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出版是人類文化的數字化傳承,它是建立在計算機技術、通訊技術、網絡技術、流媒體技術、存儲技術、顯示技術等高新技術基礎上,融合并超越了傳統出版內容而發展起來的新興出版產業。數字化出版是在出版的整個過程中,將所有的信息都以統一的二進制代碼的數字化形式存
我國數字出版的產品形態基本顯現,主要包括電子圖書、數字報紙、數字期刊、網絡原創文學、網絡教育出版物、網絡地圖、數字音樂、網絡動漫、網絡游戲、數據庫出版物、手機出版物等。數字出版是人類文化的數字化傳承,它是建立在計算機技術、通訊技術、網絡技術、流媒體技術、存儲技術、顯示技術等高新技術基礎上,融合并超越了傳統出版內容而發展起來的新興出版產業。數字化出版是在出版的整個過程中,將所有的信息都以統一的二進制代碼的數字化形式存儲于光盤、磁盤等介質中,信息的處理與接收則借助計算機或終端設備進行。它強調內容的數字化、生產模式和運作流程的數字化、傳播載體的數字化和閱讀消費、學習形態的數字化。
大眾傳播領域不斷發展,傳統信息傳播方式已經發生改變,新媒體傳播方式快速搶占市場份額,互動成為數字出版產業快速發展的基礎;數字技術在出版領域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內容的編輯、制作、印刷復制、發行、傳播和消費都與技術進步緊密相關。
從目前狀態看,本專業的就業前景很好,畢業生可從事新聞出版行業書刊、雜志、報紙的數字化出版與傳播工作或者是從事新媒體、網絡與電子商務企業信息的采集、組織與印制工作等。也可以到網站、影視制作、軟件、文化傳播等新型文化創意企業從事創意策劃、多媒體信息表達、信息資源平臺集成定制服務、跨媒體運營管理等工作。
1.字出版企業從事技術轉讓、技術開發業務和與之相關的技術咨詢、技術服務業所取得的收入,按國家規定享受相關稅收優惠政策。符合條件的數字技術轉讓,在一個納稅年度內,技術轉讓所得不超過500萬元的部分,免征企業所得稅;超過500萬元的部分,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
2對屬于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的數字出版企業銷售其自行開發生產的軟件產品,按照17%的法定稅率征收增值稅,對其實際稅負超過3%的部分,按照規定實施即征即退。通過軟件企業認定的數字出版企業取得的即征即退增值稅款,由企業專項用于軟件產品研發和擴大再生產并單獨進行核算,可以作為不征稅收入,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從收入總額扣除。
3數字出版企業為開發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發生的研究研發費用,未形成無形資產計入當期損益的,在按照規定據實扣除的基礎上,按照研究開發費用的50%加計扣除;形成無形資產的,按照無形資產成本的150%攤銷。對研究開發實際支出占當年銷售收入比例超過5%的企業,企業所在地政府將給予一定獎勵。
數字出版在我國雖然起步較晚,但是發展很快,目前已經形成了電子圖書、數字報紙、數字期刊、網絡原創文學、網絡教育出版物、網絡地圖、數字音樂、網絡動漫、網絡游戲、數據庫出版物、手機出版物等新業態。
中國數字出版產業發展的覆蓋范圍甚至與我們每個人的工作、生活息息相關,例如CD、VCD、DVD、電子書、網絡、MP3以及通過手機下載彩鈴、彩信、圖書圖片等,這些數字出版的產物在豐富了出版物內容和形式的同時,也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和消費理念。
在全媒體發展已成為必然趨勢的當下,傳統書報刊數字化業務的日漸式微,已是不可逆轉的趨勢。要求傳統新聞出版單位積極適應信息化要求加大數字化轉型升級的力度、加快推進融合發展進程,探索產業新形態、研發新產品、開展新服務,提升產品質量與服務水平,增強傳統書報刊企業在數字內容產業中的核心競爭力。
近幾年來,數字出版產業發展一路高歌。據統計,2006年數字出版產業達213億元,2007年達362.42億元,2008年達530.64億元。2009年的產值是2006年產值的3.75倍,年均增長率超過55%,大大高于其他行業增長率,為國民經濟的增長做出了重大貢獻,數字出版行業發展日新月異,實現了跨越式發展。據統計,2009年我國數字出版產業的產值達799.4億元,比2008年增長50.6%,產業增長率繼續保持高增長速度。其中數字期刊收入6億元,電子書收入達14億元,數字報(網絡版)收入達3.1億元,網絡游戲收入達256.2億元,網絡廣告達206.1億元,手機出版(包括手機音樂、手機游戲、手機動漫、手機閱讀)則達到314億元。網絡游戲、網絡廣告和手機出版成為數字出版產業名副其實的三巨頭。
2018年國內數字出版產業整體收入規模為8330.78億元,比上年增長17.8%。其中互聯網期刊收入達21.38億元,電子書達56億元,數字報紙(不含手機報)達8.3億元,博客類應用達115.3億元,在線音樂達103.5億元,網絡動漫達180.8億元,移動出版(移動閱讀、移動音樂、移動游戲等)達2007.4億元,網絡游戲達791.1億元,在線教育達1330億元,互聯網廣告達3717億元。移動出版和網絡游戲的收入,在數字出版總收入中所占比例分別為24.10%和9.50%,兩者合計占比33.6%,超過全年總收入規模的三分之一,移動出版和網絡游戲仍是數字出版產業收入的重要支柱。
