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中國肉制品需求增長很快,隨著成本下降,加上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肉制品的消費升級明顯,同時伴隨著食品安全的問題越受重視,居民對肉制品消費質量偏好不斷增強,企業依賴其品牌、規模、資金的優勢,有利于行業集中度的提升。
2020肉制品加工行業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
近幾年中國肉制品需求增長很快,隨著成本下降,加上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肉制品的消費升級明顯,同時伴隨著食品安全的問題越受重視,居民對肉制品消費質量偏好不斷增強,企業依賴其品牌、規模、資金的優勢,有利于行業集中度的提升。中國的肉類加工業經歷了從冷凍肉到熱鮮肉,再到冷卻肉的發展軌跡,其中速凍方便肉類食品發展迅速,成為維持許多肉類食品加工企業新的經濟支柱,傳統肉制品逐步走向現代化,西式肉制品發展迅速。豬肉加工作為肉制品加工中最主要的細分,豬肉的價格較大的影響了整個產業鏈環節。
根據中研研究院研究出版的《2020-2025年中國肉制品加工行業全景調研與發展戰略研究咨詢報告》統計分析顯示:
從肉制品加工產業鏈上下游龍頭企業經營狀況來看,肉類價格的上漲直接影響到下游肉制品加工企業的利潤水平。隨著生豬價格的持續增長,以生豬養殖為主業的牧原股份毛利率從2018年的9.83%提升至2019年三季度末的18.5%,而三季度報告期內毛利率更是高達33%。同樣以肉豬和肉雞養殖為主業的溫氏股份綜合毛利率從2018年的16.85%提升至2019年三季度末的19.8%,三季度毛利率高達34.2%。然而,雙匯發展受制于生豬等價格上漲,生產成本同比增長大于營收,毛利率進一步降低。在產品對外銷售提價的情況下,綜合毛利率依然從2018年的21.42%下降至2019年三季度末的19.48%。
肉制品加工市場規模分析
2019年全年豬牛羊禽肉產量7649萬噸,比2018年下降10.2%。其中,牛肉產量667萬噸,增長3.6%;羊肉產量488萬噸,增長2.6%;禽肉產量2239萬噸,增長12.3%2020年上半年全國生豬出欄25103萬頭,比2019年同期減少6243萬頭,下降19.9%,降幅比一季度收窄10.4個百分點;豬肉產量1998萬噸,減少472萬噸,下降19.1%,降幅比一季度收窄10.0個百分點。2020年以來,全國各地狠抓各項生豬扶持政策落實,促進生豬復產擴能,生豬存欄連續回升。二季度末,全國生豬存欄33996萬頭,比一季度末增加1875萬頭,環比增長5.8%;比2019年低點三季度末增加3321萬頭,增長10.8%,已連續三個季度環比增長。
隨著畜禽企業復工復產有序推進、畜禽產品調運和生產資料運輸逐步暢通以及生豬產能持續提升,我國畜牧業生產穩步恢復。上半年全國豬牛羊禽肉產量3489萬噸,比2019年同期減少422萬噸,下降10.8%,降幅比一季度收窄8.7個百分點。
當前中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而肉制品是健康中國、強壯民族不可或缺的產業,高品質的發展更是肉制品行業健康長效發展的重要保障。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營養和健康成為消費者密集關注的焦點。
替代性分析
近年來,隨著消費需求旺盛,牛羊肉進口來源國正在不斷擴展。2012年以來中國恢復了從阿根廷、巴西、智利、蒙古的牛羊肉進口;2017年6月,中國允許美國牛肉輸華。隨著進口競爭激烈,牛羊肉進口價格維持走低態勢。從結構來看,冷凍肉占中國牛羊肉進口結構的96%以上,冷鮮肉只占4%。而依據中國消費習慣,熱鮮和冷鮮肉市場仍占主導,國外進口的“凍肉化鮮”與新鮮肉口感差異較大,并不能真正替代國內新鮮牛羊肉。進口產品對國內產業的沖擊,低價競爭的價格優勢只能在短期內有一定影響,要想在全球市場獲得長期的競爭優勢和獲得持續性發展,國內企業就要加快產業轉型升級,調整產品結構、注重提升品質。
肉制品加工行業格局影響
“十三五”期間,中國將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力發展草食畜牧業,形成糧草兼顧、農牧結合、循環發展的新型種養結構,另一方面隨著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城鎮化步伐的加快,牛羊肉產量有望穩步增長。不過由于價格差異明顯,豬牛羊禽肉消費的相互替代情況仍將維持在一個穩定的水平。中國肉類產品產量大、市場大。當前國內產量已超過8700萬噸,占全世界的29%,人均消費達63公斤。預計2020年將有1000萬噸的缺口需要進口,將占世界肉類國際貿易的一半。巨大的市場需求和日漸成熟的肉類加工技術,中國肉類加工產業被視為食品領域的香餑餑。肉類加工制品產品利潤較高,發展空間較大,未來將是肉類行業發展的大方向。“十三五”期末,將把中國肉類加工制品占肉類總產量的比例從17%提高到25%以上。
肉制品加工行業面臨挑戰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肉類生產國,但肉類制品大多都是初加工產品,而精深加工的肉制品卻很少。主要問題表現為產品結構不合理,產品科技含量低,產品開發能力不足。可概括為三多三少,即高溫肉制品多、低溫肉制品少,初級加工多、精深加工少,老產品多、新產品少。這反映了中國肉類科技與加工水平較低,不能適應肉類生產高速發展和人們消費的需要,特別是肉制品產量僅占肉類總產量的3.6%,年人均不足2kg,與發達國家肉制品占肉類產量的50%相比,差距很大。中國肉類企業的發展面臨著諸多問題。肉類加工企業以中小企業為主,小企業達1.9萬家,規模以上企業僅4000多家,而像雙匯、雨潤等知名、大型企業更是屈指可數。自全球疫情暴發以來,肉制品廠成為“熱點”已不鮮見,也引發了對動物和肉制品傳播病毒的懷疑和憂慮。
想要了解更多關于肉制品加工行業具體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0-2025年中國肉制品加工行業全景調研與發展戰略研究咨詢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0-2025年中國肉制品加工行業全景調研與發展戰略研究咨詢報告
產業現狀近幾年中國肉制品需求增長很快,隨著成本下降,加上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肉制品的消費升級明顯,同時伴隨著食品安全的問題越受重視,居民對肉制品消費質量偏好不斷增強,企業依賴其品牌...
查看詳情
2022光電子行業發展現狀及前景分析21世紀是信息經濟時代,信息產業將成為支柱產業。我國光電子技術研究在國家"...
去年全國農村網絡零售額1.79萬億元近日,農業農村部印發《關于拓展農業多種功能促進鄉村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
商務部三方面支持海南等地發展離岸貿易在商務部11月18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商務部新聞發言人表示,將重點從三個方面...
北京人均存款近20萬據《中國統計年鑒2021》,各地統計年鑒、統計公報,對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以及蘇州、無錫...
2022倉儲基地行業發展現狀及前景分析近年來我國倉儲基地行業發展迅速。中國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和中國物流業的崛起為倉...
截至10月底全國發電裝機容量約23億千瓦國家能源局近日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0月底,全國發電裝機容量約23億千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