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安排上了,未來中國還將實施火星取樣返回木星系探測等工程任務。在12月17日舉行的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布會上,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艷華稱,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正在“奔火”的征程;小行星探測、火星取樣返回、木星系探測等工程任務也將按計
已安排上了,未來中國還將實施火星取樣返回木星系探測等工程任務。在12月17日舉行的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布會上,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艷華稱,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正在“奔火”的征程;小行星探測、火星取樣返回、木星系探測等工程任務也將按計劃陸續實施。
嫦娥五號凌晨回家,100秒回顧嫦娥五號23天月球“帶土”全過程。為中國航天點贊!但月壤沒有任何有機養分,所以不能種菜,因此未來中國還將實施火星取樣返回,看看火星上也許能種菜。
嫦娥五號任務創造了5項中國首次,一是在地外天體的采樣與封裝,二是地外天體上的點火起飛、精準入軌,三是月球軌道無人交會對接和樣品轉移,四是攜帶月球樣品以近第二宇宙速度再入返回,五是建立我國月球樣品的存儲、分析和研究系統。
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艷華在12月17日下午的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嫦娥五號任務是我國復雜度最高、技術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統工程,首次實現了我國地外天體采樣返回。
隨著航空航天制造業的不斷發展,葉片、盤軸、機匣等主要結構件,大量采用新型難加工材料。這些難加工材料的高效加工問題一直是企業研究的主題。航空航天企業中高性能刀具的使用,使航空制造業機械加工技術迅猛發展,但是買好刀具容易,用好刀具很難。航空制造業刀具降本增效研究成為當務之急。
2021航天工程市場規模和行業發展趨勢分析研究 航天工程行業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
航空航天零部件不僅采用了很多新結構、新技術和新材料,而且零件構型復雜,剛性較差,這些因素促使發動機等零件機械加工必須大量使用高性能的標準刀具和專用刀具進行加工。
2018年,國內航空航天專用刀具市場規模為142.94億元,同比增長31%左右。航空航天刀具市場主要還是被國外的廠家所占領,如瑞典、以色列、美國等,在航空發動機領域90%以上都是使用進口刀具,國產刀具很少。在飛機領域情況稍好一些,這兩年國產刀具開始占領市場。刀具作為一種耗材,不能實現國產化,對國家安全造成了很大的威脅。航空航天刀具大量依賴進口,將會帶來經濟性和戰略性隱患。所以,國產刀具必須重視基礎研究,進行刀具的多學科優化與專業化開發,重視應用推廣,例如重視基礎數據的積累,如建立切削數據庫等。
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所屬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獲悉,長征三號乙遙六十二運載火箭近日已經完成測試任務,即將裝車赴發射場,執行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2020年的第一次宇航發射任務。
面對高強密度的發射任務形勢,此發火箭再次刷新了總裝測試紀錄,成為歷史上總裝測試用時最短的一發長征三號甲系列運載火箭(長三甲系列火箭)。
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表示,在此過程中,總裝車間員工加班加點,全力保工作節點和工作質量,為明年宇航發射開門紅保駕護航。
據介紹,長三甲系列火箭由長征三號甲、長征三號乙、長征三號丙3型液體運載火箭組成。截至目前,長三甲系列火箭已完成第107次發射。
作為長征火箭家族中的“勞模”,也是中國目前唯一一個進入“百次發射俱樂部”的系列火箭,長三甲系列火箭已經創造并保持了多項紀錄:2015年,長三甲系列火箭創下109天執行7次發射的高密度發射紀錄;2018年,長三甲系列火箭圓滿完成14次發射任務,創造年度發射數量新紀錄;今年4月,長征三號乙遙59火箭將北斗導航衛星送入預定軌道,長三甲系列火箭成為首個發射次數過百的單一系列火箭。
全球商業航天領域可能會有在新的領域進行穩定的投資以及維護現有的太空技術,資金主要來自政府和風險投資。目前,收入主要集中在商業太空市場,衛星監測和通信、以及商業的火箭發射。
2020年可能會有新的太空技術和服務,但大多數還是處于概念階段,因此也需要額外的資金和技術支持,以便有更廣泛商業市場和經濟回報。 現有商業太空服務供應商可能會繼續評估他們的商業模式和技術為市場的變化做準備,但預計不會產生重大影響,變化也不會超出了現有的研究和開發。
2020年可能是太空領域實現首個里程碑式增長的一年。太空生態系統,為下個十年實現更重大的變化奠定基礎。2020年,現有的商業太空公司將采取謹慎的態度,不太可能在商業航天領域投入更多資金。
2020年軍事太空飛行和建設太空能力的可能會得到持續性的關注。反衛星(ASAT)武器構成的威脅的引起了強烈關注。基于反衛星的威脅,美國和其他國家正在技術和商業服務上的投資,以提高其太空軍事能力。
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的影響、航空制造業追求卓越品質的重點、以及潛在的經濟放緩,都將被納入并購的考慮范圍。盡管普遍觀點可能認為,該行業鑒于克服監管障礙的壓力,最近經歷的大規模并購不太可能繼續下去,但能夠進一步釋放價值的顛覆性并購仍是一個顯著的焦點。
未來,航空航天國產刀具企業可以利用仿真技術,進行切削機理研究;加強新工藝的應用,重視刀具、參數、工藝系統的結合,提升自身核心競爭力。
未來航天工程行業將如何發展?想要了解更多關于航天工程行業具體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0-2025年中國航天工程行業市場前瞻與未來投資戰略分析報告》。
2021-2026年航天行業競爭格局及“十四五”企業投資戰略研究報告
回望“十三五”,在外部風險與挑戰增加、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新冠肺炎疫情沖擊的大背景下,中國經濟依舊穩健前行。從2016年到2019年,年均經濟增長率達到6.7%,高于世界經濟平均水平3.9個百分...
查看詳情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臨近年末,“限電”突然成為了一個輿論熱詞。浙江供電告急,湖南供電告急,內蒙、江西等地也紛紛發通知,告知居民嚴峻...
港口煤炭吞吐量增速加快根據有關數據顯示,煤炭市場進入需求旺季,港口吞吐量增速加快。秦皇島港與神華黃驊兩港11月份...
相互寶分攤人數首次出現近2%環比下滑12月第一期,相互寶整體參與分攤人數10332.16萬人,環比下滑-1.74%,首次出現較...
國內經濟的強勢恢復,導致下游行業需求增加,預計2020全年,中國鋼材消費量將在去年高位基礎上繼續增長,消費總量超過...
12月18日,來自于印度的一個代表團對尼日利亞進行了訪問,尼日利亞要求印度提高援助,通過向尼日利亞提供高產棉種和新...
國家發改委回應南方電力吃緊,確保電力供應總體平穩有序。近期湖南、江西電力供應偏緊,浙江也出現限制用電情況。國家...