截至2018年12月,我國網絡文學用戶規模達到4.32億,占網民總數的52.1%。網絡文學作品總量超過2400萬部,其中簽約作品近130萬部,2018年新增簽約作品24萬部。國內重點網絡文學網站簽約作者達61萬,并有上千萬作者參與創作。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2020-2025年版數字出版行業兼并重組機會研究及決策咨詢報告》顯示:
2020數字出版行業發展現狀及市場前景趨勢分析
數字出版總產出由2006年的213億元擴張至2010年的1058.4億元,手機出版、網絡游戲和網絡廣告儼然已經發展成數字出版產業的三大巨頭;產業融合逐漸深入,在數字化浪潮的推動下,原本嚴格區分的行業邊界愈發模糊,內容提供商、技術提供商和渠道運營商之間的相互融合越來越深入。大眾傳播領域不斷發展,傳統信息傳播方式已經發生改變,新媒體傳播方式快速搶占市場份額,互動成為數字出版產業快速發展的基礎;數字技術在出版領域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內容的編輯、制作、印刷復制、發行、傳播和消費都與技術進步緊密相關。為了數字出版產業健康發展,中國政府部門加大了對數字出版業的支持與立法的力度,中國數字出版"十二五"規劃指出,數字出版已經成為新聞出版業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出版業發展的主要方向,也是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力發展數字出版產業,已成為中國實現向新聞出版強國邁進的重要戰略任務。同時,數字出版產業相關基地紛紛設立和行業協會聯盟的成立加強了社會對數字出版知識產權的保護,加快了數字出版行業標準的建設進程,數字出版業的發展已是大勢所趨。中國出版業界將更多的目光轉向數字出版,這一方面來自于數字出版本身所具備的潛力,另一方面則來自于國家對數字出版發展的高度重視和政策支持。此外,讀者閱讀環境、閱讀方式和閱讀需求的改變都在不斷增加著數字出版的市場容量,同時,由于網絡與生俱來的特質,網絡科技的日益發展使得數字出版相對于傳統出版具有極大的優越性,孕育著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
2018年,短視頻領域發展勢頭持續強勁,并在行業格局上發生較大改變。抖音迅速崛起,追平快手。大型互聯網企業也向短視頻市場集體發力,或搭建特色短視頻平臺;或通過戰略投資,將短視頻作為數字內容生態布局中的一環;或扶持創作團隊,加強原創內容生產。傳統媒體也紛紛涉足短視頻,借助這一新興領域,提升自身輿論傳播能力。
未來,中國的數字出版產業有以下新趨勢:一是數字內容精品化趨勢日益明顯;二是媒體融合邁向縱深發展;三是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場景日益深化;四是5G將為出版融合創新提供廣闊空間;五是知識付費將迎來發展拐點;六是數字內容產業將構建新的發展格局;七是業態復合化趨勢漸顯;八是電子競技將成為產業融合新節點。
中研普華研究院數字出版行業報告依據全國及海外多種相關報紙雜志的基礎信息等公布和提供的大量資料和數據,客觀、多角度地對市場進行了分析研究。報告在總結中國數字出版行業發展歷程的基礎上,結合新時期的各方面因素,對中國行業的發展趨勢給予了細致和審慎的預測論證。未來數字出版行業將如何發展?請關注中研普華研究院報告《2020-2025年版數字出版行業兼并重組機會研究及決策咨詢報告》
2020-2025年版數字出版產業政府戰略管理與區域發展戰略研究咨詢報告
區域產業規劃是地方經濟發展戰略的核心內容,是各級政府部門發展相關產業的“路線圖”,對于區域發展規劃來說,就相當于一張藍圖對一個建筑物的重要性,有了這張“藍圖”,區域才能在有規劃有計...
查看詳情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2020建材機械制造行業深度調研及市場投資價值評估建材機械產業主要包括原材料產業(如鋁錠、金屬材料、專用泥土等)、...
家居建材市場供需情況如何?隨著商務部流通業發展司、中國建筑材料流通協會共同發布了2018年12月份全國建材家居景氣指B...
2020中醫藥產業發展前景及規模預測中醫藥學是中國古代科學的瑰寶,也是打開中華文明寶庫的鑰匙。從文化學的角度研究中...
2020高等教育行業全景調研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2018年8月28日,國家層面的高校“雙一流”建設行動指南,在千呼萬喚中正3...
五糧液市值沖破萬億隨著白酒三季報行情開啟,板塊連日大漲,五糧液股價不斷創新高。11月5日早盤,五糧液漲超2%,市值...
診斷試劑行業在國內為新興行業,與歐美發達國家相比,發展相對落后。目前國內診斷試劑行業生產企業約300-400家,其中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