金融以其獨特的經營模式和價值創造方式,對商業銀行傳統業務形成直接沖擊甚至具有替代作用。
目前在全球范圍內,互聯網金融已經出現了三個重要的發展趨勢:
第一個趨勢是移動支付替代傳統支付業務
隨著移動通訊設備的滲透率超過正規金融機構的網點或自助設備,以及移動通訊、互聯網和金融的結合,全球移動支付交易總金額2011年為1059億美元,預計未來5年將以年均42%的速度增長,2016年將達到6169億美元。在肯尼亞,手機支付系統M-Pesa的匯款業務已超過其國內所有金融機構的總和,而且延伸到存貸款等基本金融服務,而且不是由商業銀行運營。
第二個趨勢是人人貸替代傳統存貸款業務
其發展背景是正規金融機構一直未能有效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而現代信息技術大幅降低了信息不對稱和交易成本,使人人貸在商業上成為可行。比如2007年成立的美國LendingClub公司,到2012年年中已經促成會員間貸款6.9億美元,利息收入約0.6億美元。
第三個趨勢是眾籌融資替代傳統證券業務
所謂眾籌,就是集中大家的資金、能力和渠道,為小企業或個人進行某項活動等提供必要的資金援助,是最近2年國外最熱的創業方向之一。以Kickstarter為例,雖然它不是最早以眾籌概念出現的網站,但卻是最先做成的一家,曾被時代周刊評為最佳發明和最佳網站,進而成為“眾籌”模式的代名詞。2012年4月,美國通過JOBS(JumpstartOurBusinessStartupsAct)法案,允許小企業通過眾籌融資獲得股權資本,這使得眾籌融資替代部分傳統證券業務成為可能。
互聯網金融行業投資前景分析
隨著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居民對互聯網消費金融服務的認可度將進一步提高。因此,預測到2017年互聯網金融消費市場將增加到2萬億元,到2018年則增加到3.8萬億元。消費正在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2015年中國社會消費零售總額突破30萬億元,依照中國的人口基數和消費需求,消費金融將是一個數十萬億級的巨大潛在市場。
而大力拓展消費金融是當下熱點,也是未來的潮流。消費信貸萬億市場規模在幾年內仍將會實現翻倍增長。因此,消費金融領域內的各類市場機會吸引了銀行、消費金融公司、互聯網公司和小貸公司的目光,也使得這一市場逐步成為一個巨大的藍海。現在消費金融行業正呈現出百花齊放的態勢。
縱觀整個互聯網經濟的發展走勢,凈化的行業環境、透明合規的經營者、優秀的商業模式、成熟理性的用戶這四個方面是互聯網經濟能夠得以飛速發展的必要因素。展望未來的2017年,在互聯網金融行業環境、平臺定位、優質資產和用戶這四個方面獲得突破性進展,這是整個互聯網金融行業的清晰的發展路徑。預計到2020年,互聯網金融將中國基金投資理財覆蓋率從3%提升至25-30%,基本與發達市場持平;將小微融資覆蓋率從11%提升至30-40%,為超過3000萬家目前未被覆蓋的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提供融資渠道。互聯網金融是近兩年中國金融行業最具活力的領域。
想要了解更多專業分析請閱讀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出版的《2020-2025年中國互聯網金融行業商業模式與投資戰略研究分析報告》。
2020-2025年中國互聯網金融行業商業模式與投資戰略研究分析報告
2007年,中國成立了第一家網貸平臺。至今已過去十二個年頭。在剛剛過去的2019年中,在大浪淘沙的行業背景下,網貸監管政策頻出,監管形勢逐漸緊收,給平臺帶來了諸多挑戰;同時,監管層也相繼釋...
查看詳情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2020建材機械制造行業深度調研及市場投資價值評估建材機械產業主要包括原材料產業(如鋁錠、金屬材料、專用泥土等)、...
家居建材市場供需情況如何?隨著商務部流通業發展司、中國建筑材料流通協會共同發布了2018年12月份全國建材家居景氣指B...
2020中醫藥產業發展前景及規模預測中醫藥學是中國古代科學的瑰寶,也是打開中華文明寶庫的鑰匙。從文化學的角度研究中...
2020高等教育行業全景調研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2018年8月28日,國家層面的高校“雙一流”建設行動指南,在千呼萬喚中正3...
五糧液市值沖破萬億隨著白酒三季報行情開啟,板塊連日大漲,五糧液股價不斷創新高。11月5日早盤,五糧液漲超2%,市值...
診斷試劑行業在國內為新興行業,與歐美發達國家相比,發展相對落后。目前國內診斷試劑行業生產企業約300-400家,其中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